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仙侠小说 - 宋谜二在线阅读 - 第1085章 六百里与三十里

第1085章 六百里与三十里

    苏轼昂首挺胸,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小海伦摇摇欲坠的大肚子,得意地说道:“暹罗来的小丫头,这个张仪6里变600里的典故,你知道吗?”

    小海伦的眼睛忽闪忽闪着回答说:“知道啊,我们历史课上老师有说过的呀!”

    苏轼追问:“那么,你这暹罗来的小丫头,你知道这个典故中的600里那里,叫什么地名吗?”

    小海伦有点心虚,捧着大肚子,说:“这个,你刚才不自已也说过,是那个商于之地。不过,这张仪的600里事,这600里地的地名,跟我们今天的话题有关系吗?大胡子,你这是想打岔?还是想开始忽悠人?”

    苏轼以“绝类弥勒”之态,拗着造型,笑着:“告诉你,小丫头,那个600里的商于之地,系指商(今东南)、于(於)(今河南西峡县地)两邑及两邑间的地区(即今丹江中、下游一带),而我看那个6里之地名叫苏地。”

    小海伦迷惑:“苏堤?”

    苏轼得意:“苏地!”

    小海伦不解:“苏堤在去年,由五六里变三十里,今天你把它涨成600里了?”

    苏轼鄙视:“不是去年的五六里我涨成了三十里!是战国的600里我谦虚成了30里!大家的本钱不都只是五六里么!”

    小海伦:“大胡子,你真像是个大号的胡子。你把杭州西湖五六里的苏堤,谎说成30里。你竟然大言不惭地不说这是你的无耻,你还不知羞耻地说这还是你的谦虚?”

    苏轼:“小丫头,四则运算会吗?算一算,30里只是600里的二十分之一,我把五六里的苏堤夸大了五六倍,而张仪他则把五六里的苏地夸大了一百倍!以史为镜,请问,为什么张仪巧舌如簧就能是个‘纵横’家?我只是略加修饰,却要受到你们的无理取闹和穷追猛打?”

    小海伦:“人家张仪那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苏轼:“错!那6里的苏地本就是张仪自家的封地!”

    小海伦:“人家张仪舍小家,为大家,善有善报。人家张仪巧谋划,敢担当,有劳有得。人家张仪只是戏弄了昏君楚怀王,人家张仪并没有将600里当回事,说眼下,他并没有以600里这虚假数据来提高得房率、容积率、绿化率;说长远,他也只是将这个笑话流传至今近千年,而没有把600里的谎言流传至今近千年!”

    苏轼:“小丫头,告诉你,虽然我不是秦粉,但不得不承认,张仪在这件事上的作为,是我大秦历史上的的一大亮点,给我心目中的大秦锦上添花。看史书看到这里时候很是回味。张仪的作风,真心是我秦人的风格。不过他本身不是秦人,倒很是遗憾了。”

    小海伦:“哼,大胡子!国间邦交、人间相处,均以诚信为宜。这个张仪,能力我不否认,品行我不认可;就像你大胡子,文才我很欣赏,造假我很鄙视!”

    苏轼:“小丫头,这个你就太无知了。两国邦交和人间相处都是一种利益较量,所以只要形势有要求,当事人有需求,诈术永远不会消失。张仪干的那种事和国家诚信没什么关系,跟个人品行也没什么关系。古今中外,哪朝哪代,没人干过?当时的形势,秦国有意要对楚国用兵。张仪欺楚,不但可以分化齐楚,更会激怒楚国,如此来看,虽然在以后的外交上会令秦国有些嘴软,但却可以达到孤立楚国引发战争的目的,所以在大的战略上是明智的。”

    小海伦:“那么张仪欺楚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会不会引发山东各国对秦国的狐疑,以至秦国在外交上孤立?”

    苏轼:“这个显然是会。但按照当时的形势,这个狐疑却也没有多大危害。秦国东出后已经逐渐呈现出强势,唯有这个势,使得秦国不再乎外交上的龌龊狐疑。因为它压根不打算在外交上讲诚信。秦国有武力威逼和金钱软化两个法宝,下定决心不管哪个国家都要暴揍一顿,只求出于武力利益的暂时合作,而不在乎建立在诚信上的长期联盟。唯其如此,所以张仪欺楚也便是顺理自然。就像我的西湖苏堤,虽然在五六里等于三十里这个问题上我有些嘴软,但是我做大了工程量,让全大宋的百姓都知道了,杭州有大手笔,西湖有大项目,苏堤有大工程。于是,杭州城的知名度上升了,杭州地区的流动人口增加了,杭州的商业繁荣了,杭州的人气爆棚了,你说,衡量得失,我是实话实说好呐?还是打个提前量,说成三十里好?”

    小海伦:“呵呵,大胡子,你可真会忽悠,我觉得我快要恳请你跟张仪去学习了,把杭州的苏堤干脆说成600里吧!哈哈,大胡子,杭州西湖中若要放进一条600里的长堤,除非是要将这长堤弯曲折叠,来个七转八弯,盘肠大战才行。”

    苏轼:“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心中无佛,万事难活。这个苏堤三十里或六百里,你相信我苏轼,我说多少里,都是合适。这个苏堤五六里或三十里,你不相信我老苏,我说多少里,都是不合适,你们这是在感情用事,而没有从政治的层面、从历史的角度、从人心的方向去……”

    小海伦:“喂!大胡子,别扯远了!老实说,为人处世,万事理应诚信为本。诈术,只能偶尔辅之,因时因势而变。历史上,正因为,后来秦国强大了,它固然霸道欺诈一点,其他国家也无可奈何。张仪作为一个纵横家,运用一点外交手段也不为过。只是这么做,确实过份了。但你肯定会这么说:为了国家利益,毫无道德可言。”

    苏轼:“在你死我亡的战国时代,多一两个张仪,胜过多一两个白起。文化人能解决的事,都是文明和谐的事。文化人有时有些技术活,你不理解,就死盯着本官的苏堤,为什么五六里的苏堤要夸大成三十里啊?唉,我心酸楚,世人无知,今天的实事,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你我,是明天的远古,兵不厌诈,史不厌欺,张仪的行为也许是代表着人性中的一种污点,可别忘了,楚国国君中招才是人性中最大的弱点。楚王若不贪婪,哪会中招?何况,在那个战国时代,讲道德早就被灭了,都开仗了,讲啥道德?小丫头,我们现在是在做历史,懂吗?”

    小海伦:“唉,这真叫历史没有对错,只有各衡得失。”

    苏轼:“小丫头,你还不成熟。我觉得,你恐怕连对错的概念都没明白。我觉得吧,对与错的概念是这样的:大部分的人觉得一件事对它就对,大部分的人觉得一件事错它就错。举例说吧,两国交恶,互相指责,各有道理,胜王败寇,不必多说。打一仗吧,胜国赢了,败国输了,胜国把败国的人全都杀死了,支持败国的人没有了,所有的人都支持了胜国,所以胜国是对的,败国是错的。所以不管你对与错,打一场,赢了的就是对的。”

    小海伦:“是吗?哦,我恍然大悟了,这,大概就是我们的木木王爷在小石桥遭伏击的根本原因吧!是吗?苏大胡子!”

    苏轼:“哎呦,小丫头,你这个坑很阴!”

    小海伦:“呵呵,大胡子,你这六百里与三十里的弯转得很溜!”

    苏轼:“彼此,彼此,我们都是古人么!”

    小海伦:“哪里,哪里,你我都在谱写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