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游戏小说 - 三国领主时代在线阅读 - 第563章 忠直之士

第563章 忠直之士

    “我知道你……”

    朱打量着鱼不智,鱼不智也打量着他。燃文小说www.`com

    朱年纪约五十上下,面貌清癯,皮肤稍显黝黑,五官轮廓分明,长须修理得整整齐齐,眼眸深邃如海,乍一看去,朱更象是一名文职官吏。不过,刚才转身时朱眼眸中一闪而过的精芒,以及面庞上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威仪,还有始终如标枪般挺拔的站姿,无不在提醒着鱼不智,他面前站的是一位威名赫赫的名臣宿将。

    “大人听到过在下名字?”

    鱼不智心中暗爽,脸上却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朱悠然道:“逐鹿领几次战役均表现出色,不智城主的名声可不小呢。”

    在朱这样的名臣面前,鱼不智可不敢随便翘尾巴,道:“大人过奖了,讨伐黄巾和董卓逆贼乃我辈本分,即使小有成绩,在大人昔日平定黄巾的功绩面前,尤如荧火之与月光,根本不值一提。大人谬赞,愧不敢当。”

    朱点头赞许,脸上也首次流露出几分满意之色。

    “异界勇士多无法无天,不智城主获赞而不骄,倒是难得。”

    “更为难得的是,我知逐鹿领历次参战,始终为朝廷分忧,不象有些异界勇士要么助纣为虐,要么反复无常,老夫甚感欣慰。如果所有异界勇士都能象逐鹿领这样为朝廷分忧,我大汉何至于如此凋零。”

    朱抚着胡须,怅然长叹。

    鱼不智若有所悟。

    他以前从未见过朱,这次受袁绍所托送信,才有机会见到这位大佬。大家第一次见面,朱没有先问送信的事,却跟鱼不智扯些不相干的事情,而且言语神情间分明显示出对他有欣赏之意,鱼不智心中反而有些忐忑。

    直到现在,他大概能猜到一点原因。

    说白了,很可能跟朱“忠于朝廷”的人设有关。

    朱是东汉末年为数不多的名将,一生忠于朝廷,亲近朝廷的势力较易获得他的好感。逐鹿领两次全国战役都在朝廷这边,且都拿下总榜第一,堪称忠君爱国模范,实力又够强,被朱另眼相看也不足为奇。

    实际上,有实力且一直在朝廷这边的玩家势力并非只有逐鹿领。

    朱如此看重逐鹿领,还有别的原因。

    “先前益州夷民和马相等人谋反,老夫率部平叛,最终能够击败叛军,大家多是强调曹孟德和袁本初奇袭建功,其实大谬。若无巴郡牵制住大量叛军,护住我部侧翼,广汉未必能保住,曹孟德与袁本初哪有奇袭的机会?”

    “据说那赵太守能平安返回巴郡,盖因逐鹿军出兵接引,袁本初能够悄然越过叛军防线建立功勋,也得到了逐鹿领的协助。细细算来,不智也是平定益州叛乱的功臣,老夫本想战后会会你这幕后功臣,奈何朝廷多事,奉诏匆匆离开,直到今日,总算得偿所愿。”

    益州叛乱中,逐鹿领在朝廷阵营。

    一如既往地“忠君爱国”,还间接对平叛胜利起到重要作用,别人看不到逐鹿领的贡献,朱这久经沙场的宿将却是知道的。要不是赵部稳住巴郡局势,朱率领的平叛主力被夹击,未必能在援军赶到前守住益州北部仅有的那些地盘,更不可能那么快地平定叛乱。

    从那时候开始,逐鹿领就正式进入了朱的视线。

    后来讨伐董卓战役爆发,逐鹿领加入诸侯阵营,表现依然非常活跃。朱虽然没能共襄盛举,但一直非常关注战事进展,逐鹿领在讨伐董卓战役里的优异表现,获得朱更多好感。

    朱是沙场宿将,平素行事比较直接,以他的身份地位,和一名玩家领主打交道更没有必要虚与委蛇,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虽是初次见面,但朱关注逐鹿领已久,“模范领地”的标签在他心中根深蒂固,这次毫不掩饰显露出对鱼不智的欣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鱼不智心中感慨,如果早先知道朱看重逐鹿领,利用他在朝中的影响力随便谋些好处,都可以让逐鹿领受益无穷。

    现在朱与董卓正式翻脸,率孤军驻扎在中牟县城,虽说被表为车骑将军,然而朱没有自己的地盘,没有地盘就没有根基,在关东王令不行、诸侯拥兵自重的时代是行不通的。

    朱现在统率的部队仅万余人,部分是他的家兵,其他来自关东诸侯,徐州刺史陶谦最是慷慨,派了三千精兵过来,但是别的诸侯大多虚应其事。驻守河内的李、郭汜,兵力是朱数倍。朱虽有心杀敌,也不得不正视众寡不敌,只得停留在中牟一带与李等人对峙。朱现在自顾不暇,想从他这里捞些直接好处,似乎并不现实。

    不过,直接好处难捞到,得到些间接好处却是不难。

    朱毕竟是名臣宿将,得到他的赏识,对鱼不智的声望大有好处。

    “听说袁本初让你帮忙送信给我?”闲话说完,朱进入正题。

    “是的,渤海太守希望大人能一起打击黑山军,信在此,请大人过目。”

    朱接过信,眉头皱了起来:“打击黑山军?”

    “不错。”

    鱼不智点头道:“张燕乃贼寇出身,聚众作乱,啸聚山谷,朝廷册封他为平难中郎将,着其管辖河北山区之地,但张燕仍不思报效朝廷,屡屡出兵寇击郡县,昔日大人转任河内太守,就是因为黑山军大举进犯,朝廷不得不派良将将他们击退。”

    “黑山军在河北胡作非为已久,平时倒也罢了,可前段时间关东诸侯共讨董卓时,黑山军趁机进入渤海境,虽未曾直接进犯渤海郡县,但越境进击乃是大忌,何况还是在渤海军精锐尽出,讨伐国贼的关键时刻。袁本初认为,黑山军名义上是与渤海某领地有仇怨,进军渤海是为与仇人清算,但不排除黑山暗中与董贼勾结,故意在后方滋事,间接缓解董贼的压力。”

    “即使如此,袁本初仍本着维护关东安宁的态度,同张燕展开谈判,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渤海涉事领地对黑山军作出赔偿,以往过节一笔勾销。孰料协议墨迹未干,黑山军便再次悍然出手……”

    “渤海太守府与黑山军交涉后,对方又一次背信弃义,受害领地忍无可忍,将出手那部黑山军残部歼灭。黑山军遂以此为借口大举进军冀州,与有保境之责的冀州府和渤海郡大打出手,多个关东诸侯派部队驰援冀州,交战多场,黑山军讨不到便宜,才不得不暂时退走。”

    “袁本初以为,黑山军毫无信义,始终未脱贼寇禀性,时常仗着军势浩大寇击地方,若不早日将黑山军剪除,河北将永无宁日!”

    “河北不得安宁,再次集结关东大军西征长安便无从谈起!”

    “故,袁本初决心铲除黑山军势力,但黑山军在河北山区经营了多年,非渤海一郡之力可平,为天下苍生计,恳请大人共襄盛举,共讨黑山!”

    冀州诸侯与黑山军开打,引子就是苦哂部和飞鱼领的过结,自家特别领地受到威胁,鱼不智对黑山军是满肚子怨气没地方出,说这番话的时候,显得格外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朱这时候已看完了信,信中内容和鱼不智讲的并无二致。

    将信收起,盯着鱼不智若有所思。

    朱为官多年,虽是武职,但能以寒门出身混到中央,成为连董卓都忌惮的名臣宿将,说明朱绝非一介莽夫。

    关东诸侯与黑山军爆发冲突,引起很多人关注,朱当然也不会例外。冲突前因后果,朱大致知晓。可鱼不智的慷慨陈辞,让他感觉有些怪异。

    鱼不智是益州领主。

    朱察觉到,鱼不智对黑山军抱有强烈反感和敌意,这让他心生疑虑。按理说,一位益州领主没理由对黑山军如此痛恨,两家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袁绍在益州平叛时得到逐鹿领帮助,鱼不智替袁绍送信,刚才陈述时也直接称呼袁绍字号,显得颇为熟稔,看起来两人交情很不错。假设鱼不智因为袁绍与张燕开战,站在朋友这一边,也勉强说得过去,可即使如此,他一个局外人,刚才表现出对黑山军的切齿痛恨,貌似也稍微有些过。

    鱼不智为何视张燕如仇?

    只有一个解释:忠君爱国!

    鱼不智历来站在朝廷大义这边,黑山军虽跟逐鹿领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但黑山军屡屡寇击郡县,在河北作乱,背信弃义事实清晰。以鱼不智过往表现出的立场,对黑山军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和不满,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没错,一定是这样!

    朱心下释然。

    世风日下,风雨飘摇,有这样的忠直之士,真是难得呢……

    想通这一点,朱对鱼不智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朱对叛军向来没有好感,屡次为朝廷平叛,对付叛军出了名的强硬。镇压黄巾时,他就曾断然拒绝了南阳黄巾投降的请求,坚持要将叛军歼灭,平叛手段相当血腥,为此没少受诟病。袁绍知道朱对叛军历来铁血无情,又曾经率家兵在河内击退黑山军,才写信拉朱一起讨伐张燕。

    然而,袁绍的请求着实让朱感到为难。

    非不愿,实不能也。

    皱眉沉思半晌,朱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

    “讨灭黑山安定河北,亦老夫所愿,不应推脱。然老夫麾下仅万余人,所需军粮物资供给靠中牟周边数县,捉襟见肘,与董卓党羽对峙尚且吃力,暂时无力渡河北上……”

    “老夫已派人再度向关东州郡要兵,待各地兵至,编整完毕,老夫自当挥师北上讨伐黑山军。但关东之兵何时可至难以预料,何时才能与本初共讨黑山,老夫心头也是没底。”

    鱼不智哭笑不得。

    朱麾下兵微将寡,他是知道的。

    不仅他知道,袁绍也知道。

    袁绍因为被韩馥压制日子不好过,但再怎么惨也比朱的处境好许多,他起码有渤海为根基。朱名头再大,没有地盘就是无根之木,袁绍邀他共讨黑山,其实压根没指望朱当真发兵。

    袁绍送信给朱,是想借他的威名造势。

    朱只需表明支持袁绍的态度,随便摆摆poss,既可以吓唬吓唬张燕,又能强化袁绍在关东的影响力,说不定还会让软弱的韩馥投鼠忌器,放缓对袁绍的压制。袁绍并不担心朱看破他的算计,因为朱最近处境尴尬,适当发发声,刷下存在感,对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在袁绍看来,朱接到他的信后,应该马上就能看穿一切才对。

    大汉名将的政治觉悟还是差了一些,居然把袁绍的邀请当真了,还坦率地向鱼不智道出他面临的巨大困难,寄希望于以后有兵再共襄盛举。

    看到朱一脸严肃的模样,知道真相的鱼不智分外尴尬。

    这位大人,能别这么实诚吗……

    朱想再向关东各地要兵,谈何容易!

    今时不同往日,这位朝廷宿将还是没能完全看清形势。

    董卓将天子和百官挟持到长安,关东无主,群雄割据,诸侯们一边照顾自家一亩三分地,一边盯着别人家地盘,恨不得一口吞下。朱虽是朝廷名将,威望极高,想以大义感召关东诸侯派些兵给他对付董卓,未免有些想当然。第一次要兵,也就陶谦比较给面子,派了三千精兵给他,别的诸侯要么一毛不拔,要么象征性地派几百人过来,拥兵自重之势已很明显。

    首次要兵尚且如此,第二波怕是更没多少人理会。

    朱暂时没反应过来,鱼不智也不便对他明言,只好硬着头皮表示理解朱的处境,并极力鼓吹朱驻扎中牟的重要性,指出与讨伐张燕相比,牵制董卓兵力更为重要,反过来奉劝朱千万不要分心。

    朱大悦,此子果然忠直。

    鱼不智顺势提出,请朱声讨黑山,壮关东诸侯声势,朱欣然从命。

    使命达成,飘然远去。

    公告:笔趣阁免费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进入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