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更年期4
上天一定考虑到:等位基因个数、生殖系统成熟时间,生育能量、抚育能力、人口总数、上天认为我们利用资源的智商……等等有一个精确的计算,算出的更年期年龄设置。 关于更年期,病理学给出的研究结论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一旦衰竭或被切除和破坏,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就会减少。女性全身有400多种雌激素受体,分布在几乎女性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接受雌激素的控制和支配,一旦雌激素减少,就会引发器官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这一结论应证了本假说的推论。维持卵巢的激素不再继续分泌,导致了更年期的出现。 我们再来看一下存活曲线对本假说的支持。存活曲线(survivorshipcurve),由美国生物学家雷蒙·普尔在1928年提出,为生态学依照物种的个体从幼体到老年所能存活的比率,所做出的统计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每一个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即是存活曲线。 存活曲线直观地表达了同生群的存活过程。为了方便不同动物的比较,横轴的年龄可以各年龄其占总存活年限的百分数来表示。 存活曲线的基本类型: Ⅰ型(凸型):曲线凸型。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极低,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如人类、盘羊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等。 Ⅱ型(直线型):曲线呈对角线型。种群各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如水螅。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的成年阶段等。 Ⅲ型(凹型):曲线凹形。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等。 人类符合的Ⅰ型(凸型)曲线,正好说明了,上天给人类设定的基因,是活过繁殖期的。而过了繁殖期,则没有维持生命的基因程序了,无机环境的伤害就加速积累,造成人体的衰老和死亡。 造成Ⅱ型(直线型)和Ⅲ型(凹型)的原因,是生存环境和繁殖方式不同造成的。无性繁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胎生、卵生,子代存活率等,各种生殖方式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生物,读者可以自行查阅有关资料。 还有一例:脊椎动物的鲑鱼也是一次生殖型动物,在产卵后旋即衰老死亡。有人曾用阉割方法阻止产卵,避免产卵后的退化变化,鱼的寿命即可延长数年,因此认为生殖器官的成熟即蕴藏着衰老的因素。产卵本身可引起内分泌的改变,但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 这个例子也说明,还未进行生殖的生物对于进化来说是有用的,上天是对还没完成繁殖的生物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