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铁律
铁矿的开采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每天都有两车的菱铁矿石,在科多兽滑车的运输下送到高炉工地的边上。 木炭的产量跟不上,成了姚然小小强迫症的心病。看遍了系统里面的各种办法,最后系统给出的最合理的办法,就剩下扩大生产规模一条路可走了。 姚然现在也没有时间勘探寻找煤炭矿脉,高炉的建设,已经开始挖掘地基,耐火砖的储备已经完全足够建设当前的高炉了。 整个高炉的建设还需要姚然全程的指挥和建设,还有更多的零部件需要姚然这边去做,太多的事情都走不开。姚然现在分身乏术。 高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利用围绕式的脚手架,使得整个高炉快的“长”了起来。 高炉的炉喉,已经开始在烧制耐火砖的砖窑里面烧制了一天一夜了。 姚然灰头土脸的正在跟着自己的徒弟们,制作向高炉里面输送材料的传送带。 同样是利用水车带来的传动的力量,这次也是用到了齿轮传动输送带,铸铁铸造的履带式的传送带,虽然有缝隙但是输送铁矿和木炭还有石灰石是没有问题的。 坐在木敦子上看着几个徒弟满头大汗的,在拼装履带。自己则在一边检查徒弟们的工作。因为整条履带往返需要进米长的距离。这里的铸铁使用量已经达到了斤的重量。 这还没有算上姚然最新制作的铸铁管道。因为重量沉重所以整条履带一共有六个支点。这六对指点全部都是采用,姚然铸造出的空心铸铁管道来胜任。 忙忙碌碌的众人经过了十天的时间,传送带全部建造完成。高炉早在传送带建造完成的前三天就已经点火了。经过鼓风机吹送加热的空气以后,高炉颅内温度已经高达了6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已经足以融化钢铁,再高二百度的话连耐火砖也将承受不住。但这已经是姚然先用的技术的一个温度极限,如果能用上热量更高的煤炭可能还能提升度左右的温度。 7摄氏度是一个合理的数值,也是高炉内耐火墙的一个合理使用温度。如果持续维持在度耐火墙将逐渐的开始融化。 姚然摸着小灰灰的脑袋,小灰灰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灰灰了,满脑袋回头土脸。都是这些天跟着姚然跑前跑后的,出没在这个火炉边上,那个木炭坑边缘造成的。 现在木炭坑的数量被姚然扩大到了五倍,产碳的数量也直接提升到了日产2吨木炭的一个庞大数值。当然了这样的数量,对于姚然的理想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姚然对此也是无奈,因为人口数量在这里摆着,如果这些木炭变成煤炭,是一个浅层煤炭矿脉的话,这个数量还能提升几倍以上,那才是姚然想要的。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实现,开着视网膜系统满世界的跑一跑,煤矿还是很容找到的。但是运力,人力,还有姚然当前这个部落的规模都不允许。 所以姚然在理性的分析了之后,决定还是坐下来老老实实的砍树烧炭。 传送带建成的这一天,姚然没有立即打开传送带给高炉输送,各种原料。而是就地休息,每日午时开炉炼铁。 姚然在几个老婆的服侍下宽衣解带,温热的开水洗去身上的泥泞之后,到头就在床上水下了,熟睡后的姚然嘴里还嘀咕着,“再加一些木炭。炉内温度不对。这一筐铁多了,会造成炉内温度降低的。” 从来都没有这么投入的工作过的姚然,连入睡后心里还想着高炉炼铁的事情。 次日清晨醒来以后姚然带着大队的人群来到了,高炉前面的工地上,姚寨里面的高层也全部都来到了姚然这里,高炉的出铁口前面,已经停放好了一辆四个小铁轮,铁架子,陶土做成的小斗车。 这台斗车当然是用来接铁水的,铁水一旦出产,空地右侧大量的模具整齐合理的摆放在一边。姚火和小平就在边上负责,所有铸铁产品的灌注监督工作。
而小木木也跟在姚火身边,这一对欢喜冤家,没事就斗嘴,但是小木木还是很听姚火的话的,因为姚然讲的东西,小木木经常听不懂。都需要靠姚火来翻译。所以边看姚火经常的给小木木弄的不高兴,但是学习的度是一点也没有落下。 而郎眼则一直跟在姚然的身边。虽然郎眼也是经常听不懂姚然讲的东西。但是郎眼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听不懂就问,问不出来再问,直到你能给我讲明白,我想要知道的东西。不然一定会问个不停。 有时姚然都被郎眼的一些问题,问的一愣一愣的。虽然问问题没毛病,但是郎眼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这个就不对了。这样问的话,不知道要问多少能学的会这些问过的知识。 所以这次高炉炼铁之后,姚然的终点工作将放在全族人的教育身上,当然了姚然也曾经担心过,当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时,会不会给自己来一个自由主义革命。真要到哪个时候可就惨了。 所以姚然不会把一些心术,帝王之道的东西去讲给无论是自己的徒弟还是其他什么人。自己的老婆就更不能说了。当然了姚然觉得是自己的老婆说了也白说。 姚然觉得,无论是小佳丽,还是小雨,或者牙和小蕊等四人,在姚然的意识里面,自己的这几个老婆,都是苦命的孩子,对于权利的**近乎于无。 所以姚然很多时候,都是左拥右抱的,躺在床上,跟着自己的老妈们胡扯。 姚然胡思乱想的时候,身边的郎眼捅了捅姚然的手臂,小声的说道“老师太阳已经正午,我们是不是要准备下料炼铁了?” “啊??啊????好”姚然回过神以后对着郎眼和身边的华佗说道。“好了现在我们开始炼铁了。今天的第一幅铸造件就是我们姚寨的,丹书铁卷。也就是我们姚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