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后的机会
高公公带走小费氏之后,沈家兄弟俩像被人抽空了全身力气,瘫跪在地。·此刻,两人心中同时浮现出一个疑问:刚刚那个人,真的是他们的嫡母吗?
沈沛怎么想的,沈浩不知,他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他膝行过去,双手按在哥哥肩膀上,一双泛红的眼睛直勾勾盯着对方。“二哥,你相信她吗?”
沈沛回过神来,回视他的双眸中写满了迷茫。“我相不相信重要吗?三弟,你难道不知道,她是或不是,我们信或者不信,都敌不过圣上的金口玉言。只要圣上说她不是,就算我们有无数证据证明,她也依然是世人眼中的……jian人……”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末尾那两个字,因为心中的不甘与不信,低到了尘埃里。
可是这轻飘飘的俩字,落在沈浩耳中,不异于一声惊雷炸响。放在哥哥肩上那两只手下意识地用尽了全力,青筋暴起。他紧紧咬住牙关,直到口腔里传来一股血腥味,方才艰难地吐出一句话。
“我不管皇上怎么说,我只认定,她就是一手抚养我们长大的母亲,视我们如己出的母亲!”
沈沛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他喃喃地反问着,既是问弟弟,也是问自己。·
“那又怎么样?难道你敢质疑陛下的决断吗?”
沈浩失望地冷哼一声,“我就知道你是个胆小鬼!你顾虑这个,害怕那个,不敢去救她,我去!”
说完,他把沈沛猛地推开,踉踉跄跄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就往外跑。
血气在沈沛胸膛里翻滚,弟弟的话点燃了心中那簇火苗,所有的理智与顾虑刹那间被蒸发得一干二净,他猛地从地上站起来,追了出去。
“三弟,等等我!”
兄弟俩一前一后,飞速地在宫中奔跑着。他们不熟悉宫里道路,只是大致知道处决犯人的午门方位。二人朝着那个方向一路奔驰,终于在跑过几座宫殿之后,赶上了高公公一行人。
“站住!”沈浩大吼一声,冲上去挥开扣押在小费氏肩膀上那两只手。随后赶来的沈沛则护在弟弟与母亲身前,朝几人长揖到地。
“公公勿怪,事关人命,我们兄弟身为人子,实在不能就这样看着母亲被冤里冤枉丢了性命。·还请公公念在我们一片孝心的份上,让我们亲口向陛下证明母亲身份吧。”
高公公没想到,他警告过后,这兄弟俩还是这般执迷不悟。本朝以孝治国,他们搬出了这种理由,若自己擅自推拒,传到御史耳朵里,少不了要被弹劾一通。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也罢,咱家就再找个人替你们向陛下传一次话,至于陛下见或者不见,咱家可没办法保证。”
兄弟俩感激得当场跪了下来,叩谢高公公大恩。身后绝处逢生的小费氏更是潸然泪下,只不过谁也不知,这眼泪当中,可有对往日所作所为的悔意。
凤栖宫里,白矾刚刚亲手绘下他所记得的几名里勐人外貌。
他笔锋一停,芷华就迫不及待地出言恳求道:“皇上,依时间推测,这群贼人目前应该还未走出我国境内,请陛下发出加急文书,在边境加大巡查力度,尽快解救出家父。”
她发自肺腑的心焦之态,终于让心底还有一丝不悦的太后满意地点点头。
皇帝又何尝不知救出沈镔的重要性呢?他想也不想地恩准了这个请求,芷华却又补充道:“陛下,依臣妾之见,家父被掳之事,咱们不宜声张。请陛下发布缉捕通告时另外找个理由吧,若是让百姓们知道堂堂国公爷都在国内被里勐人劫走,恐怕会有损朝廷威严。”
实际上,她是害怕消息走漏之后,里勐人防范得更加严密,救出沈镔的难度也会加大。
她说的合情合理,皇帝并无不允。
今日进宫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芷华正要起身告退,门外一个小太监快步走来,躬身禀报道:“陛下,沈二公子和三公子阻拦高公公他们处决人犯,还说自己身为人子,不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枉死,望陛下给个机会,让他们证明那犯人身份。”
皇帝皱起眉头,想也不想地就要挥手拒绝,太后却被这种至孝之心触动了心底那根弦,开口帮腔。“皇帝,咱们也听听那小费氏怎么说吧。哀家看她往日行事,也不像个拎不清的,怎么这次就犯了糊涂,会听她那叛国父亲的话呢?好歹也是一条人命,错杀了就无法挽回了。”
说这话时,她的视线一直盯在芷华脸上,即便芷华有最光明正大的理由,她仍旧对这种忤逆婆婆的举动看不过眼。
芷华刚刚放下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太后的目光让她不敢提出异议,这个机会会不会让小费氏翻身,她无法预料,只能做着最后努力,提议道:“既然娘娘想要试探她是否与里勐人有所勾结,臣妾认为,咱们还是装作不知真相才好。还请陛下让白小兄弟暂时先退下吧,免得费氏一见他就知道自己露了馅。”
太后的话皇帝无法拒绝,芷华的顾虑也很有道理,他轻轻点头,“好,就按母后和世子妃说的办吧。”
白矾走后,过了一会儿,小费氏母子三人再次回到了凤栖宫。沈家兄弟俩就像之前出去的那样,一左一右紧紧搀扶着她的手,似乎要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勇气,都传递给一上午内经历过数次大起大落的母亲一般。
行礼之后,皇帝允许他们起身回话。沈沛一路上早就打好了腹稿,怎么向皇上和太后证明母亲身份,谁料他只开了个头,便被皇帝打断。
“她究竟是不是国公夫人,让她自己来证明。念在你们二人一片孝心的份上,朕最后宽恕你们一次,一边呆着去吧。”
沈沛担忧地看了母亲一眼,默默退到弟弟身边,为了防止他一会再次冲动,一只手悄悄扯住了他的衣摆。
“你说你是费氏,哀家问你,卫国公沈镔现在在哪?为何没有与你一同回京?”太后率先发问,语气轻柔,听不出情绪。
沈沛怎么想的,沈浩不知,他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他膝行过去,双手按在哥哥肩膀上,一双泛红的眼睛直勾勾盯着对方。“二哥,你相信她吗?”
沈沛回过神来,回视他的双眸中写满了迷茫。“我相不相信重要吗?三弟,你难道不知道,她是或不是,我们信或者不信,都敌不过圣上的金口玉言。只要圣上说她不是,就算我们有无数证据证明,她也依然是世人眼中的……jian人……”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末尾那两个字,因为心中的不甘与不信,低到了尘埃里。
可是这轻飘飘的俩字,落在沈浩耳中,不异于一声惊雷炸响。放在哥哥肩上那两只手下意识地用尽了全力,青筋暴起。他紧紧咬住牙关,直到口腔里传来一股血腥味,方才艰难地吐出一句话。
“我不管皇上怎么说,我只认定,她就是一手抚养我们长大的母亲,视我们如己出的母亲!”
沈沛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他喃喃地反问着,既是问弟弟,也是问自己。·
“那又怎么样?难道你敢质疑陛下的决断吗?”
沈浩失望地冷哼一声,“我就知道你是个胆小鬼!你顾虑这个,害怕那个,不敢去救她,我去!”
说完,他把沈沛猛地推开,踉踉跄跄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就往外跑。
血气在沈沛胸膛里翻滚,弟弟的话点燃了心中那簇火苗,所有的理智与顾虑刹那间被蒸发得一干二净,他猛地从地上站起来,追了出去。
“三弟,等等我!”
兄弟俩一前一后,飞速地在宫中奔跑着。他们不熟悉宫里道路,只是大致知道处决犯人的午门方位。二人朝着那个方向一路奔驰,终于在跑过几座宫殿之后,赶上了高公公一行人。
“站住!”沈浩大吼一声,冲上去挥开扣押在小费氏肩膀上那两只手。随后赶来的沈沛则护在弟弟与母亲身前,朝几人长揖到地。
“公公勿怪,事关人命,我们兄弟身为人子,实在不能就这样看着母亲被冤里冤枉丢了性命。·还请公公念在我们一片孝心的份上,让我们亲口向陛下证明母亲身份吧。”
高公公没想到,他警告过后,这兄弟俩还是这般执迷不悟。本朝以孝治国,他们搬出了这种理由,若自己擅自推拒,传到御史耳朵里,少不了要被弹劾一通。他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也罢,咱家就再找个人替你们向陛下传一次话,至于陛下见或者不见,咱家可没办法保证。”
兄弟俩感激得当场跪了下来,叩谢高公公大恩。身后绝处逢生的小费氏更是潸然泪下,只不过谁也不知,这眼泪当中,可有对往日所作所为的悔意。
凤栖宫里,白矾刚刚亲手绘下他所记得的几名里勐人外貌。
他笔锋一停,芷华就迫不及待地出言恳求道:“皇上,依时间推测,这群贼人目前应该还未走出我国境内,请陛下发出加急文书,在边境加大巡查力度,尽快解救出家父。”
她发自肺腑的心焦之态,终于让心底还有一丝不悦的太后满意地点点头。
皇帝又何尝不知救出沈镔的重要性呢?他想也不想地恩准了这个请求,芷华却又补充道:“陛下,依臣妾之见,家父被掳之事,咱们不宜声张。请陛下发布缉捕通告时另外找个理由吧,若是让百姓们知道堂堂国公爷都在国内被里勐人劫走,恐怕会有损朝廷威严。”
实际上,她是害怕消息走漏之后,里勐人防范得更加严密,救出沈镔的难度也会加大。
她说的合情合理,皇帝并无不允。
今日进宫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芷华正要起身告退,门外一个小太监快步走来,躬身禀报道:“陛下,沈二公子和三公子阻拦高公公他们处决人犯,还说自己身为人子,不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枉死,望陛下给个机会,让他们证明那犯人身份。”
皇帝皱起眉头,想也不想地就要挥手拒绝,太后却被这种至孝之心触动了心底那根弦,开口帮腔。“皇帝,咱们也听听那小费氏怎么说吧。哀家看她往日行事,也不像个拎不清的,怎么这次就犯了糊涂,会听她那叛国父亲的话呢?好歹也是一条人命,错杀了就无法挽回了。”
说这话时,她的视线一直盯在芷华脸上,即便芷华有最光明正大的理由,她仍旧对这种忤逆婆婆的举动看不过眼。
芷华刚刚放下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太后的目光让她不敢提出异议,这个机会会不会让小费氏翻身,她无法预料,只能做着最后努力,提议道:“既然娘娘想要试探她是否与里勐人有所勾结,臣妾认为,咱们还是装作不知真相才好。还请陛下让白小兄弟暂时先退下吧,免得费氏一见他就知道自己露了馅。”
太后的话皇帝无法拒绝,芷华的顾虑也很有道理,他轻轻点头,“好,就按母后和世子妃说的办吧。”
白矾走后,过了一会儿,小费氏母子三人再次回到了凤栖宫。沈家兄弟俩就像之前出去的那样,一左一右紧紧搀扶着她的手,似乎要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勇气,都传递给一上午内经历过数次大起大落的母亲一般。
行礼之后,皇帝允许他们起身回话。沈沛一路上早就打好了腹稿,怎么向皇上和太后证明母亲身份,谁料他只开了个头,便被皇帝打断。
“她究竟是不是国公夫人,让她自己来证明。念在你们二人一片孝心的份上,朕最后宽恕你们一次,一边呆着去吧。”
沈沛担忧地看了母亲一眼,默默退到弟弟身边,为了防止他一会再次冲动,一只手悄悄扯住了他的衣摆。
“你说你是费氏,哀家问你,卫国公沈镔现在在哪?为何没有与你一同回京?”太后率先发问,语气轻柔,听不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