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崇祯七年在线阅读 - 九六二 重逢

九六二 重逢

    第二日,他终归还是没有忍住心中的担心,在曹文诏酒醒之后便去找他说了自己心中的忧虑。【】但曹文诏听了,却是不以为意,连连摆手,笑道:“董老弟,你对老哥我的一番心意,老哥我理解,我领你这个情。但是你呀,真是多想啦!”

    他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凑到董策耳边道:“总督大人现在,离不开我呢!”

    说完之后便是一阵哈哈大笑,极是得意。

    董策见状,也是无奈,知道再说也没什么用了,苦笑两声,便告辞离去。

    他又找了曹变蛟,向他说了自己的忧虑,曹变蛟倒是比曹文诏要清醒不少,也是忧心忡忡道:“这个,我也瞧出些端倪来,只是叔父现在,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啊!”

    两人相视叹息。

    最后只得商量下来,由曹变蛟慢慢规劝。

    洪承畴并没有在三水县多呆,事实上,他现在有着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这会儿洪承畴身上压力也很大,这段时间曹文诏,在关中以外的地区征战,而他则是率领数以万计的官军步卒,在关中和高迎祥对峙,厮杀了不知道多少场,互有胜负。

    但总体来说,还是洪承畴带领的官军占据了上风。

    若不是有他在和高迎祥对峙,只怕关中局面,早已糜烂的不可收拾。关中之战局,一日都离不开他。这一次若不是这一次为了救曹文诏,他才不会率领大军星夜赶来。

    在率领大军离开之前,洪承畴故布了几个迷阵,相信那些小伎俩,是可以拖住高迎祥一段时间,让他几日之内是看不出什么端倪,摸不清自己这边虚实的。说不定高迎祥还以为自己是佯装兵力空虚,引诱他来进攻呢!

    所以说,高迎祥肯定会在几日之内不敢轻举妄动,但洪承畴很清楚,那些小伎俩,无法给自己争取太多的时间,最多五天也就到头了。

    而一旦对面的高迎祥摸清了自己这边的虚实,挥军来攻,自己留下的那些人手,绝对无法抵抗。所以他表面很安然淡定,实际内心早已是着急如焚。

    是以他率领大军抵达三水县的第二日,还不到正午时分,全军便又一次启程离开了三水县,这一次,曹文诏和曹变蛟自然也率领麾下那些兵马跟随他离开。虽说那些骑兵只剩下了九百左右,但是这支完全由百战余生的精锐老卒组成的骑兵队伍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强悍力量。若是用的好了,甚至可以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而且他们现在战马相当之多,都是一人双马,如此一来,机动性就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用来去如风这四个字来形容,丝毫也不夸张。

    曹文诏要跟随他们离开,董策却并没有跟着。

    其实,一开始洪承畴是希望董策能跟着他的。

    洪承畴已经细细的问过了董策营救曹文诏和曹变蛟的细节,听完之后,很是赞叹,觉得此人乃是难得的将才。而且又有他之前跟跟随刘若宰收服察哈尔部这一功绩,使得洪承畴对董策还是颇为欣赏的,甚至想着能不能把他从刘若宰手中要过来,弄到自己麾下。

    他之所以想把董策要过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在曹文诏身上发生的这件事。

    此时的曹文诏,在他手下确实是独一无二并且无法取代的。他的威望,他的能力,他的个人战斗力,以及他过去的功绩,都是洪承畴麾下这些大将中的第一人。

    所以哪怕曹文诏这般,他都不对曹文诏下手,是因为目前在他麾下,还没有一个曹文诏的替代者。但若是能够把董策给拉过来,曹文诏的替代品便出现了。虽说董策官位比曹文诏差得远,但除了官位和威望之外,董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不逊色于曹文诏。甚至洪承畴在了解了在察哈尔部风云突变的那一夜发生的所有事情之后,洪承畴觉得董策在许多方面,比曹文诏还要强。

    至于官位低一点儿,那完全不是问题,在他洪总督麾下,还怕升不了官儿?

    董策只以为这是洪承畴对自己的欣赏,而眼见得总督大人这般欣赏自己的兄弟,更是要带着他一起走,曹文诏也非常高兴,极力劝董策跟着洪承畴。

    他们两人都想不到洪承畴打的竟是这般主意。

    不过董策终究还是婉拒了洪承畴的拉拢,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计划。现在他的仕途都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谁知道跟着洪承畴之后,会有什么变故?

    就现在这种情况看,哪怕是什么都不改变,如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他的官位就会提升一个相当大的品级。而他若是跟着洪承畴,又能提高那么多吗?

    这个风险董策不想冒,再者说了,他在大同镇经营许久,根基深厚,而一旦跟着洪承畴,到了他的麾下,那就是一个孤家寡人了,这可不行。

    他态度很坚决,洪承畴也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洪承畴率领大军离开,曹文诏曹变蛟也和董策依依惜别,洪承畴率领大军走了之后没多久,董策便带着他的家丁,收拾行囊,向着澄城县的方向进发。他还要去那里,将几个月前埋藏下了一笔宝藏起出来。

    这支完全由骑兵构成多大的队伍,前进的速度很快,第二日傍晚时分便抵达澄城县。

    在到达澄城县之前,董策便已经派出快马,率先抵达澄城县,而后进入城中,向县令李可受报告了自己即将到来这个消息。

    数月之前董策等人防守澄城县的时候,原澄城县令,已经在乱军之中被一刀杀了,当时李可受是县城,后来则是代理县令,他组织民夫,支援军队,为防御澄城县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功劳刘若宰已经替他上报过了,而且有了那段时间发生那些事,再加上李可受又是本地人,他在澄城县的士绅百姓之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又有功劳又有威望还有刘若宰这等官职很高的上官为他担保,但就算是如此,在董策等人走了两个多月之后,正式任命李可受为澄城县令的文书放才下来。没法子,此时虽然是大明朝末年,但这个老大帝国运行了二百多年的那一套规矩却是不会变的。他这个县令的任免,也是要经过吏部的同意的,怎么着也都得在吏部走一遭才行,甚至要经过皇帝的朱笔御批才算可以。

    现在李可受已经是堂堂七品文官知县了。

    董策和李可受的情分是极深的,听说董策要回来了,李可受大喜过望,立刻便出城迎接。

    只不过他没带几个人,只不过是带了两个比较信任的心腹小厮而已,而且也没有弄出多大的阵仗,甚至穿的也不是官袍而是便装。一辆马车悄悄地从后衙出去,悄悄地出了城,来到城西等候。因为这是董策过来,不是根据官面上的命令,走的也不是官面上的流程,照理来说,此时他应该直接回冀北道,是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再来这边一趟的。也就是说他这次过来是纯粹因为私事,既然这样,李可受也就不能把阵仗闹得太大,因为他也很清楚,董策这次过来是为了什么。

    既然抱着那样的目的,是为了做那么一件事,那就更不能把阵仗闹的太大了,最好是让大伙儿都不知道这件事才好。

    在距离澄城县还有十多里的地方,董策侧命令麾下部队在一处颇为隐秘的河谷之中驻扎下来。这处河谷本来是有一条河流深切土地方才形成的,只不过由于小冰河时代的连年大旱,河流早已干涸了,只剩下那一道三十多米深,将近一百丈宽的河谷。河谷底部的土壤里头水汽还是比较充沛的,土里比较湿润,因此郁郁葱葱,长着一大片灌木。这座营寨便扎在那片灌木林之中,颇为隐秘,若是不仔细观察,等闲是瞧不见的。--1173352256o78843o288 dliineda 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