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新三国翔龙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一六四章 河东翘楚尽欢颜

第一六四章 河东翘楚尽欢颜

    第〇二三章河东翘楚尽欢颜

    “参见军帅和夫人!“看到吴骏夫妇已然到来,众将齐刷刷站起问候晨安,弄得赵雨怪不好意思的,赶紧在下面找个位置坐好。“军帅,昨日可曾休息好?不知今日议事在此地还是前往太守府衙?王太守方才遣人来报,说是府衙业已准备妥当,看看军帅意在何处处理政事?“首先发言的是卫府主人卫觊。

    “多谢伯儒及诸位!“吴骏摆手示意众人坐下,同时心中暗想,”嗯,看来王文都还算得上一位勤政之官员,如此寒冷的天气,他竟还能敬业如斯,看来河东这几年的安定与他还是分不开的。“不过,既然卫觊发言提问,看看他的意见如何的?”伯儒以为在此地为佳抑或府衙为好?“

    “军帅,河东既已归附我天龙军,且此次为军帅首次在安邑城处理河东政务,已觊愚见,还是前往太守府衙为妥!“卫觊天纵之才,自然是熟稔政事,”不过,在去府衙之前,看看军帅有何需要与我等相商的,此时尚有部分时间?“

    “好,既是河东首次例会,自然前往太守府衙吧!昨日我们商议之事,便以军师的策略为主,不必再议,随后本帅在府衙上宣布就是。“对于范卫两家的抄没情况,亲卫统领吴龙一方才已然汇报让自己得知,此次前往太守府衙,主要是安民心,抚民绪,以及自己北上之后的河东一众官员的任免安排事宜,自然是要在太守府衙而非卫觊的私人府邸了。“不过,在前往府衙之前,伯儒能否将你身边的这几位青年俊杰为本帅引见一二啊?”

    “不****帅,觊正想为军帅引见呢!觊身边这几位分别是河东郡吏贾逵贾梁道、WX县令兼裴家长子裴潜裴文行、裴家三子裴徽裴文秀以及觊之舍弟卫宁卫仲道!”卫觊说完,转向身旁的四位青年说道,“诸位,这便是我天龙军主帅,还不速速拜见!”

    随着卫觊的引见,台下四位陌生青年噗通跪下,半跪式拜见军帅吴骏,“卑职贾逵/裴潜参见军帅!草民裴徽/卫宁参见军帅!”因贾逵、裴潜身为河东的官吏,自然比暂无官职在身的裴徽和卫宁先行拜见吴骏。

    “诸位快快请起!”吴骏快速走下台去,一一扶起这四位青年,并一一打量着这四人,能在如此早的时间前来卫府大厅拜见自己,可见其诚心与卫觊的关系匪浅,同时此四人神采飞扬,绝非常人,如能收服于麾下,这河东定会更加繁荣。在此四人之中,贾逵与裴潜的年纪相仿,看起来仅有二十二三岁左右,身上呈现的稳重却与其年纪不太相符,同时裴潜却也是四人中身高最高大的,若是穿上盔甲,不知道的人定会误以为是一名武将了;而卫宁卫仲道较三人而言更为成熟,或许因为年纪比其他三人略长,抑或是常年在外奔波之缘故,不过如此一来,更衬托出卫仲道的俊秀和成熟,可谓是白富帅,女孩子心中的白马王子;裴徽是最年轻的,看起来比其长兄裴潜年轻几岁左右,脸上充满着活力与朝气。

    其实,自从陈登游说王邑成功之后,秘营早已把河东所有官吏及乡绅的资料呈于吴骏阅览,对贾逵、裴潜二人倒是十分熟悉;而对卫仲道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史书上的记忆:美男子,娶蔡琰,后早卒;而裴徽的出现大出吴骏意料之外,看来闻喜裴家终于认可自己了,否则不会把目前家族中最为优秀的两名嫡子送来拜见自己,这裴茂果真决断非常。

    “梁道、文行,二位快快请起,此次河东得以免遭战乱,二位可谓劳苦功高啊,期待二位今后多为咱天龙军多多贡献吧!”吴骏首先让贾逵和裴潜站起。“卑职不敢邀功,全是元龙兄与军帅的功劳,既入军帅麾下,定当竭尽所能,为军帅分忧!”贾逵、裴潜二人首次参见吴骏,自然不会托大,谦虚一番后退入众人之列。

    吴骏第三位托起的是裴家三子裴徽,“文秀,你也快快请起,前几日曾与令尊相谈甚欢,果真名门才子啊!”裴茂共育五子,分别为长子裴潜字文行;次子裴俊字奉先;三子裴徽字文秀;四子裴辑字文衡;幼子裴绾字文崇。裴茂长子裴潜目前是河东WX县令,而次子裴俊远在蜀中求学,好久没有回河东了,三子裴徽之前留在闻喜老家帮忙裴茂管理家业的,而四子裴辑与幼子裴绾由于年纪较小,随同兄长裴潜于闻喜读书。看来,历史上的裴家声名远播,除了其裴氏子弟优秀之外,与裴氏长辈的引导和政治眼光是分不开的了。

    “家父已于昨晚与河东各大乡绅筹备粮草衣物,不能前来,令我兄弟二人向军帅问好,还望军帅不嫌裴徽乡野之人,乞求为军帅麾下牵马执蹬!“裴徽此次前来,虽然一部分是遵从父命,另一半则是受乡邻百姓对天龙军与吴骏的传说所影响,如今看到河东名门卫家家主已然投靠天龙军,自己大哥裴潜对吴骏则是心悦诚服,他自己自然更加谦逊的站起退入了一侧。

    吴骏最后扶起了卫仲道,吴骏原本的情敌,现在却半无敌视之意了。“听闻伯儒说起,仲道自十六岁起,便游历我大汉十三州,二十岁便执掌家族商道,如今卫氏商业遍布我大汉各地;仲道不日前更是从雍州返回河东,不知一路之见闻如何?可愿意与我等分享分享?“

    卫仲道本来对吴骏的认识更多的仅是从兄长卫觊之处得来,并无更多的敬畏之心,不过随着吴骏对自己的一番言语,卫宁两眼不禁发出一道亮光。“愿与军帅细说!多谢军帅对宁之了解。宁这十余年虽说走遍大汉各地,留给宁更多记忆的却是百姓的疾苦,世家对土地的掌控兼并,昔日我强盛独尊的汉朝盛世,如今已日益衰落,各地盗贼群起,百姓流离失所,内有诸侯争斗,外有蛮夷入侵,这世道真的要大乱了。“卫仲道说起这几年的游历生涯,方才的从容淡定之态全无,却是一幅忧国忧民之举。

    “仲道,不可胡说,军帅面前岂可造次?“身为兄长与卫家家族的卫觊适时打断了卫宁的讲述,显然不想让卫宁给军帅留下不良之印象。”伯儒不必如此,仲道并无不敬之举,世人皆以为卫仲道乃经商致富的奇才,岂知仲道骨子里更多的是文士的忧国忧民,文学文采上本帅看来更胜其商道之才啊!“吴骏依稀记得卫仲道在历史上更喜欢文学而非经商啊,从其言语深处的愤青情结看来,应该是如此的了。”若是仲道喜欢文学书法,本帅可书信一封,荐于岳父蔡大家之处,如此仲道可与之探讨文学之精妙了!“

    “多谢大哥关心与军帅大度!“卫宁和卫觊身为亲兄弟,自然能体会卫觊方才言语对自己的拳拳庇护,同时对吴骏的评价更高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军帅也!宁游历各州,曾于青州北海的孔文举、扬州广陵的陈孔璋、豫州汝南的应德琏、兖州陈留的阮元瑜等人学习天下文章,对洛阳的蔡邕蔡大家神往已久,却无一佳缘拜于其门下求学,如此多谢军帅成全与美意了!“卫宁此时更多的是感激与兴奋,对着吴骏深深的又鞠上一躬了,看得卫觊直点头,因为卫觊知道自己这个二弟的脾气,平时眼高于天,加上自身的才华与卫家的实力,卫宁对一般人则是不屑一顾的,今日能折服于军帅,对其成长亦是一番裨益。看卫仲道的神态,若非顾忌众人的感受,定会当场拿来笔墨纸砚,让吴骏手书一封。吴骏微微一笑,因为方才卫仲道所指的那四人分别是北海孔融、广陵陈琳、汝南的应玚、陈留的阮瑀,此四人加上山阳的王粲、北海徐干、东平的刘桢等共七人,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

    “区区小事,仲道不必行此大礼!“吴骏再次扶起卫仲道,同时把他和卫觊悄悄拉到一边,对其二人窃窃私语起来,因为以目前吴骏精湛的医术看得出来,这卫宁身上似乎有一些隐疾,”仲道,这么多年一来的游历生涯,或许你曾到过一些地方,误食过一些不干净的食物,仲道是否时常感觉胸口发闷,头痛不已,四肢无力呢?“吴骏记得,历史上的卫仲道可是在婚后一年之后,便咳血而死的,可谓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啊。

    “不错,仲道三年前游历于西部氐族部落,此地位于天水郡南部境内与武都郡西部的铁龙山脚下,当地的一种药膳,据说是可以强身健体的,当时仲道曾服用过;自从那以后,每当冬季来临,胸口便是一阵疼痛,头晕欲裂,听闻神医华佗于雍州境内行医,此番前往雍州便是欲恳求神医为阿宁治疗的,不料军帅竟如何看得出来?莫非军帅可以医治仲道的病理?“卫觊听到吴骏之言,赶紧道出了卫仲道的病情与生病的时间缘由。”看觊差点忘记了,军帅乃华神医的义子啊,看来阿宁有救了,感谢上天安排军帅进驻河东!“

    ”若是仲道与伯儒信得过本帅,本帅可以治愈根除仲道身上的隐疾,如此仲道即使再外出游历二十年也无妨了!“吴骏微微一笑,把手搭在了卫宁的脉搏上,看来这卫仲道命不该绝啊,以吴骏看来,卫仲道身上的隐疾应该是食物中毒、矿物质中毒所致,此病毒并未侵入膏肓,通过针灸和药膳养生的方式,半年后可以治愈。”今日看来是不行了,待会还要前往太守府衙一趟呢,不过本帅保证,三日之内,必定为仲道针灸治疗,同时按照我写的药方抓药,按量服用半年,应该可以治愈的。“

    “多谢军帅救命之恩!“在生命面前,任何人都是脆弱和渺小的,只有经常饱受疾病痛苦折磨的的人才深有体会,即使腰缠万贯的卫仲道也不外乎,此时的他眼泪朦胧,感激涕零,”宁周游各州郡,发现各地均是豪强并起,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无论是四世三公袁绍的冀州,还是许相士口中的’治世之贤臣,乱世之枭雄’曹cao的兖州,抑或是刘氏宗亲刘璋的益州和刘表的荆州,境内百姓哀鸿遍野,仅有军帅治下的宛城、洛阳和长安一带,才可能看到豪强泯灭,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业者有其产!可见天龙军为国为民,如今军帅更是不畏艰险,北上抗敌,对宁如此卑微之人更是甫次相见,竟不吝施与援手,此举忠义无双,愿军帅早日平定天下!天龙军,万胜!“

    卫宁刚开始还是细声细语的,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激昂,最后对着卫府大厅内的所有人员大声吼叫起来,同时右手紧握拳头,铿锵有力的挥动呐喊着,惊得众人一阵吃惊,同时赶紧一起和卫仲道大声吼叫呐喊:”天龙军,万胜!“……”天龙军,万胜!“……”天龙军,万胜!“……这震天的呐喊之声,在上午时分显得格外的响亮,在辽阔的天际之际久久回荡着”天龙军,万胜“的回音!

    谢谢各位书友对龙成羽丰的大力支持!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请大家多多支持,欢迎加入“翔龙英豪”QQ群聊,群号为511216634,敬请关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