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佳作传世
第五十三章佳作传世 上章说到王明因为县令李震的夸奖,意外的成为了现场的焦点,众人抱着各种想法的都有。 实际上王明在刘珂念自己的诗时,王明就已经在认真的来听了。认真来说那首《飞雪》的诗立意还是不 错的,只是文采有些欠缺,语言太过通俗。同时王明也在思考自己应该抄什么诗为好,王明听到要以一 物言志,赋诗一篇时,脑门里立即想起了唐朝黄巢的那首诗。 就是《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也是此时最能 够反应王明心中之志的诗,但是可惜场合不对,这是一首反诗,我们现在还不敢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 野心。 王明谦虚的说道:“多谢县令大人夸奖,不过学生德才浅薄,没有什么出众的佳作,不过学生在游学的 途中到时听到一首不错的托物言志诗。若是各位同窗和先生不嫌弃的话,学生就当众念一念。” 众人听到王明这么说,下面顿时一片嗡嗡声,虽然声音比较小但是依王明的耳力还是知道他们都在说自 己厚颜无耻,竟拿别人的诗作来喧哗取众。 县令李震听到王明这么说,也有些失望,本来见王明独立特性,还以为王明是以为难得才子,谁知竟然 如此,但是又想到这可能是他的谦虚之言。于是就说到:“王秀才单说无妨,也让我们见识一下这首难 的诗作。” 王明见到李震这么相信自己,不仅有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一些。也不推辞,王明就说道:“还请各位静一 静,认真听一听。”王明话刚落音,下面的嗡嗡声更大了,过了好大一会下面才总算静下来。 于是王明就接着说道:“名为《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 落北风中。” 王明说过以后就闭口不言,这时台下一片寂静,众人都被这首诗的意境所吸引。 这首画菊诗与寻常赞扬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不同,托物言志,深含诗人的抱负和追求。“花开不 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 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 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cao。整首诗借物寓意,通过对菊花的描 写,赞扬了那些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隐士形象,押韵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看似简单 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须细细品味,才能得其精髓。 这可以说是一首绝佳的诗篇,足以唱颂天下,名流千古,王明推脱是在游历天下的时候听到的,可是众 人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首诗。那么不言而喻这首诗就是王明自己做的,之前王明所说只不过是他的推托 之言,为了不过分打击在场其他人的积极性和自尊而已。瞬间王明的形象在众人之中高大起来了。 就连李震此时在听到王明的这首诗时,一时间也被震惊的说不出来话。虽然他之前就推断王明可能有些 文采,但是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有才,就是自己一时间甚至就是一生也写不出如此的佳作,毕竟写诗与 做文章不同,他需要很高的天赋和灵性,不像文章仅仅需要渊博的知识。 但是李震虽然震惊,但是还有一些遗憾,因为他感觉王明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举办诗会的目的了 。借用这首诗来含蓄的拒绝自己可能的招揽,这首画菊,就是借以描绘菊花的傲骨凌霜,来表达自己的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隐士形象。 确实李震举办诗会不是没有缘由的,也不是仅仅为了催促沈平县的士子刻苦读书,以捞取政绩的,他还 还有很深的目的。李震想通过诗会来找寻一些人才,尤其是可堪造就的人才。李震本是京城礼部侍郎李 政的得意门生,之所以被下放到越州沈平县这个蛮荒之地,是因为他是被流放的! 李政官居礼部侍郎,堂堂三品大员,掌管天下的官员升迁大权,但是确是三皇子吴王赵弼的门下,这次 因为参与皇储之争,三皇子势弱,门下一众门生遭受牵连。李震是同进士出身,本来已经安排好他为翰 林院侍读,这次遭到老师的拖累,被流放到越州沈平县。 他刚到任是,心情非常郁闷,本来好好的差事,因为受到自己授业恩师的牵连竟被流放了,而且是最为 蛮荒的越州,而且自己的老师李政也被罢免了吏部侍郎的官职,改任为国子监编修,虽然还是三品,但 是却是大权旁落,与吏部侍郎不可同日而语。 后来经受好友的劝说,才渐渐的心情好转,又想到自己既然来到这沈平县,越州传说中的蛮荒之地,就 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好好地之治理地方,施展自己所学,后来接到老师的信中说,要自己在这越州 寻找可堪造就之才,推荐给三皇子,而且前年老师又从国子监编修调任为户部右侍郎,也算是再次手握 重权。这也是李震感觉到自己回京有望,唯一不好的就是李震在沈平县没有发现什么可堪造就的人才, 六年来仅仅出了五六个秀才,而且都是一些书呆子,根本不是老师要自己寻找的可堪造就的大才。 好了,言归正传,王明一首《画菊》震慑全场,画舫里的各位学子,还有各个书院里的先生,先是被震 得哑口无言,随后又是激烈的讨论起王明的这首诗来,画舫里顿时乱成一团。 而诚心算计王明所代表的黄石书院的沈老板此时神情懊恼,本来以为王明可能作不出什么优秀的佳作, 想透过这次诗会,使黄石书院以后再也没有脸面来参加诗会。本来一切都是正朝着自己的预料发展,就 连王明自己都说没有做出什么诗作,反而要拿别人的来凑数。谁知这首被自己认为是拿来凑数的诗,竟 是一首从来没有人听过的绝佳之作,自己的这番作为反而为对手搭台唱戏了,净白忙活了。 而刘老夫子此时却非常高兴,自己本来只是拉王明来凑数,谁知王明竟然有如此大才,这下黄石书院可
是要出名了。 于是老夫子高兴的说:“王秀才真是大才,竟写出如此绝世佳作,真是好才华。” 王明听到老夫子这么说,就急忙说道:“老先生,这首诗可不是学生做的,只是学生听到的,被学生拿 来凑数的。” 老夫子听到王明这么说,就说道:“王秀才,你不要谦虚了,若是别人写的诗我怎么没有听过,那你说 说这首诗是哪位大诗人,大文豪写的?” 王明听到老夫子如此问,心里早就有了对策,在自己一开始准备抄诗时,就知道会有人如此问自己。于 是说道:“老先生,不是学生谦虚,这首诗真的不是学生写的,是学生一次建一个年约四十岁的道士吟 唱道,学生感觉很有新意,颇和心意,就记了下来。” 刘老夫子见到王明这么说,也只好作罢,但还是半信半疑。这时县令李震说道:“各位静一静,现在我 宣布本届诗会的头名就是这位《画菊》的作者王明先生,诸位可有异议?” 李震见下面的众人并无异议,就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请王明先生把这首诗抄写下来,作 为纪念,以供他人传颂。” 这是王明又一次成为了诗会的焦点,王明对大家都把这首诗认为是自己假借他人之名所写的,是极力的 否认,推脱。王明又一次说道:“各位,这首诗真的不是我做的,不过我倒是可以抄录下来,把他替他 的原主人传颂天下。”说完以后王明就提起笔,沾了沾案几旁的墨,一笔一划的认真的把这首诗抄录下 来。 众人见王明的字体风骨钢筋,铁钩银划,充满一种贵气,宛然是自成一家。原来王明这是书写的是宋微 宗赵佶的瘦金体,当然是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不过王明的字还没有练到家,因此只是初具有这种 气势,这也是王明极力收敛的缘故。 众人见到王明这首字,更是震惊的目瞪口呆,李震更是对王明刮目相看,认为王明就是自己要找的那种 人才。 诗会就在这王明抄下那首诗以后,落幕了。其实因该说就在王明把那首诗读出来以后,就结束了。因为 在场的众人无一人能够做出可与此相比美的佳作,因此诗会可以算是就在那时落幕的。 王明自从写下那首诗以后,就一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依然是哪个角落的座位,但是此时却再无人敢小 看王明了。就在诗会散了时王明也是准备跟着众人退出画舫时,这是沈老板依然是笑眯眯的来到王明面 前,虽然那笑容有些不自然。 沈老板说道:“王先生,稍等片刻,县令大人有请。” 王明见到沈老板这么说,平静的面容依然平静,显然王明咋就想到县令大人会找自己,虽不知道是什么 目的,但是不外乎要招揽自己。但是王明又岂会投靠他人?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