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梁仕容传记在线阅读 - 第11章 企管奇才

第11章 企管奇才

    梁健兴主管天堂纸厂天河分厂后,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把梁仕容的“大同精神”和“精诚合作,各尽其能,同呼吸,共命运,齐创美满生活”的“梁氏人精神”以及六祖惠能倡导的“心诚、心善、好心、行善、积德、平等、包容、和谐、孝、义、忍、让”等这些具有深厚禅宗文化底蕴的元素渗透到现代企业管理各方面,让员工体现以人为本、以善为先,给人以终极关怀的理念,接受厂长梁仕容的“大同精神”和“梁氏人精神”以及六祖惠能禅宗文化的熏陶,静化心灵,成为一个自强不息、道德纯洁,不参与黄睹毒,爱厂如家、造福社会的高尚之人,将天河分厂经营得红红火火,开创了粱氏集团天河分厂的新局面,创下了日产优质纸品8万吨,年产值3.2亿元。在亚洲金融风暴等几次巨大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给各行带来了严重灾害,王健兴屹然应对,牢记和发扬梁氏精神,弘扬博大精深的禅宗思想,不负众望带领纸厂冲过一个又一个险滩,一次次地在新的起点为梁氏集团创造新的辉煌!“梁氏人精神”与禅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牵引梁氏集团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座在金融危机和各种复杂环境下屹立不倒的丰碑!保持着稳定的利润,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创建幸福导向型产业示范,提升幸福指数,让更多加盟梁氏的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这,不能不说是他是一个企管奇才、创造了奇迹和创举!更为当下各级探索“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宝贵经验。

    我国加入WT0后,为采取切实措施应对入世挑战,梁氏集团召开高中层领导干部大会。

    梁健兴听完几位正副总裁和经理的发言后说:“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就意味着竞争,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我国加入WT0后,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事情要卷入全球化浪潮,GD是外贸型经济,这个比例会更高。对此,全面分析入世后梁氏集团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研究、掌握经济运行规律,有利于梁氏集团对新的宏观经济环境,科学地制定经济发展。”

    说到这里,只见他停一下,亮出了他三大举措:

    第一、实施竞争策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何为“规模经济”?梁健兴举了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喻从新兴到广州的客(班)车,如果满载定员是30人,按正常的票价,载一个乘客所需的费用与载30个乘客所花的费用几乎相等,而载30个乘客的收入却增加了30倍。同样,梁氏集团的规模已十分明显(属下已拥有10多间分公司),梁氏集团要想取得规模经济,属下的10多间分公司必须取得较好效益,否则,就会导致规模不经济,就难以在入世后的竞争中取胜。

    接着,他又引经据典说范围经济。我国加入WT0后,梁氏集团要对各大分公司实施区域化战略,把各大分公司办成为梁氏集团造纸业新闻纸、瓦楞纸、纸箱纸等系列运作上基本全能的公司。同时,要拥有一支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干部队伍。今后,梁氏集团的工作中心要下移,把各个分公司的权力扩大,各分公司的经理不但要从称呼上从“经理”升格为“总经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能独当一面的经营能力。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开拓业务。此外,集团高层领导要在集团发展的决策等方面集中注意力,要形成分公司成为利润中心,集团总部成为投资决策中心的格局,使集团上下的效率都能够得到发挥。此举从理论上分析,这就是范围经济的发展战略。

    第二、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和带动农户的多少;龙头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力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梁氏集团作为全国50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今后,一定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把技术创新视为集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大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优质的产品赢得市场,依靠先进技术,推动集团公司发展。

    第三、运用世贸规则,创新营销策略。我国加入WT0后,随着轻工产品被动配额的分配阶段和动配额的放开,梁氏集团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的“后发效应”将“凸”现出来,将给梁氏集团的各类纸品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梁氏集团要想将产品大批量投入国际市场,运用世贸规则,创新营销策略,将产品投放国际市场,提高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梁健兴的一席话,犹如珠玉落盘,金石掷地,语惊四座。赞同的有之;佩服的有之;窃窃私语者有之;还有的低声地说,他怎么能说出像专家教授那样如此高深的理论?

    也难怪,他们有所不知,酷爱读书、钻研学问、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梁健兴,此时,已经是GD社科院在职研究生经济学专业毕业,正在进修中山大学MBA的CEO总裁班。

    梁健兴这三大极具建设性举措,为梁氏集团应对入世挑战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梁健兴的才华不仅表现在出色的现代企业管理上,而且还体现在他对人心管理的精辟见解之中。

    “人心之本,重在自悟”。这是陈健兴先生在对人心管理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一句箴言。下面,请看梁健兴先生撰写的一篇论文,看看他对《人心管理》的独到见解:

    “人心”,在中国社会里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概念,尤其是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经典的成语中有关“人心”的句子比比皆是。君不见:不得人心、大快人心、蛊惑人心、鼓舞人心、人心如面、人心所向、人心惟危、人心向背、笼络人心、人心不古、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惶惶、世道人心、深入人心、振奋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心齐,泰山移,如此等等。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研究、分享这个话题。

    一、人心重要

    在中国人的话语体系中,“人心”的含义是非常宽泛的。第一种是指人的心地,也是人心最重要的内涵。最早提到“人心”的是孟子,他说:“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yin辞,以承三圣者。”这里所指的“三个圣人”是夏禹、周公、孔子。(朱熹集注:三圣,禹、周公、孔子也。)此外,还特指善良的心地,也就是良心。如农村的婆姨常骂道:“这个没有人心的家伙”,等于说:“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最后还有一个意思也常用,即指人们的意愿、感情,即人的偏好。一如:“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颜氏家训音辞》)又如:“这么看起来,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的了。”(《红楼梦》:第九十回)

    我们认为,人心其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独有的。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要素,人之名之定义,亦即人所以别于禽兽者也。人之所以为人者,即人之有人心。”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也就是说,仁是人所应有的心,义是人应走的路。从孔子到孟子都认为,人的情感的源泉在于“孝悌”,先要亲所亲之人,而后由亲及人,达到“忠恕”的层面,在社会上忠于国家、忠于领袖。人不仅别于兽,还别于人。人心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它既反映了一个人看人看事的态度,也反映了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方式。也就是说“人心”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统一体。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价值准则的确定,思想情感的变化,选择目标的转移,莫不是其人心的反映。

    人心是与外界沟通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将心比心”。从字面上看,将心比心指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人做事应该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的人往往善于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显得宽容大量、善解人意。懂得将心比心的人容易将事情做平,正如朱熹所说:“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当年著名文化人肖军对延安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十分不满,找到毛主席倾诉。主席听后没有表态,写了一份信件给他,信中如是说:“我因过去同你少接触,缺乏了解,有些意见想同你说,又怕交浅言深,无益于你,反引起隔阂,故没有即说。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否则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

    人心不朽。是人都想不朽,但是西方人的不朽和中国人的不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追求的灵魂的不朽,不朽的标准是死后在上帝那里能否报到。在中国人眼里看来,人心是不朽的,而不朽的标准死在他人眼里还有没有位置。如果你还活着,但在他人眼里一点位置没有,那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已死去了,但在他人眼里有一定的位置,那就虽死如生。在中国人而言,不朽既体现在家庭中,也体现在社会上。首先,要继承父辈的事业,做一个让父辈放心的人。其次,建立自己的功勋,做一个能立德、立功、立言的人。著名的哲学大师钱穆先生对此看得很透,他说:“一个人只有在别人的心里常常地反映到,便是真正不朽。”毛主席也说过这样的话,在他纪念张思德同志的悼词里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二、人心自悟

    “人心”这个东西,既能赢得口碑,又能安身立命,也能追求不朽,多好呀。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如此重要,为什么还有人做不好呢?要不然就没有人心叵测、人心不古等成语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每个人提高悟性的程度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重大和重要的问题,中国的诸子百家都在如何提高悟性,特别是让人自己提高自己的悟性问题上有所论述,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儒、道、释三家在“人心自悟”上的论述。

    ——儒家眼里的“人心自悟”。如果说“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及追求的目标,那么“悟”便是达到这一核心目标的根本方法。儒家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培养既能“修己”又能“安人”的君子。诚如《礼记大学》开篇所提出的那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对君子的素质要求中,又以“修己”为重。而修己的方式又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人没有形成像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那样的理性模式,而是形成了中国式的悟性:思维主体对客体对象或主体自身的本性与内蕴的直觉洞察和领悟。尽管在像《论语》和《礼记》这样的经典中通篇找不到一个“悟”字,但在儒家文化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由“他律”逐渐上升为“自律”的“悟”却俯拾皆是。也就是说,人只有有“悟性”,并且会“悟”,才能领会圣人的教导,达到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老夫子特别喜欢有悟性的学生,他对高徒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在孔子对弟子说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曾参能迅速作出反应,以“忠恕”二字概括之,这是何等的悟性!

    ——道家眼里的“人心自悟”。道家的悟与儒家的悟有所不同,儒家讲究的是外悟,强调从外界的经验中,尤其是前人已有的经验中,去领悟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道家讲究的是内悟,强调从内心的感悟中,去领悟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道家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道”。“道”的非实体性,使之不能对其定义,不能问其是什么,而只能加以描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生动表明“道”不是一个实体,它展现的世界是深邃的和无所不包的。正因为如此,道家的“内悟说”主张“玄览”,即“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塞其说,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五十六章),反对向外界观察体悟,排除一切感****语言概念和欲望杂念,保持内心的清静和安宁,达到“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一章),主张内心省悟,向内心世界寻求外界事物的真谛。当然,“道”这个东西虽然很玄妙,但并不是指向。道家认为只有以“道”为本,由“道”观物处事,才能“通于一而万事毕”,即“与道为一”。因此道家提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就是“道”。道家常用“一”来表示“道”。“为天下式”“为天下正”,都是说体“道”乃是社会人生的根本,必由之路。通观整个道家文化,可以看到道家把“与道为一”视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与道为一”是道家最根本的追求。

    ——佛家眼里的“人心自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道、玄相互融合,大大促进了中国人的悟性思维。有人说,“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我同意这个观点。换言之,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而觉是要靠悟性的。佛教也是强调“内悟”的,但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了悟”:“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禅宗的“内悟说”以自我为悟之主体和客体,佛我不分,“识自本心”。佛教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了悟方法。依据所悟之程度,将悟分为“小悟”和“大悟”:“悟一分为小悟,悟十分为大悟”;依据所悟之速率:将悟分为“渐悟”和“顿悟”;依据所悟之途径,将悟分为“解悟”和“证悟”:由理解真理而知者为解悟,由实践修行而体得真理者为证悟;依据所悟之主体,将悟分为“悟自”和“悟他”:自己了悟为悟自,令他人了悟为悟他。有关“悟”的词句,在僧人的日常活动中用得太多了,“领悟”体现了互相交流;“感悟”体现了直接参与;“妙悟”体现了经验启迪,如此等等。以我的经验来看,“悟”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快乐,有所谓:知因果即知进退,知悟性即得“开心果”。

    有个对子说得好: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舆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总之,儒家的外悟是“经验的领悟”,道家和佛家的内悟是“内省的了悟”,两者都不仅是感官的印象,更不是逻辑的推论,而是内心对思维主体和客体的领悟。这种思维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但无论怎么说,它毕竟是我们中国人习惯的。更何况,儒道释三家都重视人的自省,重视内在的修养,重视人心的自觉,重视人心的自悟,这对于提升人的品行,构建和谐社会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