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连载开始(二合一大章)
李凡的新书预告一出,不仅一众书迷们兴奋,相关的名人名家们激动。 各大媒体也同样在第一时间纷纷报道。 “完结,李凡先生新神话小说立马接档,将于2月26日上午10点,正式在微博上开始连载。” “李凡先生新作,将以商周之争作为时代背景,上演一出旷古未有的封神传奇。” “旷古罕有的商周之争,再加上各路神仙妖魔,李凡先生的新作,将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历史史诗!” “李凡先生新作震撼来袭,让我们拭目以待!” “……” 媒体们的种种报道,让一众书迷们更觉兴奋和激动,网络上关于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而在三圣村,秦烈、苏易霖、郑洁、梁生几人,也同样看到了李凡今天发的新书预告。 秦烈啧啧道:“你小子竟然是选择商周之争作为背景,不简单,不简单啊!” 李凡嘿嘿一笑,说道:“当然不简单了,可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秦烈愕然,见过脸皮厚的,却是没有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当即笑骂道:“说你小子胖,你还喘上了,还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你小子就不能谦虚一点吗?这还一章都没发呢。” 苏易霖、郑洁、梁生三人也同样无奈摇头,给自己还未发布的作品,冠以“伟大”之名,李凡的脸皮那的确不是一般的厚。 不过,根据其今天发布的作品预告看,如果真的写好了,倒也的确有机会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罢了,等到后天正是连载之后再看吧,现在,还是钓鱼要紧。 没错,四位老爷子此时此刻,又在大堰塘边上钓鱼。 昨天苏易霖夺得了第一,秦烈、梁生、郑洁三人可是一点也不服气,今天说什么也要再比一次。 苏易霖自然奉陪,反正他昨天已经夺得一次第一了,今天没得到第一也没有关系,而如果今天再得第一,那可就是喜上加喜了。 四位老爷子不再去管的事情,而是专心致志的钓着鱼。 他们却是不知道李凡说,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其实是另有所指。 李凡指的是前世的,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其地位未必就比四大名著之一的,差上多少。 又名,是一部伟大的古代小说。 全书以姜子牙辅佐周王室讨伐商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 两派分别为,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和帮助纣王的为截教。 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自焚,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 全书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内容篇幅巨大、幻想奇特,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武王姬发封列国诸侯结束。 充满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奇谲瑰丽的场面,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的成书时间,应该是在明朝,只是对于其作者是谁,学术界历来便有颇大争议。 现在一般认为是许仲琳,又或者是陆西星所著。 当然,对于李凡来说,的作者到底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现在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了。 姜子牙、李靖、哪吒、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等人物形象,很快就会在这个世界变得家喻户晓。 李凡对此很是有些期待,也颇为的兴奋。 …… 而时间也是匆匆而过,很快就到了2月26号这一天。 京城。 上午九点半的时候,岑庚兴匆匆的来到了沈从的办公室。 刚进办公室,岑庚便兴冲冲的说道:“老沈,就快要到10点了,准备看了。” 沈从看了看岑庚,呵呵笑道:“老岑,你好歹也是一位大人物,就不能淡定一些吗?这还有半个小时呢。” 岑庚道:“老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你也就表面上,装得比我淡定一些而已。” 沈从哈哈一笑,也不否认,说道:“这部作品的确很让人期待啊,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神话传说角度看,都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啊!” 岑庚点头道:“的确如此,商周之争,武王伐纣,各路神仙妖魔等等,这部作品的确不简单,非常让人期待!” 沈从、岑庚二人如此期待,其余一众相关的名人名家们,也同样如此。 而对于一众普通的书迷们来说,那就更是兴奋的有些坐立难安了。 离今天的更新,还有整整半个小时的时间,网络上的气氛,却是已经达到了高朝。 “哇哈哈!等待了足足三天两夜,可总算是等到这一刻了,激动,激动啊!” “快了,快了,还有半个小时了,大家稍安勿躁。” “不知道会怎样开头?会不会一开始就有哪位神仙大佬出场?实在是太期待了。” “为了这部小说,这两天我可是专门去了解了一下,商周之间的战争,王臣将相,各路诸侯,当真是一个大时代。” “嘿嘿!我也去专门了解一番那段时间的历史,说来也奇怪,以前让我看历史,总觉得头疼,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不怕大家笑话,我现在连我们国家历史上的朝代顺序都不知道。但这两天我看商周之争的历史,却看得颇为的津津有味,这倒是奇了。” “不是奇了,是因为李凡先生小说的关系,我现在在想,学校的历史老师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感谢一下李凡先生?托李凡的先生的福,之前很多对历史极不感兴趣的学生,怕是都对历史产生一些兴趣了。至少对商周之争的历史有了一些兴趣。” “说得没错,这或许就是李凡先生作品的影响力之一吧。” “……” 很多之前对历史完全不感兴趣的书迷,突然之间对商周之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去找相关资料看。 这让那些相关的名人名家们知道后,无不大喜过望,哈哈大笑。 看来,他们之前的猜测的确没有错,李凡的这部,的确对普及商周之争的历史,有着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这还未正式开始连载,便已经有了如此明显的效果,那等到正式开始连载之后,效果无疑还会更好。 而这还仅仅只是小说,等到以后改编成电视剧之后,效果无疑又会大上许多。 毕竟,不喜欢看小说的人,远比喜欢看小说的人,要多得多。 对于那些不喜欢看小说的人,改编电视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不看小说,但他们却要看电视剧不是。 一众名人名家们兴奋不已,对即将开始的连载,更加的感兴趣了。 而时间,终于到了上午10点整,准时在李凡的微博上更新。 这一次,李凡一共更新了六章。 无数人欢呼一声,迫不及待的点开了第一章。 而第一章一开始,便是一首大气磅礴的古诗。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知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古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 天挺人贤号尚父,斋封神坛上列花笺, 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 这一首诗非常长,而且格局非常的大气磅礴,让所有的书迷们,全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等等一大批,上古的神仙大佬们纷纷出现。 盘古开天、燧人取火、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等一个个,李凡之前推出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都被融入进了这一首诗里。 使得这一首诗读之,便觉其格局之大,更古未有。 现在,以一首格局如此之大的诗作为开篇,很多书迷直接就给吓尿了。 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李凡这一次是真的要搞大事啊! 不管书迷们有没有被吓尿?的故事已经正式开始。 纣王七年,春二月,有急报到商朝都城朝歌,说北海七十二路诸侯有人造反。 太师闻仲奉帝命出师北伐。 一日,纣王上朝,文武百官觐见。
一位大臣启奏说,明日三月十五日,是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纣王驾临女娲宫降香。 纣王说那女娲有何功德?需要他亲自前去降香。 大臣说:“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致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水灌入人间,百姓遭受无妄之灾。 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 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闻言,便准了大臣所奏,同意明日前往女娲宫降香。 一众书迷们看到这里,无变得更加的兴奋和激动。 “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均是李凡之前推出的神话传说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现在,李凡在一开篇,便连续引用了这两个故事,让大家倍感熟悉和亲切。 对下面的故事,变得更加的迫不及待。 第二日,纣王在满朝文武的陪同下,驾车出朝歌南门,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前往女娲宫。 来到女娲宫,纣王为女娲降香之后,忽然刮来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 纣王见女娲圣象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这一见之下,纣王不禁神魂飘荡,陡起yin心,寻思自己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却并无如此艳色。 于是在宫壁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诗赫然有让女娲去他寝宫,陪侍他左右之意,乃是一首亵渎女娲的艳诗。 文武百官见后,大惊失色,纷纷劝谏纣王,说女娲娘娘乃是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纣王万万不可题诗亵渎,让纣王将诗抹去。 然而纣王却说,他不过是看女娲娘娘有绝世之姿,作诗赞美而已,何来亵渎之说? 纣王不肯将诗抹去,文武百官也不敢再劝。 待纣王率文武百官离去之后,女娲真身降临女娲宫,看见墙壁上纣王所题之艳诗,不禁大怒。 而后,女娲掐指而算,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运已经六百余年,如今气数已尽,天意使然。 女娲此时乃妖界统领,于是发出“招妖幡”,命三妖前来觐见。 而后,三妖来到,分别是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 女娲对三妖说,殷商在纣王帝辛的统治之下,气数将近,另有圣主已生在周,天意已定,气数使然。 女娲让三妖隐其妖形,托身进入宫院,惑乱君心,待武王伐纣之时,以助其成功,成就周天下。 三妖询问女娲,谁是武王? 女娲说时机未到,武王未封,让三妖等待即可。 而后,女娲又说三妖不可残害众生。 尊之,日后可修成正果。反之,将遭受天谴,万劫不复。 三妖领命而去。 纣王回到朝歌之后,对女娲之美貌始终念念不忘,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六院三宫,真如尘饭土羹,不堪谛视。 纣王宠臣费仲为讨好纣王,便说纣王乃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尧、舜,天下之所有,皆是纣王之所有。纣王可传下一旨,颁行四路诸侯,让四路诸侯每一镇,选美女百名以充王庭,这样一来,天下美女尽归纣王所有。 纣王听后大悦,第二日便下达了旨意。 只是,旨意刚一下达便遭到了,以比干为代表的,一众重臣的强烈反对,苦苦劝谏之下,纣王终于取消了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