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书迷正在阅读:魂珠契约、仙道我独行、时代魔法师、盛世宠婚:驯服撒旦老公、混沌力尊、半夏青春我不悔、祭炼山河、血月残仙、冥婚正娶:我的老公是只鬼、星辰争霸
道教八大神咒注解及用法来源: 咒语是在道法的过程中配合符,印,罡,诀,法器来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种咒术,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是沟通神灵的媒介,更是驱妖除邪的法宝。《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三十六说:“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则行咒,二则行符,三则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语也,群真万灵随咒呼召,随气下降。”可见在道教法术中,道教咒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经中秘法语,能度人箓仙,制星,制魔,制水,镇五方,济法界,故曰神咒。从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经说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种语言。咒语的种类很多,广泛应用在道教各类法事科仪及日常生活中。如召请,祝禳,修炼,镇伏,洗漱,饮食等等。我们今天常看到的八大神咒是道士日常功课中用来涤除心中罪孽,卫护心神,请召神明护持,开经演道所用。是学道修道入门必修必会之咒。我等应熟记于心。八大神咒出自《 我今尝试浅显的语言来释义,希望能更好的使道教咒语广被人知。神咒,指天神的语言,有神通法力的秘语。《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曰:“以经中秘法语,能度人篆仙,制星,制魔,制水,镇五方,济法界,故日神咒。”道教认为咒乃天神所颁,得之者可 以役使鬼神。早期道经《太平经》云:“天上有常神圣要语,吋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来往也,人众得之,谓之神咒也。”道教神咒主要用于祈禳、治病等场合。并要求念诵时,身心洁净,虔诚、存心诵之而往往灵验。修炼之人诵之,有助于入静炼养。 八大神咒,是道教入门的必修必学,应用级广。举凡诵经、禳解、临坛、书符、行法等都需要念这八个咒语,它也是修炼符咒法术的必需程序。八大神咒是指:净口神咒、净身神咒、净心神咒、净天地神咒、金光神咒、坛场土地神咒、祝香神咒、元始安镇神咒这八个咒语。八大神咒的神符,需要熟练的记着,在念颂神咒的基础上,要把这个神符存思出来,这一点不同于绘制其他符咒讳令。至于其八大神咒各符的色泽、大小、配合手诀等细节,每一个皆有不同,教材中皆各自详细讲解,并与坊间流行的绝不相同,例如其中的金光咒、金光符、金光修炼指诀都是第一次公开于世,请学者一定要珍惜。 净心神咒】: (净心咒:除杂念,明心智,净灵台)净心神咒:关键在于祛除杂乱,安宁心神,以便转凡心为道心。因为我们的任何罪业,一切凡夫不能进道的源头是心,修行虽有万千方便门,归于一处,无非修心而已。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急急如律令。净心神咒为八神咒之首,顾名思义为修道之人早晚功课及学炼符法时净化身心,排除杂念,安定心神时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于冥寂,返观道心,入于清静之中。并有保魂护魄的作用。太上台星,应变无停。语释:太上者即为太上老君,在此为大道之尊神,居上清境,名道德天尊,为道教三宝之师宝。三台者即三台星君。唐杜牧有诗云:“三台星里拜文星”。应变无停是指大道(太上)无处不在,易处于运动中的状态,变者变化也。《 清静经》云:“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是也。驱邪缚魅,保命护身。语释:大道随声感应,无处不在能驱除邪祟,而弘护正道,卫护修道之士能身心安泰,不受鬼魅侵扰。智慧明净,心神安宁。语释:此言常诵此咒能使人智慧开朗,灵台明净,摒除杂念,心道合一,神明安宁。不染六尘。三魂永久,魄无丧倾。语释:三魂者等“广修亿劫,证吾神通”,“劫”,劫难、劫数、浩劫。《太上灵宝业报因缘经》云:“ 劫者天地改变之名,凡有二种。一者大劫,二者小劫。”《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五章》:“仰观劫运,真风宜行”。注云:“劫运,从劫至劫,终始相循,劫劫此真经济世,非止一劫一运”。“神通”,神妙通达。元王惟一《道法心传。神通》:“一人各有一乾坤,中有巍巍一至尊,统御万灵三界伏,不知徒尔弄精魂”。此句意指神仙和人都有遭受劫难、浩劫的可能,但只有不断修持,才能战胜“亿劫”,才能真正以证道妙,神妙通达。“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三界”,以时间而言,为宇宙三界,即无极界、 太极界、现世界;以空间而言,分为天界、地界、水界或天界、地界、人间界。《皇经集注》卷四:“慈光烛三界”。注:“大慈光明,照澈上天下地人间,故云普烛三界”。唐《陈子昂集》卷二《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自超三界乐,安知万里征”。以内丹而言,谓欲界、****、无色界是修持炼养之三大障碍。《长生诠经》:“欲界、****、无色界,此三界也。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心不状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以仙界而言,谓欲界、****、 无色界三重天界。道教认为天有二十八重,以太黄皇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上明七曜摩夷天第六天为欲界;以虚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耀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翁重浮容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第二十四天为****;以皓庭霄度天、至渊通元洞天、太文翰庞妙成天、太素秀乐禁上天第二十八为无色界。《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十: “三界者,一欲界、二****、三无色界”。“道”,道教最高教理,一切道经无不宣称以“道”为根本信仰。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万物而生的宇宙本原,如《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认为大道无形,不可以言说。《庄子。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又《老子想尔注》中也说:“ 一者道也”,既“在天地外”,又“入在天地间”,而且“往来人身中”,“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圣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等道经,认为“大道玄寂”,无所不在,无时不存,为“虚无之系,造化之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主宰者,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等无不由“大道”所派生衍化。同时,道教认为,“至真之道”,无生无死,亘古长存。如《消魔经》说:“真道之业,不衰不病,不死不生”。主张通过特定的修炼,“虚壹而静”,“返朴归真”,“与道合一”,就可以得“
长生久视”、“形体永固”的神仙。《道教义枢》、李荣《老子注》中都曾说过“道者理也”。认为此“至虚之理”,变通无碍,化生万法,永恒不灭,修道者若能体悟此理,就能忘去一切幻化假相,超凡入圣,修真得道。此句意为,通过不断的修炼,可以跳出“三界”,成为神仙,从而以证道妙,自然可以无生无死,亘古长存。“体有金光,覆映吾身”,“金光”,指神光,卽“道”之光,卽“道”的象征,具有“道”的一切属性与特性,所有也称其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张伯端《悟眞篇》云:“近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仇兆鳌《悟眞篇》云:“金光圆满,其状似规”。又内丹修炼中, “金光”与“婴儿”同。《内丹还元诀》:“婴儿者,是肾中之精”。《诸真内丹集要》卷下《青霞真人内用秘文》:“至如三月行火之余,时时刻刻工夫不差,则七窍光明,须有金光明如车轮,内外洞视,远接鬼神。当此之时,婴儿已生”。又金丹或丹母的代称。《悟真篇》:“三家相见洁婴儿”。《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婴儿是肝”。《脉望》:“儿者,元神也”。郑所南《太极祭炼内法》:“婴儿渐癸十二层楼,上金阙玉房之中,乃顶门泥丸宫”。《还真集》:“物质异名……婴儿”。又名日魂、日精。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卷上“铅汞并生时本体”题阴长生注:“汞者阳为木,亦名婴儿,又曰日魂,又曰日精”。又肾的异名。《道枢》卷五《百问篇》:“纯阳子曰:肾有异名乎?正阳子曰:肾者司北,其干壬癸,其德在水,其卦曰坎,其名曰婴儿,曰异铅,曰金光,曰金精,曰灵根,曰玉壶,曰玉炉,曰北海之龟”。此句言之,通过不断的修炼,以得神光外映其身,与仙眞以通,自然得神眞庇护,以得道妙。“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老子《道德经》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注云:“夷,无色也。故视之不可见。希,无声也。故听之不可闻。”《中和集》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斯谓之道。视之不见 , 未尝不见。听之不闻,未尝不闻。所谓可见可闻,非耳目所及也。心见意闻而已。”《功课经》:“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此句意指修炼之人“有无互用,动静相须,乃至成功。诸缘顿息,万法皆空,动静俱忘,有无俱遣。始得玄珠成象,太一归真也。性命双全,形神俱妙,出有入无。逍遥云际,果证金仙也。所以经典丹书种种异名,接引学人从粗达妙,渐入佳境,及至见性悟空。”相传悟通八篇即可成仙,秦枫的系统中出现了这几句,这句话秦枫曾经也在学习道术的时候背过,如今看见这几句有触景伤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