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不一样的母亲
退休的老干部事后为了对盲少年化解自己劫难表示感谢,单独买了礼物去登门谢礼,盲少年的奶奶这才知道自己的孙子确实有过人之处所以不再担心他今后的生计,苍老的面容显露欣慰之色。 自此事以后盲少年的算命摊子开始慢慢有了一些生意,无论问吉凶祸福还是破解灾难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 面对算命者他仍然是将其双手仔细摸过后,如果平安无事他就会说:恭喜安康一切顺利。 如果被算者有劫难,他就简明扼要指出所需注意事宜如何应对破解,他只对被算命人一两年内命格走向做个预测和破解,如问的太久远了却也不给算,盲少年知道不可过多泄露天机,不然会有天谴。 对于摸骨的费用他每次只收两元钱,别人问他钱为什么收的那么低?他说第一次生意开张那个退休干部给了他两元钱,他就以后以此为依据收两元,这是天意不可违,这样盲少年一天下来收入个二、三十元也够他和奶奶维持生计并略改善生活。 相处久了周边人慢慢了解这个盲少年身世后,才知道他的命运确实很坎坷悲惨: 盲少年叫阿全是遗腹子,他还没出生时他的父亲在工地干活失足摔死了,母亲生下阿全不久就发现他眼睛对光线根本没反应。 阿全母亲非常震惊后万念俱灰,本想老公不在了还有个孩子可以指望,结果却生了个瞎子!就觉得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也是活着受罪,自己活着还可以照顾他,等自己百年之后不在了留着孩子在世上无人照顾太可怜了,竟然有了害死阿全的可怕想法。 俗话讲:虎毒不食子!但是阿全母亲决意已下便是九头牛拉不回来了。在阿全才一岁多点的时候,阿全母亲在给他喝的豆奶粉里下了老鼠药,阿全也是命大,上吐下泻一通,竟然没事挺了过来,阿全母亲此时良心发现,之后数年暂时中断了加害阿全的念头。。 到了阿全五、六岁的时候,眼看着阿全天天摸索着穿衣、吃饭等诸多生活不便,阿全母亲再一次决心下毒手要害死他。 这天中午,阿全母亲专门给他炒了个爱吃的葱花鸡蛋,阿全一边高兴地感谢mama,一边吧嗒嘴吃着葱花鸡蛋。 阿全母亲怕邻居打扰先把大门从里面反锁了,然后拿着一根棍子回到屋里,静静地看着阿全吃完了,她才柔声叫着:“阿全,好孩子,你过来,到mama这边来。” 阿全听到mama的召唤,顺着声音慢慢走过去,一脸的天真无邪面向mama说道:“mama,你在叫我?” 阿全母亲默不作声满脸泪水,寻思良久后终将那棍子高高举起狠狠打了过去,阿全“啊”的一声猝不及防被打倒在地上,阿全脑门上的鲜血慢慢的流了下来,他抽搐一会坚持着坐了起来。 阿全母亲拿着棍子的手在哆嗦两腿发软,怎么也迈不动脚步过去,但她还是强忍着唤道:“阿全你别出声,等一会你就永远不疼了,mama在这里你再过来吧。”等阿全艰难地爬到mama身边时候,阿全母亲的第二棍子又狠狠轮了下来,这次正打在他的头上,阿全“哇”吐了一口鲜血,听mama的话硬生生地没有出声。 阿全母亲双眼布满了红血丝,这会似乎也失去了理智了,她跑到厨房找出菜刀然后又返回吃饭屋子里。 此时阿全面脸是血忍痛坐在地上却没有流露出一丝害怕,他虽然看不见什么,但是他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他一双小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襟,面容怡静说道:“mama,我不惹你生气,只要你开心做什么都行。” 幸亏邻居听到动静及时爬墙过来,夺下了阿全母亲手里的菜刀,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院门被邻居打开以后,阿全的奶奶听到消息哭天喊地的跑来,一下子把可怜的阿全搂入怀里,从此祖孙俩再也不敢分开了,阿全后来被治疗好了竟然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 阿全的母亲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在一个凌晨就突然失踪了,家里什么东西也没带走。 阿全奶奶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大好,家里祖孙俩就靠一点低保过日子。
阿全经常一个人不说话静静地坐一天,谁也不知道他的心思,他也不喜欢和别人过多交流。但是他感觉到自己的听、闻和感知能力越来越敏锐起来。 一个个原本模糊的人或物都在他的脑海中有了具体的形象,或许他的想象和现实中的不太一致,但是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 甚至一些不曾见过的人他竟然能感应到他应该是谁,对阿全来讲他是个盲人没有黑夜白天这个概念,在他的世界里眼前永远是一片漆黑。 有一次他安静地坐在床上,眼前的一片漆黑中慢慢闪现出一个憨厚朴实的中年人来,他面容慈爱看着自己,阿全惊呼:“爸爸,你一定是我的爸爸!”阿全爸爸点点头充满慈爱地摸摸阿全的头:“你是爸爸的好孩子,以后你要去卧佛寺公园门口等一个人吧。” 阿全问:“爸爸,你让我等谁?为什么等这个人?” 爸爸告诉他:“因为这个人能帮助你很多,记住他还有一本书对你很重要的,你要天天等他别错过了,这是别人让我来告诉你的。” 爸爸然后把阿全紧紧拥入怀里良久后深情说道:“留恋那么久,我终究也要上路了,好孩子你一定要和奶奶好好地生活下去”,说罢摆摆手慢慢消失了,阿全醒来已是满脸泪水,他不知道这是梦幻还是真实意念感应。 自此以后阿全开始在卧佛寺门口摆摊算命,虽然他不知道爸爸让他等的人是什么样子,但他知道肯定是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次相遇,他凭自己直觉应该见到的时候会感觉出来。 所以他天天留意卧佛寺门口往来的人,用耳朵聆听,用鼻子嗅味道,用意念去感受,不放弃任何机会一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