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颍川才俊荀公达
且说这时进来这青年文士,刘仁从来没有见过,正想开口询问。 这时,在一旁的陈琳走到刘仁身边笑着道:“公达来得正巧,我身边这位就是你一直想见的司隶校尉刘仁刘云达。” 那青年文士来到刘仁身前恭敬地俯身一拜:“校尉大人能在朝廷之上,不畏强权,公然揭穿阉人乱国祸国之真面目,摘掉我等党人‘危害社稷’的罪名,洗清我等党人冤屈。使得圣上解禁党锢,大赦天下党人。公达替全天下获救的党人在这里谢过大人了。” 刘仁慌忙扶起青年文士道:“先生真是客气了,我何德何能当先生大礼。敢问先生是?”由于历史知识实在有限,刘仁还是不清楚这个“公达”是何许人也。 陈琳赶紧过来道:“此乃颍川荀攸荀公达,皇上解禁党锢。大将军特地征辟荀先生来相助,担任黄门侍郎一职。” 刘仁睁大了眼睛,嘴巴有点结巴了:“敢……敢问,可是人称‘算无遗策’的荀公达。“ 青年文士闻后颇为惊讶:我怎么没听说别人称我‘算无遗策’,这司隶校尉大人从何得知。不过,第一次见面,刘仁对自己这么高的评价。自己足智多谋不假,但是用‘算无遗策’来形容自己,刘仁是第一个。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荀攸见刘仁如此赏识自己,心甚是感动。本来未见面时,他对刘仁非常仰慕。好友何颙所言:振兴汉家者,必此人也。此人乃乱世之霸主,盛世之王侯,此言非虚啊。 此时,刘仁心中也激动不已,荀公达,妙计百出,行事周密低调,经达权变,乃当世之张良啊。其小叔荀彧荀文若比他小六岁,被世人称有“王佐之才”,乃当世之萧何。叔侄两人忠于汉室,一心想扶助曹cao之力以匡扶汉室。 荀攸、荀彧叔侄两人为曹cao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荀攸在曹cao伐吴路上去世,小叔荀彧荀文若后因反对曹cao称魏公而受曹cao所忌,最后被逼服毒自尽。 两人捐出自己所有家资资助曹cao,为曹cao举荐多名人才,替曹cao出谋划策,数次救曹cao于危难之时,曹cao能成为中原霸主,两人功不可没。最后却落得如此结局,不得不令世人痛心不已啊。 正当刘仁和荀攸两人暗自赞叹对方之时,何进吹胡子瞪眼睛发怒道:“你这小子大祸临头了还有心思在这里聊天,真是不知死活。” 刘仁心中一紧,回转身来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道:“大丈夫岂能对祸国殃民的宦官趋炎附势,而置社稷和天下百姓而不顾呢?” 荀攸默默听着,一边捋这山羊须,一边点头,不由钦佩道:“司隶校尉大人忠君爱国,令荀某折服。大将军,属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何进见荀攸卖关子,不耐烦道:“讲来便是。” 荀攸本想来投何进,见此人身为大将军,执掌北军五营之兵,却畏首畏尾,对十常侍如此畏惧。而司隶校尉刘仁,为大汉社稷和百姓能以身犯险,勇而好义,实属难得,心中归属已经确定。 荀攸慢悠悠的笑道:“司隶校尉此举,看似凶险,但实际却无大碍。原因有三: 其一,十常侍本不是铁板一块,内部必有矛盾,为对抗党人士族,才会相互忍让,封谞、徐奉实乃自作自受,怪不得他人。 其二,刘大人推动解禁党锢,洗脱党人罪名,天下轰动。士人已经纷纷到朝廷仕官,十常侍必定忌惮三分。 其三,也是最重要一点,刘大人揭露黄巾叛乱阴谋,擒获贼首****义,若谋害大人,岂不是有串通黄巾,替太平道乱贼报仇之嫌。所以十常侍必定不敢加害大人。” 见荀攸说得头头是道,何进也听明白了,脸色慢慢露出了笑容,笑道:“颍川自古多才俊,果然名不虚传。” 刘仁在一旁见荀攸眼光真是犀利,分析独到,一针见血,戳中要害,暗自惊叹:高人,果然是高人。刘仁真想冲上前去给荀攸来一个拥抱,两人差点基情四射。 刘仁拱手道由衷佩服道:“听先生一言,真是茅塞顿开啊。公达先生大才,若能得先生相助,何愁诸事不成呢。” 荀攸捋着山羊黑须笑道:“哪里哪里,愧不敢当啊。”
何进心中担忧已解,自是十分高兴,但是对刘仁还是少不了一顿告诫。 虽然最头痛这些长辈的唠叨,刘仁没办法,只好摆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 过了好一段时间,刘仁的耳朵都快被磨出茧了,何进才让刘仁离去。 走的时候,刘仁不放过跟荀攸拉近距离,笑眯眯的对荀攸道道:“云达想请公达兄往司隶校尉府一观,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荀攸也正想进一步了解刘仁,赶忙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司隶校尉府中,早已回来的王越跟关羽、蔡阳、李进、史阿正在带着各营训练,王越训练虎贲营四百骑兵,关羽训练猛虎营二百大刀兵,蔡阳训练黑虎营二百枪兵,李进训练铁虎营刀盾兵,史阿训练飞虎营弓弩兵。 虎贲营四百人上次折损一些,已经补齐,是司隶校尉府中唯一一支骑兵。其余各营也是满额状态。士卒训练用心,气势如虹,好不壮观,令荀攸大开眼界,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决心。 这时,刘仁叫来王越、关羽等五人,让他们跟荀攸相互认识。 王越和史阿、关羽、李进见刘仁对荀攸颇为重视,也客客气气打了招呼。 蔡阳见老大刘仁对一个文若书生如此客气,心中不爽,哼了一声就转过脸去。 早已经习惯蔡阳的无礼行为的刘仁赶紧打了个圆场,荀攸笑了笑也没在意。 刘仁想到荀攸的才能,一心想让荀攸归附自己。但是好半天荀攸也是跟自己客客气气,心中不免有些落空。但是又不好讲明,毕竟自己和荀攸都是同朝为官。 众人当日一起又齐聚江南酒楼,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不料,第二天,早朝时又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