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闯出乡村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肖林的家庭情况

第十二章 肖林的家庭情况

    肖林现在是家里有父亲,母亲,还有一个meimei。

    这是现在的情况,之前可不是这样的,之前,肖林还有一个哥哥,在两岁左右就夭折了,这在肖林的父母心里是多么痛苦啊!这些肖林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肖林的出生也是很不一般的,父母花了巨大的代价的。肖林出生时,正赶上农村开始施行计划生育,当时乡镇一级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真是不打折扣的。好多小孩已经好几个月了,都被引产了,当然,这些都是肖林后来听说的。但是,肖林家的情况肖林是清楚的。因为他父母交不起那巨额的社会抚养费,家被抄了,家里所有的家具和粮食等都被计划生育的人给拉走了,当时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

    肖林的父母为躲避计划生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个情况,有个小品《超生游击队》有反应。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这些事的人或许把这些当成了笑话,如果你真实经历了那些事,你就会知道其中的心酸,是含泪的笑。

    这些和当下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大政方针,肖林还是没有怀疑的。

    肖林还有另一个meimei,送人了。好在现在过的挺好,就是不认亲生父母了,知道了也不认。

    肖林父亲的母亲,就是肖林的奶奶,和肖林的爷爷离婚了,肖林的父亲成了没有亲妈养育的孩子。这对父亲的性格影响很大的。父母离婚小孩肯定受影响的。

    肖林从小就缺少那种父母的关爱,每日吃饭都发愁,哪里有闲钱买什么玩具呢?肖林在七岁才见过一个积木玩具,这是亲戚家的小孩不要的。当时,肖林可是视若珍宝,玩了一遍又一遍。

    有句话说的好,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又远亲。肖林家从来都是门可罗雀的。肖林的表弟和表妹等等也没有来往。缺少关爱。如果不是缺少爱,那么朱芳的那一句很普通的话,怎么会让肖林起那么大的反应呢?

    把肖林家的情况讲一下,有利于让人理解肖林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反应的缘由。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则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肖林当时为什么那么关注朱芳,就是想把这种他所缺少的温暖保持得久一些。

    肖林的家庭情况是造成肖林自卑的原因之一。

    虽然肖林的父母是勤劳的,但是当时农产品那么便宜,而且加上“皇粮国税”负担太重,根本没什么富裕。肖林记得八岁的时候,家里打了三十二袋小麦,交完“皇粮”后只剩六袋小麦了。家里吃饭都紧巴巴的。

    为什么肖林家里会交那么多小麦呢?都是以前浮夸风的遗毒,隔壁的村子交的比肖林的村子少多了,所以。他们村过的比肖林的村子好多了。地是一样的地。打一样的粮食,交的比肖林村子少一半。所以,过的强一点。

    国家在前几年取消了农业税,缓解了农村的社会矛盾,要不然,估计情况会更不好。

    肖林,做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深感农民的困难在哪里。也想为家乡做点事,但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

    肖林经营过公司,深感管理人是最难的事情,你要是太松,人都会偷懒的,太紧,有人会说你资本家,不近人情。对人太好了,他会不珍惜。你如果有一天倒霉了,没有力量对他好了,他就会反过来攻击你。

    肖林深感人性之恶,经历了被同学骗,被对他们好的人的反唇相讥,帮助了人反而让人觉得你就应该帮助他一样,不知感恩,反而得寸进尺。这种事肖林经历了太多。

    肖林慢慢的缩小了他的兼济天下之心,因为他回头一看,自己的事都没办好,就去帮助别人。力不从心,又招埋怨,何必呢?

    肖林拼搏的太狠,累白了头,除了肖林的父母,还有他二姨家,还有谁关心过?就是老三了。其他的同学就是一般的交情了。肖林会编一些理由解释头发白的原因。知我者,问我心忧?不知我者,问我何求?古人的话,隔着历史的时空,让肖林心情澎湃。

    肖林的亲戚当中,以肖林的大姨最为世态炎凉,她比肖林的母亲有本事。在城里生活。当然比肖林家有钱,肖林七岁时,农村家里盖房子,借了大姨二百元钱,然后没过多长时间,她就向肖林的母亲要。那时钱已经用了,哪里有钱还她。

    肖林母亲说,“我没钱还你,要不我把孩子卖了还你钱吧!那天还是母亲带着肖林去大姨家走亲戚,肖林记得母亲哭了一路。”

    肖林当时才七岁,还不太记事,现在只记得母亲的哭泣声。那是对自己没本事的哭泣。所以,母亲就特希望肖林成才,能挣钱。

    肖林还记得一件事,那时他在县城参加高考。快考完了,肖林的大姨对他说,以后不要来她家里。她不欢迎肖林。肖林记着这些事,就再也没有去过她家。肖林发达以后,他大姨逢人就讲,说肖林不去看她。唉!世态炎凉,嫌贫爱富的肖林的大姨。

    同样是亲戚,同样是姐妹,肖林的二姨对肖林一家是照顾有加,当时,肖林家盖了房子,但是家里家徒四壁,什么家具都没有,二姨家要换新家具,就把所有的旧家具都拉到肖林家里了。肖林的家里才不再荒凉的一片。

    所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谁也没有料到肖林会发财,连肖林自己都没想到,而且很快就发财了。所以,莫欺少年穷。以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社会的发展,让这一历程变成了三年。

    肖林的经历证明了一点,社会充满机会,但不会给懒人。

    知道了肖林家的情况,就容易理解肖林对朱芳的感激之情的原因,因为他太缺乏这种关怀了。实际上,肖林从未想过让朱芳做什么事。他只是不想失去那份关心。他尽力为朱芳做了他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