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武侠小说 - 东厂督公在线阅读 - 第六百二十三章 暗流乍起

第六百二十三章 暗流乍起

    一蓟镇无战事,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秦书淮率领大军,在蓟镇已经与皇太极的大军足足对峙了一月之久。这一个月里,双方各自紧守自己的地盘,除了探子马哨有小规模的接触外,再没有发生过什么大战。

    八月十五,中秋了。

    天色格外清冷,将士们已经都换上了冬服。这次的东服不像往常需自备,而是朝廷提供的,这证明今年朝廷的财政状况稍稍好一些了。

    这大半年里,秦书淮南征北战为崇祯稳住了局势,也给崇祯创造了很好的财政环境。

    历史上崇祯之所以缺钱,固然有东林党不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及土地兼并严重等因素使然,但还有重要一点,就是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得不长期用兵。

    用兵是很耗钱的,打了败仗再征兵、训练、采购装备更是耗钱,而用兵不力,土地被流寇所占、边境为外寇所侵,造成的财税损失也极为可观,这些也是崇祯没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秦书淮的到来,让崇祯少打了大量败仗,帮他稳定了社会,避免了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无法生产,也避免了鞑子随意入关肆虐抢夺财物,自然有利于军费的下降和税收的增加。

    更关键的是,他现在的武林联军可基本没花崇祯什么钱。历史上的崇祯要投入巨资去养百万大军,还未必能维持住江山,而现在秦书淮的武林联军不但不花他一毛钱,还强得离谱,百战百胜。这么一算,说崇祯省下了金山银海都不为过。

    更何况秦书淮还帮他“敲”来了近千万两银子的额外收入,这几乎是大明国库两年的收入。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尽管秦书淮还没着手大规模的改革,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的崇祯算个叫花子,那现在的崇祯起码已经算个普通小户了!

    有点钱了,他自然要收买人心。

    花钱给将士们做冬装只是其一,他又接连宣布三边、蓟镇等战乱地区免赋一年,以及全国范围内辽饷减半。

    有秦书淮给他在背后撑腰,崇祯现在可谓豪气冲天!

    在秦书淮的不断灌输下,崇祯现在很清楚,就算大明的赋税减半,一年也不过损失两百多万两而已。

    两百多万两多吗?或许放在以前崇祯觉得很多,但是自从秦书淮随随便便给他“敲”来一千万两以后,他简直觉得那算个屁!

    大明不穷,而且很富!对于巨贾富商们来说,这两百万两简直就是汪洋中取一瓢而已!只要向他们征税,别说一年征两百万两,就算一年征一千万两,他们也依然能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少交这两百多万两的税,就意味着他们冬天能多穿几件衣服,平日里能多加一个菜,对朝廷也更多了一些信心。

    而老百姓的信心,是他一切权力的源泉。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崇祯很清楚。

    比历史上的那个崇祯更清楚。

    所有财政状况才稍有好转,他就迫不及待地去“讨好”百姓了。

    果然,皇命一出,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据东厂来报,民间如今已不乏对皇上歌功颂德者。

    原因当然不是他减赋那么简单,而是这一年多来,官军连战连捷,社会越来越趋于安定,如今大明最大的威胁建奴也被困在三屯营,百姓对朝廷的信心正在迅速地增长。

    如果说一年以前,有人蛊惑大明气数将尽的话有大把人信,那么现在,会相信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也意味着,张献忠、李自成此类流寇要想东山再起,已经很难了。

    而这,更坚定了崇祯要尽快铲除东林党的决心。

    因为有东林党在,他就永远无法对富人征税,也就无法继续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

    朝堂之内,暗流汹涌。

    东林党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如今在民间各地,一书被传的路人皆知。而这里虽然说的都是本朝已经被查、被抄的官员,但几乎每个官员都和“东林”二字有着深刻的联系。

    发展到现在,曾经代表清流的“东林”二字,已经近乎和“贪官污吏”、“沽名钓誉”、“伪君子”等划伤等号了。更有不知哪冒出来的好事者,竟在“东林”二字后头加了个“党”字,合成“东林党”,摆明了就是说他们是“朋党”!

    而且那些好事者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当朝首辅周延儒就是东林在朝党首!而目前在野的原礼部侍郎钱谦益,就是东林在野党首。二人一里一外把控朝政、欺君罔上、愚弄百姓,以至民不聊生,连皇上都拿他们没办法!

    据说,此书的情节,现在还被改编成了戏曲、唱词,就连窑子里的婊子都能给你唱上一段!

    在民间,就连三岁小孩都能说出“东林大坏蛋”这样的话来!

    不得不说,秦书淮的舆论攻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东林党善于以文绉绉的话来影响士子,但是秦书淮却以最清晰的大白话,辅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说书、唱词、戏曲能行事来直接影响全天下人!

    孰胜孰负,不言自明!

    东林党开始慌了!

    更让他们坐立不安的是,此等大逆不道的言论,厂卫的人竟然无动于衷!周延儒数次去找曹化淳和骆养性,这两人不是闭门不见就是见面打哈哈,根本没有抓人的诚意。

    而各地的官府想抓人,总有厂卫的人来阻挠。

    这不得不让他们怀疑,这件事的背后主使,究竟是谁?

    中秋之夜,借着赏月的名义,东林几个大佬秘密来到周延儒府上,商讨对策,连钱谦益也特地从杭州赶了过来。

    老态龙钟的周延儒端坐上首,身边分立两个年轻貌美的丫鬟。而堂下,左手边坐着面庞消瘦、四十来岁的钱谦益,右手边则坐着兵部侍郎陈尚。下边还有在京的御史、按察使等东林要员。而各地督抚虽不方便前来,但也都派了代表前来。

    气氛比较凝重,丝毫没有赏月的愉悦氛围。

    “诸位,相信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周延儒语气凝重地说道,“如今这一书天下传唱,于我东林清誉打击甚大。如今民间舆论汹汹,矛头一致对向了我们东林士子,更可悲的是,甚至有些学子满腹经纶,却也听信了这等荒诞不经的言论,如此下去,天下势必大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