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盛明贤王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叶知秋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叶知秋

    疏林掩映着幽深的宫道,落日余晖斜照着点点黄叶,辉映出金黄的一片。劲风骤起,宫道上飞起漫天叶雨。

    皇太后的肩舆渐行渐远,终于在暗香残留的桂林边,随簇拥的人群,隐入了迷蒙的雾色中。

    今夕或将露重霜寒!朱祁铭拂拂方才弄皱了的常服,透过渐起的暮色,追寻空中暗至的流霜,让脑中的那分热望慢慢冷却。

    “报!陛下,大同总兵官郭登羽书来报,也先挟持上皇至大同城下,声称要替上皇报仇,助上皇复位,扬言今年不成则用五年时间,五年不成则用十年!”

    “朕早已敕谕边将,命他们如遇上皇回国,只放数骑或十余骑人马入境,可大同、宣府两地边将态度暧昧,试图两不得罪,竟然对朕的敕谕置若罔闻,坐视也先大军入境!于卿,北境情势诡谲,万不可将社稷安危的重任寄托在大同、宣府守军身上,速增添紫荆关一带的兵力,并提督京中各营备战!”

    “臣领旨。陛下,而今虏情不明,宜多派夜不收赴京城四郊打探消息。”

    “准奏!”

    殿中君臣的奏对声清晰地传了出来。朱祁铭知道,所谓的“夜不收”就是哨探的俗称,这一称谓起源于辽东大军,后被全国广泛使用。

    眼下连京营都要广布夜不收了,这预示着继土木堡事变之后,决定大明与瓦剌最终力量对比格局的又一场大战已然降临,除非听任瓦剌予取予求,否则,任谁也改变不了天下大势的固有运行轨迹。

    朱祁铭咬咬牙,转身快步离去。

    “娘娘,您不可去奉天殿呀!”

    在一处岔路口,朱祁铭略显恍然的神智被一阵sao动声唤醒。循声望去,就见皇后由两名宫女搀扶着,她面前跪着黑压压一大片宫女,正七嘴八舌力劝皇后钱氏。

    “娘娘,您凤体贵重,何必去奉天殿枉费口舌?”

    “是呀,娘娘,话不投机,说得多了,反倒让自己不自在,这又是何苦?”

    ······

    目光掠过人丛,朱祁铭终于看清了钱氏的姿容。她真的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这番落魄状谈不上有多丑陋,并未损及她给别人留下的观感,相反,那副病病恹恹、愁困潦倒的模样,倒让她平添了几分凄美的气韵。

    钱氏一眼望见朱祁铭,整个人瞬间震颤了一下,目中浮起深深的期许之意。

    “越王,快救上皇回国!”

    这声叫唤凄恻至极,朱祁铭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为之颤抖。

    “胡闹!”

    这道喝斥声方歇,就见北侧有成群的人影朝这边移来,人群呼地一顿一分,皇太妃吴氏缓步走出人丛,直视钱氏,目光比刀子还有锐利。

    “你身为上皇皇后,却不知检点,屡屡违背祖训预政,成何体统!”

    钱氏的随行宫女无不惶恐,纷纷转向吴太妃行大礼,只有搀扶钱氏的那两名宫女还愣在原地,看样子很想松手行礼,又怕钱氏力不能支而倒在地上。

    钱氏根本就不看吴太妃一眼,而是一瞬不瞬地盯着朱祁铭,期待着他的回应。

    若换做是以往,吴太妃虽是长辈,但钱氏却是宫中正主,对吴太妃只须略尽礼数便行了,宫中诸事还轮不到吴太妃大呼小喝。可时过境迁,尽管敕谕未下,钱氏却已被人们习惯于称为上皇后,而吴太妃摇身成为皇太后,这只是时间问题!

    此刻,钱氏如此无视吴太妃的存在,除心念全放在朱祁铭身上这层缘故之外,恐怕还可归之于旧日的心境使然,她不愿舍弃皇后的身份,也不愿承认吴太妃即将获取的尊荣。

    或许,归根溯源,这份不愿与不舍的背后还隐含着别的潜台词:有朝一日,上皇这两个字的次序似乎可以颠倒一下!

    “越王,原来你也在此。”

    耳闻吴太妃的招呼声,朱祁铭赶紧挥去脑中杂念,躬身施礼,“祁铭参见皇太妃,皇太妃金安!”

    抬眼端视吴太妃的姿容,见她比实际年龄生得年轻许多,若与皇太后站在一起,二者恐被疑为两代人。只是,她眉眼间仿若与生俱来的哀婉之情已不复存在,代之以人见人惧的决绝之意、跋扈之态。

    “越王,福安宫请不动你这尊大神,倒也罢了,事后无人会责怪你。不过,宫中是非多,你还是少掺合为妙!”

    朱祁铭暗自一震,这一刻,在他心目中,一个往日里令人不敢稍生疑心的哀婉女子形象被彻底颠覆了!

    他作礼辞别吴太妃,临转身时,忍不住朝钱氏拱手施礼,而后一路疾走,很快就从众人的视线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秋浦轩,一群丫鬟见他沉着脸,情绪欠佳,便垂首躬立,不敢贸然近前。

    他快步朝书房走去,耳闻身后脚步声响起,回首一望,见是欧阳仝跟了来。

    “殿下有心事?”

    朱祁铭一步跨入书房,快行数步,临窗入座,“朝中大事已定,我大明不日即可与鞑贼决一死战。”

    欧阳仝亲手点燃数枝蜡烛,烛光盈室,掩住了窗外黯淡的天光。

    “这是好事呀,殿下为何不乐?”

    朱祁铭沉吟许久,“本王方才见到了吴太妃。”

    欧阳仝微微一愣,脸上的笑容随即僵住了,良久后幽然一叹。

    “吴太妃近来的举止异常,在下也略有耳闻,这给前朝与后宫带来了新的变数,皇室宗亲、满朝文武中,或许只有善变之人才能理清纷乱如麻的时势,笑到最后。殿下,难怪世人不能免俗,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既然世事无常,那么,易反易覆者也未必都是小人。像殿下,还有于尚书这样的人,不愿随俗,胸怀远大抱负,一切权衡取舍皆决于社稷长策,于国而言,这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于己而言,却正好相反,不图名不图利,最终未必会比随俗者活得自在。罢了,功成身退,不失为明智之举。”

    朱祁铭面有忧色,“本王自可便宜行事,而于尚书则不然,想要功成身退,于尚书恐怕难以如愿。唉,多说无益,本王哪顾得了堂堂兵部尚书!”忽然扭头凝视欧阳仝,“欧阳长史极难在未来的官场上立足,不如这样,云娘即将回京,您带上家眷,与婉汀居的梅氏、石头一道,速随云娘远赴江南,迟恐生变!”

    欧阳仝如早有所料一般,爽快地点点头,随即冲朱祁铭不无忧郁地道:“对当初那些谜团,殿下未必全都看清了,还望殿下当心。”

    往昔的谜团?朱祁铭凝眸,浑似入定了一般,目中久久映着室内一束跳动的火苗。直到丫鬟前来传膳时,他才缓缓起身。

    “国难当头,在社稷重归安定之前,本王不会妄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