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西游志孙悟空在线阅读 - 239话:佛教缘由

239话:佛教缘由

    据说佛教在汉朝之前就已经传入了中国,但是这些说法多属于传说,并没有实际的证据。

    在秦始皇四年,沙门和尚释利防等十八贤者携带着佛经来感化秦始皇,但是因为秦始皇不信佛教,把他们关进牢里。到了半夜里,有位金刚尊者打破了牢狱将释利防等人救走。

    佛教相传是在汉明帝时传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背驮着佛经与佛像来到了中国,是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始端。

    传说汉明帝在梦中梦见了一位全身是金色的人,那金人身材巨大,头顶上顶着光明的亮光,梦醒之后,于是汉明帝就问群臣那究竟是什么东西?有臣子回答:“那是西方的神,天竺人称他为佛,他的身长有丈六尺而且全身是金色。”

    于是汉明帝派遣使者去天竺求求问佛教的道法,也在中国图画中画出佛教的形像。楚王刘英开始奉信佛教,中国因此有了佛教的流传。之后汉桓帝因为迷信鬼神,经常祭祀佛教浮图与道教老子,百姓们信奉者是越来越多,佛教因此而渐渐转盛。

    另外有一说张骞在西域时即听说有佛教,他从大夏国归还后,张骞的身旁有一名来自天竺的身毒,从此汉人才听闻有佛教的存在。天竺的那一名身毒,是来自月氏国的东南数千里,他们国家的习俗与月氏国相同,气候潮湿而且炎热,那个国家是以骑乘大象作战,该国的国力比月氏国弱,人民修炼浮图佛教,因而不杀伐,渐渐成为了习俗。

    东汉桓帝时安息太子安世高东来到了洛阳,致力于佛经翻译了二十多年,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四谛经》、《八正道经》、《切流摄守因经》、《本相猗致经》等三十余部佛经,是中国早期传译小乘佛教的第一人。

    汉桓帝末年支娄迦谶来到了洛阳,译有佛教经典十四部,皆为大乘佛学,以《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最为有名。

    东晋时王度向石虎呈奏说道:“佛来自于西域,是外国人的神,他的功德无法施展于中国的平民,并非是天子或我们中国人所应该祠奉的。以往,因为汉明帝在梦中的感应,而将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唯有西域人能建立佛教的寺庙,将佛祀奉为神,而我们汉人,却无法出家当和尚。”

    “魏朝继承了汉朝的制度,亦遵循前朝的规矩。今赵国归降,赵王仍然率领着该国旧部,但是华人与戎人的制度不同,人与神的信仰有流别之分,他们的习俗不同于我国,祭祀的礼仪皆有差异,实在是不宜交杂相错混合在一起。”

    “我们可以断决赵国人的习俗,禁止他们到寺庙里烧香拜拜,让他们遵守我国的典礼。使赵国上至士卿下至平民奴隶,皆禁止继续再信仰佛教,如有违抗命令犯罪之人,应与寺庙祭祀的僧侣同罪。凡赵国人有出家当沙门和尚的人,应命令他还俗,穿回平民百姓的衣服。”

    石虎驳斥王度说道:“朕生于边疆区域,今有何等的幸运,才能君临天下。关于各种宗教祭祀的方面,应该遵从各宗教的习俗。佛虽然是戎人的神,但应该尊敬戎人的信奉。”

    在后秦时代,姚兴灭掉了后凉,后凉吕隆出降,该年罗什抵达长安,姚兴以国师之礼对待罗什,罗什的信徒有数千人,公卿以下的官员皆信奉佛教,鸠摩罗什育有二子,在姚兴的逼迫之下又娶了十名的伎女。罗什在俗的十年之间,潜心钻研佛学,将梵文经卷译成了汉文,并广收门徒。

    北魏太武帝起初信奉佛教,后来改信奉了道教,下令禁止王公士族之人供养僧侣,五十岁以下的僧侣被迫还俗。他欲消灭佛法,兵分四队,烧掠庙寺佛舍,所逮捕的僧尼,不分老少皆埋入土坑里坑杀,有逃逸的僧侣,捕获之后皆被斩首。

    梁武帝萧衍提倡尊儒崇佛,并且曾经多次舍身出家,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且大赦天下;第二次在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他脱下帝袍,换上了僧衣,舍身出家,向众人讲解了《涅盘经》,几天之后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萧衍才还俗;第三次出家,这一次由群臣用两亿钱将萧衍赎回;第四次出家,萧衍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朝廷再出资一亿钱将他赎回。

    到了隋炀帝杨广的时代,杨广对于佛教与道教极为尊崇,当他在晋王时,对天台智者大师的尊崇与信仰是著名一时。杨广即位之后,并设置内道场,对佛教则采取的是保护与奖的政策。

    杨广为晋王之时,出任扬州的总管而镇守江都,江都就变成晋王杨广弘扬佛教的基地,而江都的慧日道场成为江南佛教的中心,杨广邀集许多的名僧到了慧日道场。

    杨广即位之后,在阳设置了慧日内道场,以此做为弘法中心。应邀被招请到阳慧日道场的佛教高僧,几乎都是三、成实等精通的高僧;因而把江南三和成实的教学,传播到了中原地方,后即与方的地及华严互相融合,于是形成新形的佛教,开新宗派的基础,助于南佛教义学的合。

    但是新的统治者杨广,所招请的江南佛教才俊,都是随从统治者杨广的意愿,完全失去佛教原来的气概精神,迎合于权势者沙门,在大势所趋之下,踏上了情非得已的变化走势。

    杨广在位的其间,建造了西禅定寺,又在高阳建造了圣寺,在并州建造了弘善寺,在扬州建造了慧日道场,在京师建造了清禅寺、日严寺、香台寺,并将九宫变造为九寺,还建了泰、庄二寺。

    隋朝时代,建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剃僧尼有二十三万千二百人,译经有二十位经师,八十二部经。

    隋代佛教的特色,就是建了官的寺院,包括内道场及地方官寺院。内道场是皇城内的寺院,皇族们为崇拜佛教所设的皇族家庭式的寺院。

    隋炀帝每次出巡,一定会带一大批的和尚、尼姑、道士一起出巡,而这一群出家人渐渐地产生了变化,再也不是原来清苦的修行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