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小农民大明星在线阅读 - 第二千三百三十三章 引起强烈关注

第二千三百三十三章 引起强烈关注

    《活埋》?这个书名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有些碜得慌。

    试想一下,一个人被活埋在地下,那种绝望和痛苦,该是如何的强烈?

    一想到这种场景,便会让人感觉心里不舒服,很是不安。

    这样一部电影,想看吗?敢看吗?忍心看吗?除了少数心里极度变态的人之外,大多数的人都不太敢去看,也不太愿意去看。

    这不是恐怖片,却胜似恐怖片。

    华国李凡的电影,为什么总是让人觉得如此意外?

    当然,现在还仅仅只知道一个电影名字,这部电影要讲的“活埋”,到底是不是大家心里所想的那种活埋。

    现在倒是还不一定。

    也许,大家只是想多了。

    此活埋非彼活埋,根本就不是大家想的那么一回事儿。

    但尽管如此,“活埋”这个电影名字,还是在大家的心里,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不是大家怀疑这部电影不好看,而是敢不敢去看的问题。

    这种情况对于达里尔,以及那些盼着郝克托输的人来说,自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达里尔很高兴,在电话里对乔恩说道:“乔恩,你应该也知道了吧?我感觉我赢的概率,又和之前一样大了。”

    电话里,乔恩说道:“的确是的,我其实不太理解,华国李凡为什么会用‘活埋’做电影名?他应该知道大家对这个词并不喜欢。还有,郝克托又为什么会那么自信?”

    达里尔道:“乔恩。你要知道,李凡的确是一位电影天才。也正是因为他是电影天才,他才会用‘活埋’作为电影名。天才嘛,总是与众不同的。这部电影也许会是一部好电影,但一定不会是一部高票房的电影。至于郝克托,正如我们之前分析的那样,他是当局者迷。”

    乔恩道:“好吧,达里尔,也许的确是这样。”

    达里尔道:“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乔恩。你应该也看到了,电影的导演是诺兰,主演是瑞安,他们的身价都很高。我得去确认一件事情,郝克托请他们到底花了多少钱?这也是要算在投资成本里面的。正常情况下,请他们的费用至少超过1000万。如果郝克托真花了这么多钱请他们,那他就已经输了。”

    乔恩道:“这是当然,达里尔,这件事情你真的需要去确认一下。”

    达里尔道:“我知道,要确认并不困难。”

    ……

    达里尔要去确认这件事情,无数的网友们也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

    要请导演诺兰和演员瑞安,正常情况下的费用,绝对远远不止100万。

    而这个费用是要计算在投资里面的。

    这就是说,《活埋》的投资可能远远不止100万。

    如果真是这样,自然是郝克托直接输了。

    除非,郝克托请诺兰和瑞安花费的钱很少很少,可能就是象征性的给一点。

    有这种可能性吗?

    当然是有。

    本来,剧本出自华国李凡之手,就非常有可能让两人只象征性的收取一点报酬。

    但现在电影名是《活埋》,又让这种可能性变小了。

    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关注。

    很快,问题就有了答案。

    导演诺兰,主演瑞安先后主动向外界说明了情况,他们表示,郝克托不需要向他们支付任何费用,是他们主动联系的郝克托。

    不仅如此,他们还经过了激烈的竞争,才拿到这次机会。

    与他们竞争的人有库尔特、罗德里格、比尼泽、卢埃林等人。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竟然真是零报酬,而且,与之竞争的库尔特、罗德里格、比尼泽、卢埃林等人,都是著名的大导演、巨星电影演员,名气均不在诺兰、瑞安二人之下。

    竞争如此激烈?

    《活埋》这部电影大有玄机?

    不然,为和会在零报酬的条件下,还让这么多著名的导演和演员如此的竞争?

    难道电影要讲的“活埋”,真不是大家认为的那种活埋?

    真相愈发的扑所迷离。

    话题性也越来越多。

    一部投资在100万以下的电影,竟然引发了这么的热点问题,其余关注度比起很多大投资的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造成这一切的起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部电影是出自华国李凡之手。

    更确切的说,是疑是出自华国李凡之手,这一点始终没得得到百分之百的确认。

    所有的人对此,都十分感慨。

    华国李凡的电影在米国的影响力,或许比他们之前认为的更大。

    众多的米国媒体对此,也同样十分感慨,纷纷就相关的事情进行报道。

    ……

    米国民众关于《活埋》的热议,以及米国媒体们的相关报道,自然早就引起了华国国内媒体和网友们的注意。

    无论是对于媒体,还是对于网友们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惊喜。

    李凡竟然又出电影了。

    媒体们的彻底的兴奋了,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很快就被他们弄得清清楚楚,一篇篇报道慢慢充斥满了整个网络。

    “米国著名电影投资人郝克托、达里尔两人形成赌约,郝克托漂洋过海来到华国,向李凡先生求助!”

    “一部投资在100万下的电影,能够收获2000万以上的票房吗?米国著名电影投资人郝克托、达里尔之间的赌约!郝克托向李凡先生求助,李凡先生出手,创作电影《活埋》!”

    “李凡先生再创作电影!源于米国著名电影投资人,郝克托与达里尔之间的一场赌约。”

    “李凡先生新电影《活埋》,在米国引发各界强烈关注!”

    “郝克托能够赢得赌约吗?李凡先生的《活埋》能否在米国收获2000万以上的票房?让我们拭目以待!”

    “郝克托专访:李凡先生是唯一能够帮助我赢得这次赌约的人。”

    “达里尔专访:李凡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影人,但这并不代表《活埋》能够取得高票房。我认为最后赢的人一定是我!”

    “米国民众走访:大多数人表示,对‘活埋’这两个字感到担忧。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勇气去看这部电影!”

    “……”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