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剑法
赵初一站在石台上,目光扫到石门下方。 那里也摞着一叠石饼,和石门内用来刻印的石饼一模一样。 观山先生还真是考虑周到,石门内外都为后来者准备好了材料。 赵初一反身钻回山洞,将刻好的石印拔出。 轰! 他刚钻出山洞,石门便轰然落下。 这里毗邻暗河,水汽潮湿,如果开着石门,里面的竹简即使用了特殊方法制作,恐怕也难抵水汽的侵蚀。 赵初一关好石洞,沿着台阶走到石坪。 他先是到石坪边沿,看了眼旁边的暗河。 河水淙淙,不急不缓,是活水。 这应该就是进出此地的唯一通道。 赵初一稍微放下心来,转身走到那坍塌的木屋前。 他运起神识,笼住木屋,里面空空荡荡,除了一些已经腐烂的桌椅床榻和茶盏锅灶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看来这里只是观山先生的起居之地。 赵初一不由有些失望。 他最后的寄托全都在对面那座石台上。 那里也修有一道石阶,与之前的石阶左右相称。 石阶之上,是一处凸起的平台。 赵初一猜测,那里应该也有一处类似之前藏经洞的石洞,只是不知道里面放了些什么? 他拾阶而上。 果然。 山壁上嵌有一道石门,石门下方,也有一块石饼。 赵初一将石印契入,转动一圈。 咔嚓,咔嚓。 石门打开。 一股混杂着灰尘的干燥气流迎面扑来。 赵初一闪身让开,等空气流通后,闪身进入石洞。 与之前的石洞略有不同,这里只有一条走廊,走廊尽头,就是山壁,并没有通道与外部相连。 走廊两边,各开有一间石室。 赵初一走进左手边那间。 一座石榻,一张石几,榻上盘膝坐着一具枯骨,几上摆着一个木盒。 这就是观山先生的本尊吧! 虽然只剩白骨一具,但赵初一还是躬身一礼,恭敬道:“小子赵初一,拜见前辈,打扰您清净,请多见谅。” 他说完,跪下轻轻叩首。 这是对一位大家前辈、隐士高人的尊敬。 一阵风突然吹起。 枯骨咔嚓一声,碎成一团。 赵初一一惊,忙走到石榻前。 只见破碎的枯骨以rou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风化,最后化成一堆白灰。 赵初一默然。 这是观山有灵,知道有后来者进入,总算放下心来,所以身化骨灰,魂归地府吗? 赵初一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觉得心里有些黯然。 这样的书法大家,若是能亲自聆听他的教诲,肯定会受益匪浅。 他撕下半边衣角,将骨灰收殓,目光落在几上的木盒上。 这木盒放骨灰倒是合适。 赵初一打开木盒。 盒子不大,深有三四十公分,里面放着一封书函和两本蓝皮旧书。 书皮已经卷起,看来是经常翻阅。 赵初一双手合十,先行个礼,才将信函拿出。 “老夫观山,乃榆阳寺山人,感叹故国不在,遂避世隐居于此,……” 信函果然是观山先生留下。 他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自己的身世来历。 原来观山先生是明朝末年人,他原本是白鹿书院的一名年轻教习,因为清骑入关,弃文从戎,投入义军,跟随军队抵抗南下的清骑,但各种原因之下,最终作战失败,流落江湖。 “昔日吾友入儒门,修浩然气,执君子剑,快意恩仇,吾自认此乃邪门歪道,非大道也!今国破家亡,胡骑践踏,山河破碎,方痛之悔之,惜为时已晚,莫可奈何!” 看到这儿,赵初一眉头微皱。 儒门? 难道这也是一个古武门派吗? 他继续往下看去。 后来,观山先生在漠北偶遇好友,竟也加入儒门,成为儒门一员。 “人之所在,江湖是也,儒门也非清净地,冷枪暗箭,防不胜防。吾友身故,吾心灰之下,遂离儒门,入深山,小隐于野,观山自得。” 原来他自号观山是这么个意思。 观山先生虽然信里没有提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字里行间,赵初一还是能感觉到他的愤懑和失落。 “若有缘人来此,盒中之物予你,以谢殓骨之恩。” 信写到这儿,戛然而止。 赵初一将信笺收好,拿起下面的那两本蓝皮古籍。 一本上面写着《浩然真气诀》,另一本则写的是《翰墨剑诀》。 竟是两本武学秘籍。
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赵初一正苦于没有剑法秘籍修习,没想到在这山洞里竟收获了一本,只是不知威力如何。 赵初一翻开翰墨剑剑诀,看过一遍后,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实在是奇思妙想,大开眼界! 这翰墨剑诀竟是观山先生隐居此地后独创。 顾名思义,翰墨剑诀乃是由书法演变而成。 观山先生虽然名声不显,但在书法一道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家。 他根据自身情况,以汉字为根,以篆、隶、楷、行、草诸般手法为形,独创了翰墨剑法。 汉字万万千千,变化无穷,翰墨剑法的招式也讲究随机应变。 修习者只需将书法的精髓领悟,横平竖撇捺这些基本剑势掌握,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对战中用写字一般的手法对付敌人。 只是翰墨剑法看似简单随意,但如果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根本不可能做到随心所欲。 这就和石门刻字一般,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门槛极高。 不过这对赵初一来说却没有什么难度。 他练了二十几年的书法,正可以用得上。 赵初一又将剑诀仔细默诵一遍,牢记在心里。 至于《浩然真气诀》,则是儒门的独门心法,只有使用浩然真气,才能将翰墨剑法的威力尽数发挥。 在观山先生的叙述中,后期他心法大成,已经完全不用使剑就可以施展剑法。 以浩然真气为墨,以万千汉字为骨,心之所至,任意施为。 这简直是太牛叉了,堪称无敌啊! 赵初一佩服得不得了,不由幻想起自己如果有一天要是能达到那个境界,该是何等的威风霸气。 “多谢先生遗赠,小子一定会让翰墨剑法扬名天下的。” 赵初一再躬身一礼,掷地有声地道。 他将秘籍收好,把骨灰放到木盒中,根据信里观山先生的遗愿,还是留在石几上。 离开这间石室,赵初一进到对面。 出乎意料的是,对面的石室空无一物。 只有洞壁和地面上留有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刻痕,那些刻痕细细辨认,铁钩银划,依稀是些字迹。 这刻痕原来是剑痕啊! 赵初一伸出胳膊,摸着墙上那些深达数米的剑痕,既惊且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