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两手都要抓
“王老板,欢迎光临敝洋行,来人,给王老板上茶,上最好的茶。” “显扬兄,客气了。” 旗昌洋行内,王韶与林显扬两人相互打着招呼,互相坐下后,王韶开口道:“显扬兄,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到贵行,实在是有事相求。” “王老板有事请讲。” “是这样,在下想请贵行代购二台最新的印刷机器,不知贵行能否办理?” “王老板想让旗昌代购印刷机器,这是给旗昌生意,当然没有问题,不过,王老板怎么想起买印刷机器,而且一买就是二台。” “不瞒显扬兄,在下想办一份报纸,所以才委托贵行进口机器。” 所谓一手抓笔杆子,一手抓枪杆子,两手都要硬,枪杆子暂时只能暗中由黄四木去发展,笔杆子则要王韶自己来抓,眼下整个中国还没有一份报纸,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不妨由自己来做。 林显扬与洋人打交道数十年,当然知道报纸是什么,眼下整个中国只有洋人办的几份外文报纸,因为洋人太少,发行量极低,只能惨淡经营,眼前这个王老板,不知为何突然会看上报纸这个东西。 “原来如此,那敝人先祝王老板的报纸大卖,如果办起来,敝人肯定是要购买一份的。” “借显扬兄吉言了,显扬兄,你我都是同一样人,不要老叫我王老板,我给自己取了一个字,名光华,显扬兄不妨直接称呼我的字。” 韶本有春光明媚之意,眼下满清的文学狱早已松动,王韶取这两个字也不算犯了忌讳。 “光华,好字,那我就称呼你叫光华老弟了。”林显扬脸上突然浮现出一丝笑意:“光华老弟,我可不敢同你比肩,谁有光华老弟的魄力,竟然敢用一个洋人做下属。” “显扬兄说笑了。”王韶打着哈哈,马克威尔是自己下属这个事实,目前打死也不能承认,他必须扯着英国人这面大旗:“我办报纸自然是希望能大卖,却不指望报纸能赚钱。” “哦,这是为什么?”林显扬不解的问道,在他看来,商人追求利润天经地义,哪有明知不赚钱还做的道理。 “显扬兄,你对青浦教案如何看?” “哎,国家孱弱,那也是没有办法之事。”林显扬喟然长叹,他虽然一直与洋人打交道,却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爱国心,以前在广州做事时,洋人对华人尚且尊重,鸦片战争之后,洋人对待华人的态度明显不如以前,他离开熟悉的广州来到上海,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是啊,国家孱弱,可是不能永远这样孱弱下去,如果不再自强,以后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我开办报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报纸上多介绍一些西人的事物,希望中华有识之士能够睁眼看世界,若是能够对国家有所助益,于愿已足。” 林显扬听得肃然起敬,从椅子上起身一拜:“没想到光华老弟有此志向,实在是愧煞老夫,老夫别无所长,唯有经商数十年积攒了一些银子,这两台印刷机的钱老夫出了,也算助光华老弟一臂之力。” 现在机器贵得要死,两台机器又要从万里之外运来,估计至少也要花费数千两银子,林显扬说捐就捐,确实显示出他的魄力,主要还是他对王韶看好,他感觉到王韶身上有股异于常人的特质,花几千两银子交好,并无不值。 “那先谢过显扬兄了,只是不能让显扬兄白出钱,这样吧,若显扬兄有意参与的话,我让出三成的股份给显扬兄。”本来王韶想说一半,只是转念还是改了口,这家报纸的控制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对于报纸的股份,林显扬并不在意,他买机器本来就要捐给王韶,一成二成,哪怕不给都无所谓:“那我就多谢光华老弟了。” 王韶叹了一声:“其实要办报纸,最主要的还是人才,不瞒显扬兄,我手中却一个人也没有,到时机器买回来,地方也找好了,总不能我自己去做主笔,我这份报纸主要是想向大家介绍西学,若是随便请一个人,在报纸发表一些之乎者也的文章,那还不如不办。” 林显扬也微微蹙眉,他自然知道主笔对报纸的重要,沉吟了一下才道:“我倒是知道一个人,此人满腹才华,对西学也感兴趣,只是不知道愿不愿意出任报纸主笔?” “快说,快说,此人是谁,若是真合适,哪怕是八抬大桥,抬也要把他抬过来。” 看着王韶,林显扬突然笑了起来:“说起来,此人还是光华兄的本家,姓王名滔,字兰瀛,因为十八岁时考取了当时县学头名,改名为王瀚。他一心想蟾宫折桂,只是时运不佳,第一次名落孙山,今年父亲又刚刚去世,无法再考,目前暂居于墨海书馆。此人年纪虽轻,难得才华出众,又精通夷文,据说《墨海书馆》的麦都思有意正式延请兰瀛到《墨海书馆》工作,负责翻译圣经等西夷书刊。” 所谓《墨海书馆》是英国几名传教士办的一家书屋,专门负责翻译印刷一些教会书刊,供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使用,而麦都思正是青浦教案中的传教士之一,王韶听说自己所需的人正要被麦都思拉去,急忙道:“显扬兄,既然有此等人才,那还等什么,走,马上去把他请来。” 看到王韶急匆匆的样子,林显扬心中感叹,这才像年轻人啊,连道:“好,好,这就去请。” 王滔的家就在离外滩不远的地方,和幼子,妻子挤在一个二十来平方大小的棚户内,谁都可以看出王滔此刻境遇不怎么好,这让王韶延请他的把握又多了一层,不论麦都思如何赏识他,绝不会如自己一般重视。 王滔暂时在《墨海书馆》没有回来,他家中太狭小,又只有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在家,二人不方便留在房中,就在院子里坐了下来,这个院子面积倒是和棚屋差不多大,里面种上了各种菜蔬,显然是王滔家中日常食用的菜蔬来源。 虽然家中简陋,王滔的妻子还是给两人沏上了茶,连声向两人道歉,显示出良好的休养,王韶对于这个王滔更是好奇,女主人如此,男主人想必也不会差。 喝着王滔家中的劣质茶叶,差不多坐了一个时辰,王滔才姗姗回来,他身材清瘦,脸上罩着一层nongnong的忧色,看到王韶和林显扬两人在自家院子中,不由一愣。
林显扬与王滔两人虽然认识,却并不十分熟悉,王滔问道:“林大班,你怎么来了,这位是?” “哦,兰瀛,我来介绍一下,这是王韶王光华,仍是和平洋行的大班,他可是兰瀛的本家。” “原来是王大班。”王滔的脸上更是疑惑,今天两大洋行大班同时来找自己,不知会是什么事。 “兰瀛,是这样,光华老弟想办一份报纸,目前缺少一位主笔,听到兰瀛老弟的才华,就想延请老弟做主笔,月薪暂定为五十两纹银,不知兰瀛老弟以为如何?” 五十两纹两月薪无疑让王滔心动,他在《墨海书馆》帮忙,每月只有数两银子的薪水,不能也不会过得如此穷困,即使是转为正式工,一月薪水也不会超过二十两,不到眼前之人开出的一半,只是对于突如其来的馅饼,王滔却产生了本来的警惕:“多谢王大班的赏识,只是在下从没有做过报纸的主笔,而且答应了《墨海书馆》下月就正式上班,人无信不立,请恕在下不能答应。” 王滔的妻子就站在他身边,听到有人愿意五十两月薪请自己丈夫时,心砰然跳动起来,无论是什么样的女人,如果有条件,又如何会甘于贫穷,只是没想到丈夫却一口拒绝,急得她拼命向王滔眨眼色。 “兰瀛兄,《墨海书馆》所印不过是洋人传教士所用的经书,于国于民毫无作用。而我办报纸的宗旨则是宣扬海外各种事务,使国人能够睁眼看世界,奋发图强,最终赶上洋人,何者为重,想必兰瀛很很清楚,难道兰瀛兄就愿意满腹才华浪费在小小的《墨海书馆》,一辈子和那些经书打交道。” “这……” 对于洋人,王滔其实并无好感,青浦案中,麦都思上窜下跳,在其中起了很坏的作用,只是老父刚刚去世,迫于生计,王滔却不得不留在书馆。如今有更好的去处,王滔当然愿意:“承蒙王大班看得起,若是在下再拒绝就显得不识抬举,在下应了就是。” “啊。”王滔的妻子见丈夫终于转过弯来,惊喜的叫了出来,随即连忙掩住自己的小口。 王滔不满的瞪了自己妻子一眼,王氏连忙向棚房走去:“相公,我去看看家中还有什么东西,好招待两位贵客。” “弟妹不必忙碌,既然兰瀛答应了在下的延请,以后相处的日子还很多。” 王韶在身上掏了掏,只掏出了十两银子,塞到王滔手中,王滔连忙推辞:“东家,无功不受碌,这如何使得。” “兰瀛,这是给你预支的薪水,我身上只有这么点,明天我会派人再送一百四十两银子过来,有了这些钱,你也可以搬一个好一点地方,堂堂主笔,可不能住在这里,不能被其他报纸的人知道,还不让人笑死。”王韶浑然忘了,眼下并无一份报纸。 接过银子,王滔心中涌起一股士为知己死的情形,读书人不应该把钱看得太重,可是没钱又是万万不行,父亲去世后这几个月过的艰难日子,实在是不堪回首。 ………… 第二更,新书冲榜,收藏、点击、推荐统统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