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清山变在线阅读 - 第144节 杨乃武案(3)

第144节 杨乃武案(3)

    第144节杨乃武案

    杨乃武有个朋友,叫赵仲文,也是余杭人,家中开着酱园、油坊,无奈富而不贵,总想巴结一个举人,但肚子里货色有限,已经考过两次而不中。//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杨乃武知道凭他的才学,这一次还是枉抛心力,正是四处找门路,便将他约了出来,如是如是的说了一番,要价五百两。

    “要是撞木钟呢?”

    木钟自然是撞不响的,他的意思是在问,如果关节不灵又当如何?“这还用说吗?当不取。”杨乃武笑笑答说。

    “好,我写一张借据给你。”赵仲文找来纸笔,给杨乃武写了一张借据,“兹借到杨乃武兄名下库平五百两整,准定十二月初一奉还。立据为凭。”下面具科举人赵仲文,再写上年月日,就算成文了。

    这是相沿的规矩,凡是买关节、枪手的都写这样一张借据,一定要写明是新科举人,也一定要写发榜之后的日期,如果不中,就不是‘新科举人’,借据便成了伪造。杨乃武又把关节仔细的给他说明:是人、天二字。破题时将人字嵌入第二个字;天字嵌入第八个字,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卷子了。

    赵仲文的卷子果章却很是稀松。荐卷之后,徐志祥看在刘锡彤年纪的份上,勉强取了。但刘锡彤越想越觉得奇怪,以杨乃武的才情,决不至做出如此平常乃至蹩脚的文字,这是何等大事?即令有关节,文章做得好,岂不是更有几分把握?以杨某人的性格,做事不会这样大意!

    因此,他渴望着早早揭晓杨乃武的名字,他所荐的一卷取在第九,这要等到拆开原卷的弥封,才能知道最后的名字,“第七十二名,”书吏高声唱道,“杨乃武,余杭县。”

    刘锡彤大惊!不是九吗?怎么成七十二名了?是名次改过了还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听着,念到九,“赵仲文,余杭县。”

    刘锡彤老jian巨猾,立刻猜到了缘由,一时间心中大喜。赵仲文是县内最殷实的富户,不想自己无意间得到这样一个阔气的门生,不但眼前就有一笔丰厚的贽敬,以后的三节两寿,赵仲文受了自己的栽培,必有重礼——他心中很见杨乃武的情,以为杨乃武必定是自恃笔下来得,不必用关节也能取中,而关节不用可惜,又无以报答自己的关顾之情,所以转赠赵仲文,等于是为自己介绍了一个阔门生,等出闱之后相见,倒要好好抚慰他一番。

    但刘锡彤完全错打了盘算!门生拜老师时,只封了二十四两的红包——这是约定俗成的数字,比较起刘锡彤所想,简直天差地别。老人面上就不大好看了,更兼以赵仲文礼数虽很周到,神情却冷淡,更无丝毫当面孝敬之事,刘锡彤有些沉不住气了,特意点醒他一句,“老弟此次高中,完全得力于第一场第一篇文章那个破题做得好!”

    这下点得很明白,但也是点中赵仲文的伤疤,他心里在想,你卖关节,我买关节,都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情,彼此心照不宣多好,何必还要用讥讽的口吻,丑表功一番?心里有了反感,赵仲文大少爷脾气发作,冷冷的说道,“是!老师的吩咐,门生也照办了。”

    这话令人诧异,“我?”刘锡彤问道,“我吩咐过什么?府上虽在老夫辖下,我跟老弟却是第一次见面,从未通过音讯,何来吩咐二字?”

    听他这样说,赵仲文知道其中大有文章,不过他是生意人的性情,而这件事在他看来,又是不折不扣的交易行为,做生意讲究一手钱一手货,何况,花五百两买一个举人,就像花钱为祖宗三代请一个诰封一样,完全是面子上好看的事情,他本人并无将本求利的打算,因为如此,越发觉得无所谓,便很轻松的说道,“这话,老师该问原经手人才是的。”

    刘锡彤大怒!赵仲文这样说话,不像是学生对老师,倒似乎是商号的大老板对上门讨债的小客商!原经手三个字尤其难听,竟是明指他在出卖关节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他毕竟是忍下来了,因为还是不明其中来龙去脉,总要搞得清楚明白了,再做决断。

    经过一番探查,终于搞清楚真相,刘锡彤又是委屈又是难过,偏偏又不能找杨乃武算账,因为人天二字不管是卖是送,关节总是真的,一旦闹起来,咸丰八年的前事可鉴。想起来都不寒而栗,只有忍气吞声。而且,这件事落在别人手里也就罢了,杨乃武为人心狠手辣,捏住这样一个大大的把柄,不知道几时就会翻出来,惹起极大的麻烦,真正是后患无穷!

    越想越揪心、越想越懊恼,刘锡彤唯有暗暗咬牙,无论如何也要找个机会,除掉这条毒蛇!

    甘滢讲到这里,停住了话头。在四周打量了一番,鲍超听得入神,停箸不食,等候着他的下文,“甘大人,后来呢?”鲁秉礼立刻追问道,“结果怎么样了呢?”

    “这也算是自作孽,自身受。”不等甘滢说话,李鸿章接过了话头,这件事在当年哄传一时,他人在福建也曾经听到过,因为有一个人物风流的小白菜在内,所以流传得极广,但只知道杨乃武案发,定了秋后斩决,后续的故事却不知道。“杨乃武秉性峻刻,可算小人之尤!”

    “荃帅所言,一针见血!”甘滢击节赞叹道,“皇上问明此事之后,亦曾于杨某人有‘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为评。今日听荃帅一言,与皇上圣言,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敢,不敢。”李鸿章赶忙起身,“甘大人谬奖了。我皇上英明如天,老臣学识有如草芥,岂敢当大人错勉之言?”

    张佩纶和胡小毛知道内情,倒还不觉得什么,鲍超倒是一愣,甘滢不过区区三品官,也值得大帅如此屈尊降贵的折身而交?“大帅,还请大帅回坐,我们还要听甘大人说呢!”

    李鸿章一愣,为之苦笑,“甘大人,军中粗汉,还请大人莫怪。”

    “哪里!春霆将军豪情盖天,便是皇上也多有褒奖,我又如何敢有所怪罪?”甘滢笑眯眯的说道,“倒是在我看来,正是有鲍将军这样的勇武铁汉,才能使皇上征战东瀛的战略得以实施;要是都换做是我这样的读书人,嘿!只怕我大清国势威加海内,也便成了一句空话了。”

    鲍超为之高兴起来,觉得这个面色白皙,相貌英俊的年轻人也不是那么讨厌了,“是了,后来怎么样?接着说啊?”

    李鸿章一摆手,打断了鲍超的说话,“甘大人舟车劳顿,也很辛苦了,有事等明天再说吧。”

    鲍超很想听甘滢继续说下去,但大帅的话不能不听,只得怏怏不乐的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叮嘱,“甘大人,您真会说故事,明天不要走啊,一定要把故事给我们说完了!”

    甘滢含笑点头,“请您放心,我一定把故事说得有头有尾。”

    鲍超咧开嘴巴笑了一下,和胡小毛等人转身走了出去。

    “贝子也辛苦了。还请早些休息吧?”

    “还好。”甘滢是咸丰二十八年被封为祺贝子,所以李鸿章会有这样的称呼。其实,贝子是朝廷嘉赏的虚衔,本身并不在品秩之列,但众所周知,二阿哥载滢是皇帝爱子,这一次不顾风浪之苦,过海宣旨,表面上看起来,是公事公办,但以李鸿章的阅历,却知道此事绝无如此简单的!

    甘滢微微一笑,很庄重的换了一个坐姿,面对李鸿章,“李大人?”

    “不敢。”

    “皇阿玛这一次差人过海,大哥本来是想领这份差事的;四弟也争着要。两下争得一塌糊涂,最后闹到皇阿玛身前,还是皇阿玛乾纲独断,却不想竟然是派了我这个最不成器的儿子!说来这一路上都心神不宁,生怕办砸了差事啊。”

    李鸿章默不作声的听着,心中略有感叹:乾清宫中央的一把座位真是诱人之极啊!当年听人说,载滢如何出色,为人沉稳,好学不倦,于这种勾心斗角之事从不过问;如今听他说话,处处滴水不漏,可知也算是历练出来了。一直等他说完,老人微微一笑,“贝子这话太谦了。天下谁人不知,二阿哥天性纯良,最得圣心垂爱。未及弱冠,负笈异域,开一代清名,成万众所瞩。若是说贝子也算不上成器的话,我那小婿,简直便不堪入目了!哈哈,哈哈!”

    载滢神色不动,“荃帅这话就错了。四弟人品贵重,系皇阿玛钟爱,如何在您这老泰山口中,反而如此不堪呢?”

    李鸿章说一声‘来了’,自己接下去的话很有可能关系到一生荣辱,满门祸福,不可不千万谨慎!“若是在老夫看来,三阿哥、小婿、五阿哥都是天日之表,人中俊杰。惜乎主从不明,每每有越俎代庖之举,如今之世也就罢了;若是到日后,只怕有大尾之弊啊!”

    载滢绝不接口,像是一个最乖巧的学生一般静静地听着。李鸿章自然不会以为仅凭这几句话就能够打动对方,微笑着侃侃而谈,“皇上御宇三十年来,圣心垂爱世人,天下莫不感念;……”

    说到这里,他故意迟疑片刻,滢,他却一如既往的端坐如仪,似乎完全不为自己的说话所动,不禁在心中暗骂一声,倒沉得住气!当下继续说道,“然皇上仁厚,却为臣僚以为宽待,御下包容,却为人看做……”他微喟一声,声调提高少许,“凡此种种,却也是可令后人大展宏图之基!不知道二阿哥以为如何?”

    载滢半晌无言,“荃帅之言发人深省,我听得入了神。呵呵,不过我今天有些疲惫,不如留待改日吧?”

    李鸿章心中好不失望!自己如此放言无忌,居然还是换不来载滢的一句托底的话?但转念一想,这也不能为过,即便换了自己处身在他的位置,怕也不会如此就将心意交托的吧?“哦,幼樵,你且带贝子爷去休息,有话,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