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从酋长到球长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反动的余生(一)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反动的余生(一)

    陈健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和恶毒的奚落,然而等到大军来到粟城以及粟城周围的铁杆盟友的城邑时,却一点都用不上。.m

    配姓粟的都带着车马逃奔了东夷或是其余城邑,留下的只是那些名义上姓粟但是实际上并不配姓粟的人,以及一大堆的奴隶。

    这些人可能也想跑,但是原本大家都是步行,一个氏族一起慢慢地走;如今那些提前跑的人有车有马,收拾一番就能走,剩下的想要走就没那么容易,有车马的又嫌弃拖累怕被夏军追上。

    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六座城邑,得到了九万多男女老少,还有七万多奴隶。

    做法粗暴简单,保证绝大多数平民的利益,将原本城邑的公田和出逃者的私田按照平民人口分掉,留出十分之一作为今后的军功田。

    每座城邑迁徙了二百户夏国人,再利用榆城培养的后备官员按照夏城的制度编册户籍,留下少量奴隶耕种那些军功田,剩余的奴隶迁走。

    所有农户一亩收十抽一,需要在农闲时候服徭役挖水渠修城墙之类,可以用夏国的货栈中借贷铜钱购买农具,五年内还清即可。所有耕牛按照人数,十余户共用一头。

    给予奴隶的承诺是劳作四年后,一律拥有户籍成为人。在此期间许奴隶婚配,出生的孩子也可以算作人,不再生来卑jiàn)。

    将七万多奴隶和两万多城邑平民迁徙到榆城对岸二十里处,那里地势平坦,毗邻大河,地势较高,于是在那里筑城开垦,新建城邑。

    大体稳定后,陈健率大军东下,解新华城之围。

    四千精锐,外加四千农兵,以及新华城的军队和那些被许诺征战后授予土地的奴隶平民,合计一万五千余人。

    集中精锐和全部火炮,猛攻中军,穹夕败退,陈健也没有直接攻城,而是退兵回到新华城,继续修建堡垒以驻守。

    秋末,返回榆城,又破七城,至此夏国的军事优势已经全面碾压,所能控制直辖的土地人口已达官员比例的极限。

    于是携大胜之威,传檄四方,会盟于榆。

    第二年秋季,大河诸部的各个城邑领齐聚榆城,商讨了一个月,终于达成了共识。

    诸部合称华夏,除会盟之一百二十城邑氏族外,其余皆为夷狄。

    采用了陈健听闻各个氏族的传说胡诌出来的故事:华夏诸部皆出于大河源头之圣山之上,后人口众多迁徙至大河。部族有两兄弟,一名为黄一名为炎,部族方懂用火以别腥膻,建造房屋以挡风雨,辨识粟禾以裹饥肠。

    后因水患之事,各奔东西。黄带人向西南后翻山到西北,留下了夏国这一支;炎带人就大河沿岸生活,后又有一支沿河东下,受到坏的灵魂蛊惑崇拜苍穹是为东夷。夏与诸部本就是兄弟之族,此时会盟不过是兄弟重新合二为一。

    如今华夏兄弟既盟,则要全力向东剿灭那些崇拜苍穹的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新说炎黄之语,将他们的祭司屠戮断绝这些谬传,教化其民。

    华夏诸部尊陈健为王,为所有华夏诸部的保护者,由诸部推选出人专门负责祭祀祖先,夏国领有代诸部祭祀的权利,并且有调动各族治水攻打夷狄等权利。

    诸部如遇到夷狄袭击饥荒干旱等事,夏国需要援助,同时提供士兵保护各国。

    各部遵守商议了一月之余的华夏大律,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都有规定,但凡逾越则视为背叛华夏,诸部有征讨的义务,并瓜分其土其民。

    如何祭祀如何穿着,悉数由陈健规定,陈健暂代大祭司之职,在没有人可以完全解释世界之前,大祭司之职仅存十年。

    夏国为华夏诸部共同的祖国,新修都城,其名为华,建都华城。华夏诸部领病亡老去战死后,均葬于华城。

    华夏诸部三百年内不得无故互相攻伐。

    夏国提供冶铁冶铜等技术,并提供大炮作为诸部的礼器和武器。相应的,诸部需要贡上铜铁粮食等。

    夏国建国八百里,八百里之内十四个城邑内附夏国,制度变更。内附领祭司保留一部分土地,奴隶劳作五年后变为国人,之后租种领祭司的土地。

    八百里之外,夏国不得干涉各个城邑的权利传承。但是所有下一任领必须有在华城学堂学习八年的经历,所有继承人需要得到夏国礼部的册封,不曾在夏国学堂学习过的没有资格继承,将被视为背叛华夏。

    各族亲贵之地有前往夏国求学的权利和义务。各国启蒙课本,必须与夏国一致,不得删减,否则视为背叛。

    于此相对,夏国有帮助各国击败夷狄安稳地方寻找矿山开办冶炼的义务。

    诸部五年会盟一次,在华城举办大盟会,华夏万民均可参与较量武技学识。

    华夏各部之间不得设立关卡,一切贸易往来自由。各部通用华夏铜币银币和金币,不得私铸,凡私铸者,夷灭五服之内所有亲人,若领私铸则灭国,举国为奴剥除华夏份,举报者无罪受赏。

    诸部会盟之后,全力向东,击败东夷,各自立国,再度会盟。

    于是陈健领着夏国主力,外加三十城邑的精锐演大河东下;娥钺率部从娥城向东。

    华历四十五年,陈健击破穹夕,破城,将东夷祭司领送回华城,沿途破城十五,东夷各部臣服,终于在华历四十五年的秋天大海,在那里筑城名为齐。

    到华历四十六年夏,东夷虽然还有诸多城邑,但是两道网已经将东夷平原围住。

    沿河一带陈健分封了三十多个小国,将娥钺分封到了齐地,作为侯爵,拥有代替夏国征讨千里之内夷狄和违背盟誓的华夏小邦的义务。到达东海之滨后,又沿着海边向南分封了二十多个小国。

    从娥城到东海之滨,分封了四十多个小国,迁徙各部族人,夏国提供铁器。

    至此,对东夷的包围网已经形成,有夏国这个体量大的宗主国存在,各个华夏邦国暂时不敢争斗,只能将精力放在抢占那些东夷的土地上。

    返回夏国后,又沿着大野泽南下,率部击溃了已经有了统一雏形的南方政权,让大河南岸诸部重新开始了争斗,或有臣服华夏的,或是分封了一些华夏诸部的氏族在那里立国。

    其中既有原本氏族的领,也有一些夏国内部功勋太高无法赏赐的,但是夏国内部的不封爵,只是作为被征服地区的管理者,名义上还需要受到夏国的管辖,不能世袭,但是实际上福利极好:比如用当地人种植开垦土地,让土地成为私人可以继承的产业。

    到华历四十八年,大河诸部已经稳定下来,凭借着火药火炮骑兵战车铁甲火枪等先进的武器和文化优势,分封的各个城邑都在稳步展。

    或是奴隶制或是国野制,用着各种不同的政策,快同化着属地内的野民,不断派遣华夏诸部的年轻人前往华城学习,遵守着各种当初定下的制度。

    夏国内部,名义上拥有地方八百里,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了九个城邑,沿河或是沿湖分布,以保证夏军随时能够抵达,也方便管理。

    不算夏郡和新华城,夏国拥有了四十万人口,其中新建起的华城拥有人口十万。

    靠着当初解放奴隶的承诺,奴隶们用四年的劳作,换来了人的份,也给夏国带来了数量巨大的新垦地作为公产。

    如今一切都已经安稳下来,夏国这一辆从降生就为战争准备的一系列政策需要全面的变革,而这变革是极为反动也是极为反人的。

    将那些奴隶开垦的土地作为国人爵等的回馈,取消了全面的军功爵制度。

    政府专营的仅仅剩下了冶铁冶铜军工金银矿铸币和盐。这是严私人染指的,剩余的则是鼓励私人经营,甚至分拆了一部分国营的作坊作为奖励分给了一些人。

    土地私有许买卖严租佃只能雇工给钱,不准让佃户租种土地,所有赋税从土地拥有者那里征收,凡是租佃给别人种植收取租子的则土地归佃户所有。

    严苛的嫡长子女继承制度,所有生产资料的绝大部分分给嫡长子女,财产可以均分或是按照遗嘱分配,一旦成年给非嫡长子一些钱让他们自立门户,不分家的重税惩罚。

    靠着小国寡民的优势,陈健可以控制着这些没有继承生产资料权利的年轻人,或是集体让他们迁徙开垦建筑新的城邑,或是让他们成为廉价的劳动力。

    严租佃制度,要么雇人付给那个人钱,要么就自己种,收税只对土地拥有者征收,凡是租佃的土地则归佃户所有。

    一切极为反动的制度,都是为了将资本集中到一起,趁着各个分封国逐渐稳定下来的时机,大力展原始的工业和作坊。

    让名义的平等生产资料的不平等,代替血统的不平等。

    陈健估算了一下各个封国的展况,觉得靠着整个华夏所能掌控的人口,完全可以撑起一个庞大的市场。

    于是更为严格的明显倾向于资本剥削的法令出台,赢得了大多数原本夏国人的支持。

    最早的一批夏国人占据了大量的成片的土地,国家提供农具扶植,雇佣大量的解放后除了人的份一无所有的奴隶。这些人的定位不再是地主,而是农业资本家,国家扶持起来的农业资本家。

    华城靠着一条河,拥有水力锤或是水力锯的锯木场铁器厂木器厂等作坊容纳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棉纺织毛纺织产业,与之相应的运输业内河造船业也在蓬勃展。

    此时嫡长子女继承的反动还没有显示出来,劳动力主要还是靠那些曾经是奴隶的人。

    这种制度是陈健在赌博,如果在人口展到极限之前憋不出工业革命,那就是遍地烽火土地兼并自耕农成为所有底层人最大的梦想。

    但优势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提供足够的廉价劳动力,防止土地被分割成小块,防止资本拆分。

    从人的角度女均分继承财产是好的;从资本的角度来重影响资本聚集的过程,弄出一大堆自耕农,分来分去土地连不成片,小农种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但仅仅靠这些还不够,陈健又起草了严苛的,规定五年后夏国国人的子女在六岁之后必须接受严苛的开蒙教育,如果开蒙考核不合格,不能达到足够的认字数和加减乘除算法,明白一些简单法律的,罚款。

    之前十年准备的大量的教育班的学生全面铺开,因为这时候基本没有农村,只是围绕着华城的九个城邑,因此修建学堂之类的也容易得多。

    建立严苛的考试制度,开蒙教育时间提高到五年,五年之后,择选一些优秀的转入中专学习一些做小吏或是各个作坊技工的手段,学两年实习两年。特别优秀的可以考入中学,再进入姬夏学宫学习。

    陈健放开了大部分的权利,反正也没有太多重要的事,现在打下来也管不过来,一切以休养生息为主,他自己则用剩余的时间主抓教育,修订法律,监管一些大方向的方针,培养官吏们的管理艺术。

    在其间的华夏盟会中,陈健卸任了大祭司的职责,修建了一座专门用以祭祀的建筑。

    在建筑之外,还修建了一座整个夏国最为富丽堂皇的巨石建筑,名为贤人祠。

    在卸任大祭司的时候,陈健将象征着大祭司的玉佩恭谨地放在了祭祀建筑上,下面用石头刻了五行字。

    界,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他告诉众人,自己没有办法个世界,也没有办法解释整个世界,更没有办法做最难的改变整个世界,所以他没有资格做这个大祭司。倘若有人能够知晓一切无所不知解释一切有有山有水有土的地方,月星辰并且解释了月星辰的运转,那么这个人可以成为大祭司。

    他又告诉众人,如果整个世界,那就眼前;解释不了整个世界,那就解释已经;改变不了整个世界,那就改变已经解释的。

    所有为华夏做出贡献的人,会将名字刻在贤人祠中,经受着万世的祭祀。如何能够入选,自有他定出的一系列规矩。

    至于祖先和天地,陈健不想弄出宗教,只好告诉众人:天地自有一我们所摸索不透的规则,你从出生开始就再与天地祖先无关了。

    假使天地祖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活到九十岁,那是说这个人不挨饿不生病不战死不作死可以活到九十岁,这是上限,能否活到在于自己。你明明可以活到九十,却偏偏投井死了,那并不是天地注定的,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占卜毫无意义,假使天地注定了一切,占卜就可以改变天地已经注定的事,那么又怎么能说天地注定了一切呢?

    你从出生开始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因为你不会再有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