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开封一秀才在线阅读 - 第270章 君臣相见

第270章 君臣相见

    乾清宫。

    李修文手上带着铁铐,静静地站在下方,脸上的表情十分平静。

    朱由检冷冷的目光在他身上凝视着,许久都没有开口说话。

    此前,他已经对李修文生出了杀心,先前怀疑李修文谋逆一事,还没有让他彻底消除戒心,如今对方又擅自调动兵马,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

    此举等同于谋逆!

    大明朝的军队,本来是没有多少将领能够私自调动的,可神机营情况比较特殊,那些将官都是李修文一手提拔起来的,还真就让他给调出去作战了。

    还有,连关宁军的监军他都敢私自扣下,并调出军队前去增援,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又岂能姑息纵容?

    可让朱由检为难的是,此次巨鹿之战胜了,居然真在李修文的带领下打赢了,若是斩了此人,恐怕会引起将士们的愤怒。

    再者,大明朝军队鲜有胜绩,李修文以四万之众,击退了远胜于自己数量的清军,足以说明此人确实有些才能,倘若就这么杀了,岂不是有些可惜?

    现在的问题是,李修文到底有没有谋逆之心。

    若是有,果断杀之!

    若是没有,倒是可以留着为自己效力。

    “李修文,你可知罪?”朱由检冷冷地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微臣不知自己所犯何罪?”

    李修文当然知道自己有罪,可现在绝对不能轻易松口,先把一个“理”字给占住了,比什么都重要。

    “哼哼——”

    朱由检冷笑了起来,厉声道:“你擅自调动兵马,此举无异于谋逆!你还敢口口声声说,自己无罪?”

    李修文对此早有应对之词,回道:“臣尝闻,将在外而军令有所不受。臣当时已经遣人飞马回京奏明陛下,只是当时情况紧急,若再等候陛下的旨意到达,战机已失,谈何增援?”

    顿了顿,见朱由检沉默不语,李修文便继续道:“高起潜身为监军,却因个人恩怨调走了关宁军,将卢大人的五千天雄军弃之不顾。巡抚张其平尤为可恶,竟断绝了卢大人的粮饷,巨鹿之战时,卢大人五千孤军早已断粮数日,他们在嵩水桥遇上十倍于己的敌军,又该如何应对?”

    李修文句句诛心,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杨嗣昌。他没有明着去指责杨嗣昌,因为那样容易将自己陷于不利之地。杨嗣昌可不比高起潜,此人阴险至极,此前自己被抓入诏狱,就是此人献上的计策,让朱由检抓了孙名文和韩林严刑拷打,企图谋害自己。

    他对朱由检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这位帝王只是有时候糊涂些罢了,巡抚张其平不发粮饷,很可能便是出于杨嗣昌的授意,他还是能猜出一些的。

    毕竟,此前卢象升主战,和杨嗣昌主和有所冲突,难免会产生些个人恩怨,杨嗣昌公报私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李修文见他依旧沉默,加重了音量喊道:“陛下,请恕微臣斗胆,求陛下杀此二人,为卢大人做主,为那近万战死沙场的将士申冤!!!”

    面对着李修文的步步紧逼,朱由检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若此事真如他所说那般,高起潜和张其平确实是该死了,甚至,杨嗣昌也可能参与了此事。

    李修文已经将此事说了出来,那些在外作战的将士们一旦得知实情,必然心中溢满怒火,倘若自己不作任何表示的话,怕是难以平息此事了。

    可对于卢象升,朱由检如今并无太多好感,因为他已经赞同了杨嗣昌的建议,打算和清军议和。

    这卢象升偏要主战,实在是不开窍!

    在朱由检的心目中,一直觉得高起潜是有军事才能的,根本就不知道此人只是徒有其表,根本就不懂带兵打仗。

    巡抚张其平杀了倒是无所谓,可让他杀了高起潜,心里确实是不太愿意的,便问道:“你所言之事,可有确凿的证据?”

    证据?

    李修文觉得,朱由检这话问得实在是好笑,这样的事情,什么东西才能算得上是证据?说白了,他就是不想杀高起潜罢了!

    “兵部主事杨廷麟,随军于卢大人的身侧,曾被多次派遣前去向高起潜求援,高起潜对此无动于衷,陛下觉得,这算不算是证据?”

    “两万关宁军被高起潜调走,驻扎于鸡泽县,卢大人孤军奋战,他不发一兵增援,在臣的亲随赶到之后,向他求援,他依然不予理会,若非臣的亲随鲁莽,夺下他的印绶发兵增援,怕是臣一万多神机营的将士,也得全军覆没,此事全军将士皆可为证!!!”

    李修文愤愤不平地向他控诉着高起潜的罪行,音量不自觉地加大了几分,惹得朱由检心中不悦,指着他怒声斥道:“李修文,你大胆!!!”

    李修文可不想让他一怒之下就杀了自己,赶紧跪倒在地,说道:““臣言语无状,冒犯天颜,罪该万死,请陛下治罪!”

    “好,朕今日就治了你的罪!”

    朱由检一拍龙书案,喝道:“将此人押出午门,廷杖五十,以儆效尤!”

    廷杖五十?

    李修文愣了愣,猜不透朱由检存的是什么心思。

    早期朱元璋首创此法时,是规定要打足八十棍的,每五棍换一人,共用十六人。不过到了后期,朱元璋的子孙可没他那么狠,往往不会打那么多棍,一般的大臣顶撞,一般也就杖责三四十。

    毕竟很多人十年寒窗,考上进士后再混到个在朝的官员也挺不容易的,都是一大把的年纪了,这老胳膊老腿的,若是真打多了,他们也扛不住。

    当然了,许多变态的官员是以此为荣的。若是用一顿廷杖,就能换来自己“敢于直谏”的美名,即使是死了也觉得甚是光荣,能够名载史册的。

    李修文没这变态的嗜好,他只想好好的活着,活得越久越好。

    廷杖能否打死人,其实主要是看皇帝的意思,若是真想要打死人的话,三十廷杖足矣。明朝不知有多少位大臣,就是死于这几十廷杖之下的。

    李修文让侍卫给拖了出去,曹化淳也跟在后头,前去监督行刑。

    朱由检唤来一名小太监,吩咐道:“去,宣兵部主事杨廷麟来见朕。”

    “奴婢遵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