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清现代王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三章:难言实情

第三十三章:难言实情

    听前面喊杀震天,显然战况升级,洪承畴也坐不住了,起身说:“各位将军,你们赶紧回营,记住,不管清军如何挑衅、如何进攻,我军不可出阵地,更不可主动出击,你们要互相增援、共同杀敌,不可再丢一寸阵地。”众将领命,急步而去。

    洪承畴对曹变蛟说:“你带着自己的兵马,立刻去正面阵地,记住,绝对不能让清军杀进来,否则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曹变焦说:“大帅,我带人走了,中军就没什么人了,一旦有个闪失,谁来保护你?”洪承畴一阵苦笑:“如果阵地丢失、大营被破,留着中军又有什么意义!”他拍拍曹变蛟的肩,语气柔和下来,“放心去吧,不还有别人护着本帅的吗!”

    曹变蛟点点头,力声说:“大帅放心,只要我活着,绝不让清军踏入阵地半步。”说罢,转身而去。

    洪承畴踱出帅帐,望着雾气笼罩的夜空,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可怜的大明,你还有雾散日出之日吗?一阵悲凉油然而生,绕在洪承畴心头,犹如此时夜空的雾气,浓密、冰凉,挥之不去,让他伤感,充满迷惘,渴望光明,又似乎看不到光明。眼下的洪承畴,从拥有实几万大军的风光元帅,沦落成只有不到三万兵马的困斗元帅,承受的落差与压力,岂是一般人能体会的。

    洪承畴曾立下誓言,一定要帮着崇祯帝扭转不利局面,平复后金,收复疆土,重振大明军威,重造大明盛事。可如今,面对清军围困,大军断粮,他除了顽强死守,等待援军以外,没有任何路走。

    然而此时的崇祯帝,并不清楚前线的情况,他还在日夜企盼捷报传来,企盼有朝一日带着文武大员,去迎接凯旋而归的洪大帅。而事实上,既使崇祯帝知道战况,知道洪承畴危在旦夕,他也爱莫能助,因为他已无兵可调、无粮可拨。一君、一臣,一个期待对方的捷报,一个期待对方的救援,想来真是可笑又可悲。

    一个参将,缓步上前,行礼说:“大帅,外面冷,还是回帐里去吧。”洪承畴默不作声,好像根本没听到参将的话。那参将刚要再开口,忽见几个兵卒抬着两个伤员飞奔而来。参将心里一紧,意识到大事不好,按规定,若不是总兵受伤,伤员绝对不可靠近帅帐。

    参将迎上前,大声问:“谁受伤了?”

    一个兵卒,喘着气说:“是两位钦差大人!”参将闻言,一时竟没回过神来,愣在了原地。

    洪承畴猛的一震,抢前两步,双眼放光,直望两个伤员。一看之下,顿时心凉半截,只见两人浑身是血,脸色惨白,如同死人一样。洪承畴当然不认识云泽,却一眼认出乔陪安,心里又惊又喜,复杂的滋味难以形容。

    “快、快,快把他们抬进帅帐。”洪承畴挥着手,着急的喊。这回用不着小兵了,几个将军跑上前,抬起两个钦差,迅速跑进帅帐。

    洪承畴对传令官说:“去叫军医,把所有军医都叫来,速度要快、要快。”传令官哪敢怠慢,拉上两个兵卒,飞奔而去。

    洪承畴默默祈祷:上苍保佑,愿两位钦差大人转危为安,千万别出意外。

    洪承畴很清楚,崇祯帝派出最信赖的带刀侍卫,定有要旨下达,一旦出了意外,恐怕会误了极其重大的事情。

    很快的,几个军医拎着药箱,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帅帐。见几个军医要行礼,洪承畴连忙摆手:“免了。”然后指着两个钦差说:“无论你们想什么办法,必须要保证两位钦差大人性命无忧,听明白了吗?”

    见洪承畴面色严峻,几个军医不觉心里发寒,嘴上称是,心里却在打鼓。

    清营里。皇太极端坐龙帐正中,一边品茶,一边同几个亲王聊着。聊性正浓时,忽听左侧清营喊杀震天,显然战况有所升级。皇太极收起笑脸,快步出了龙帐,向左侧清营眺望。远远的,只见左侧清营灯火晃动,加上明营前也是灯火攒动,显然两军已经打在一起。

    “济尔哈朗想干什么?”皇太极声音不高,语气却有些重,明显有些不满。臣子们不敢吭声,气氛顿时变的紧张。

    “豪格。”皇太极喊道。

    豪格赶忙上前,朗声道:“儿臣在。”

    皇太极说:“你赶快去看看,济尔哈朗到底在干什么。”

    “喳。”豪格转身预走。

    皇太极忙又叮嘱说:“如果他正在攻打明营,你必须阻止,若他不听,你就说是朕的旨意,让他立刻回来见朕。”豪格连连应着,接过亲兵递来的缰绳,飞身上马,急驰而去。此时,左侧清营前击战正酣,几乎整个镶蓝旗的兵马都在作战。尽管清军数量占优,但今夜他们却打的格外吃力,明军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个个儿凶猛异常,战斗力极强,而且只进不退,杀的红了眼睛。

    面对越来越吃紧的局面,济尔哈朗几乎快蒙掉,他完全没料到,明军居然如此顽强、如此拼命,原本打算占领明营阵地,继续压缩包围圈,可现在的情况是,明军不仅没有丢掉阵地,反而把清军逼的连连后退。虽然济尔哈朗身先士卒,和明军杀的难解难分,早已血染战袍,但清军还是逐渐后退,阵形也被明军冲乱,无论他怎么喊,都无法改变颓势。

    王廷相带着乌达海,领着一帮明军,直扑济尔哈朗。明军散开,很快形成半包围圈,向济尔哈朗发起猛攻。

    “济尔哈朗,拿命来。”王廷相催马上前,抡开大刀,和济尔哈朗打在一处。两人早就成了熟人,正面交锋已有好几次,从个人能力来说,差距不大,从战果来说,济尔哈朗几乎全胜。

    “王将军,你不是本王对手,你赶紧回去,转告崇祯帝,让他尽快投降,不要再顽抗下去,若他诚心来降,大清皇帝会宽赦他的。”

    王廷相稍有愣神,接着便反映过来,朗声说:“清贼莫要猖狂,我朝皇上英明有德,早晚会把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杀尽,还天下太平。”

    济尔哈朗闻言,不经暗自庆幸:如此看来,崇祯帝果然在明营中,这可是大清的绝好机会,若能将崇祯帝俘获,大明也就不复存在,中原的万里江山,从此将归大清所有。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不再搭话,双刀并举,你来我往,都使了全力。

    见王廷相占不到上风,乌达海爆吼一声,催马上前,抡开双槌,加入战团。

    虽说济尔哈朗作战勇猛、武意超群,但王廷相和乌达海也不是吃素的,在两人的攻击下,济尔哈朗落了下风,逐渐向后撤退。

    豪格横冲直撞,纵马奔来,一边截住王廷相,一边问济尔哈朗:“这是怎么回事?”

    济尔哈朗没说实情,毕竟实情太丢人,而且他有重大责任,至少也是严重失职,一旦说

    实情,恐怕必受处罚。想想吧,只是一个明兵,就把一侧清营搅的天翻地覆,杀人、洒毒、赶马、放火,可以说来去自如,犹如无人知境;最难以致信的是,在众多清兵的包围中,在已经严重受伤的情况下,那明兵还是顺利逃出,而且还进了明营。

    济尔哈朗总不能说,为了抓住那个民兵,自己才带兵猛追,而且临时决定向民营发起进攻。这样的话只会让人笑话,并给那些险恶之人留下口实,更重要的是,这没法给皇上交待。

    济尔哈朗说:“崇祯帝带人闯营,已经进到明营。”豪格大吃一惊,用怀疑的眼神瞥了济尔哈朗一眼,然后说:“皇上有旨,令你即刻收兵。”

    济尔哈朗长松口气,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若再打下去,非吃败仗不可,若果真那样,后果不堪设想。

    济尔哈朗冲身后喊:“鸣金收兵。”听到锣声,清兵如释重负,争先恐后向后跑,生怕跑慢了,就会成明军的刀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