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南明伟业在线阅读 - 92 重阳一曲祝良辰(1) 第十一章

92 重阳一曲祝良辰(1) 第十一章

    苏裴并没有朱四预料的那种吃惊,她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说:“你不觉得我们的婚礼才是最幸运的吗?不管皇爷爷为他自己和父皇他们花了多少钱,也比不过我们的生死相许!不管我们的婚礼表面看上去有多么的寒酸,我苏裴都是这个世界最最幸福的女人,也将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幸运的皇后,因为我嫁给的是大明最厉害、最仁慈、最伟大的皇帝——朱由郎!”

    苏裴是站在凉亭的长椅上、膝盖倚着朱四的背,向天空高喊出来的最后这些话。这些话让朱四流着泪欢笑,让他将苏裴扛在肩上,两个人绕着凉亭欢快的飞奔,纵声大笑。

    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小两口的悄悄话早已被人偷听去了,倒不是因为他们俩的喊声太大,而是墙的另一头多了两个或者是三个脑袋。除了苏翰林老两口生怕自己女儿过早的吃亏,在墙外偷偷盯着他二人以外,他们两个人的中间还夹着一个光头,那是弘智大师。

    也许这个光头在月色的照耀下太反光,晃了老翰林的眼,所以苏翰林总是时不时的将光头拔拉到一旁,然后这光头又被苏老夫人的团扇给挡了回来。

    “老学政为什么总是将和尚的光头推向夫人那一边呢?和尚虽然是出家人,可在家时若论起来,和尚还要叫夫人一声伯母呢。”

    苏翰林鄙夷的看了眼弘智大师,却又因为那颗光头依旧晃眼而转过脸去,他说道:“哼,你这出家人倒还分得清辈份,只是却已经分不清亲疏了,既然曾经喊老夫一声世伯,何故不远千里的前来将你meimei奉送给旁人?”

    见事情已被拆穿,弘智大师依然面不改色的说道:“既然世伯能够猜出和尚此行的目的,自当可以判断这门亲事的成色,如此佳婿,又贵为九五之尊,不知世伯该如何谢过和尚呢?”

    苏翰林自然也是乐意这门亲事的,只是还没忘了挖苦这个背地里出卖了他闺女的和尚。老翰林哼了一声道:“哼,若大师只是为了小女,老夫自当会多多奉上些供养,只可惜大师这一遭却不是为了小女。那你让老夫谢你什么?”

    弘智大师无奈道:“呵呵,和尚以为这桩婚事是和尚促成的缘分,没想到这婚事只是应了那句俗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今上的那些算计和反复,真的和世伯很相像啊。”

    没想到旁边一直没说话的苏老夫人听到弘智大师的这句,忽然也插话了:“哦,大师真的这么认为?那就要说声谢谢了。”苏老夫人又看向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不禁美美的赞叹一句:“呵呵,当真是天作之合呀。”

    三个看客——两个老人和一个和尚,对年轻人的恋爱场面看得是津津有味儿,连脚下踩着的一条长凳就要罢工了,他们也毫不察觉,直到将苏裴搂在怀里的朱四,嘴里亲吻着苏裴,两只手也已经开始不太老实的时候,老翰林才想要一阵惊呼,然后三个人便一起惊呼着摔在了条凳的残骸处。

    等他们再次探出头来的时候,隔壁的院子已经空无一人了,苏裴却忽然从三个正在向隔壁搜寻她身影的人的背后出现。“爹爹,弘智大师,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这轻轻柔柔的一句话,却让三人惊得再次掉了下来,弘智大师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双掌合十道了句佛号:“阿弥陀佛,知命者不立乎岩墙,顺受其正。”说完这句,又左右打量打量,然后自问一句:“和尚怎么会在这里,莫非梦游的毛病又犯了?”说完便大摇大摆的走了,闪过后花园与院中的小门,大师便开始遁逃,跑回自己的客房里,连油灯都未敢点燃。

    老翰林尴尬的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女儿,忽然想到说自己牙痛,便哼哼呀呀的也逃了。老夫人本就是和女儿一伙儿的,自己觉得偷看两眼也没什么打紧,兀自笑着走近女儿,又将女儿身上的那件头蓬正了一正,说道:“这孩子的个子到是蛮高的,这件斗篷啊,我儿披上是大了些。不过晚上风露大,年轻人玩闹也要小心些,可别着了凉。今晚,娘同你睡一个屋里如何?嗨,等你嫁出去以后啊,娘也就不能再见到我的心尖儿喽。”

    说完这句,还可怜巴巴的掉起了眼泪,闹得苏小姐的眼睛也湿润了。“娘,太后不是有过旨意吗?皇家不阻止您和爹爹省亲,到时候啊,孩儿再让四郎给娘在宫里留一间房,等娘想孩儿的时候就去看看孩儿,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苏老夫人嘴上嗔怪着女儿胡闹,脸上却已经在笑了。母女二人挽着胳膊,回一个房中睡去了,却也是叙话许久方才安眠。

    生出了金凤凰的苏家,第二日就开始变得门庭若市了,许多平日里请都请不来的‘贵人’,甚至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如今都来巴结。头几天赶来的是近处的人物,陆陆续续赶来的都是远道的亲朋,‘亲朋’这个广义词,只有在财富与权利的修饰下才更能体现它的亲厚意味儿。

    仅仅数日后,司礼监的庞天寿以及龙虎将军高必正二人就来苏府告期了,吉时就在重阳节当日。告期之后的苏府,也开始大动起来,修饰房屋、装点庭院、采办酒席、阖府上下张灯结彩、广发喜帖。只是这喜帖的价值啊,显得有些多余,即使没有喜帖,该来的客人也都早早提前一步来到苏府探访,逢迎之词不绝于耳;不该来的客人也都来了,曾经因为苏翰林是个归乡的广西学政而不削于与其相交的势利眼们,如今恨不得将当初的态度连同地上的烂泥巴一同吞回去。

    苏老翰林却并不在意这些人态度上的变化,自己女儿的头等大事、苏家最隆重的节日,当然是祝贺的人越多越好。苏老翰林实在也是没时间理会这些人的态度变化,仅仅是装点家宅这一件事,就已然令他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