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暴君刘璋在线阅读 - 第447章 路在何方

第447章 路在何方

    “你……我们好像见过。”黄月英看着诸葛亮,“咦”了一声,猛拍脑门:“别提醒我,我一定能猜出来……你是诸葛亮,对不对”

    看着黄月英清澈的眼睛明亮地望着自己,刘璋看到,诸葛亮突然眼圈一红,似乎在努力忍住心底最深的悲切。

    这一刻,连刘璋似乎都被触动了。

    …………

    四科举仕辩论场,榆树街搭起宽大的帐篷,通过笔试的考生陆续进入。

    四科举仕是百姓子弟唯一进入官场途径,通过则鲤跃龙门,没有通过则只能回到家乡,继续过着贫苦的生活,现在荆益考试改革,州试已经不是最开始的一年两次,如果通不过,至少要等两年。

    如果以后参加考试的人继续增多,这个时间还会拉得更长。

    一些人捏紧拳头,努力压制心中的紧张,一些人默默向天祷告。

    辩论是开卷的,许多士子都抱了一大撂书来,幸好纸张便宜,要是以前的竹简,不定得拉马车来。

    刘璋和鲁肃并排来到考场,鲁肃看到这个场面也惊了一下,从古至今,除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数百年来,何曾见过这么多年轻人以学术聚于一堂,以鲁肃的见识,也知道这样的制度,可以将民间才子一网打尽,比察举制覆盖面大太多,也公正太多。

    可是如果不剔除了世族影响力,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刘璋出现。学子们都兴奋不已,隔着士兵的人墙。争先恐后地看着,那锌着树抱着书,努力寻找辩论论据的学子也忍不住站了起来。

    刘璋看了一眼高台,诸葛亮早已坐在席位上,阿三在给他打扇,但看不出来诸葛亮多热,反而一脸平静,亦或者心不在焉。

    “诸葛亮好像状态不大好。”鲁肃道。

    刘璋默默点头。没有说什么,坐上了旁观席位。

    考官站上高台,吸引了众学子目光:“各位从四面八方来到的士子们,你们应该感谢你们的运气,今日辩论考试,不但有大将军蜀候季玉公,亲自来观看。还有江东大都督鲁肃鲁子敬旁听,最可喜的是,左将军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将亲自参与辩论。

    诸葛孔明乃是当世名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韬略过人。你们向他多学习学习,今天的辩论主题是开放主题:川军的方向,不分正反两方,自由表个人见解,下面请优秀士子入场。”

    二十几名千挑万选的士子。兴奋地登上台阶,丫环给每个坐席配备茶水。刘璋拿过辩论的名单册子,扫了一眼,皱眉问道:“为什么通过的都是荆益二州的人是不是考试有什么偏颇”

    一旁的监考官员连忙道:“属下哪敢,参加四科举仕的都是荆益二州的人,不可能选出外地人。”

    “没有外地人参加吗”

    “按照规定,外地人不能参加。”

    “胡闹。”刘璋拧眉道:“谁规定的外地人不能参加……算了,传我命令,下次四科举仕,外地人本地人一视同仁。”

    “是是是。”

    刘璋还没想到是谁这么蠢,定下这么个规矩,当初参加四科举仕的人数惨淡,一是因为世族不配合,二是因为寒门能够参加考试的人才太少。

    但是现在书籍普及,寒门也能读四书五经,读史书做学问,再加上专门为他们设立的治政培训,有了最基础的一批生源。

    这样的情况下,外地人也会有很多人会到来,那些不满察举制对寒门歧视的人才,一定会想来公平考取功名,个别有才学有志气的世族子弟,也会想凭实力获得官职,而不是靠关系。

    科举制毋庸置疑是比察举制更高级的人才制度,只要形成体制,前者必定胜过后者,刘璋相信,越到后期,这种差距会越明显,书籍廉价普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寒门人才蜂拥向荆益。

    如此,怎么可能不让外地人参加四科举仕。

    “各位朋友好,各位大人好,在下陈二狗,这厢有礼了。”一名士子行了一个罗圈礼,昂然抬起头来,看其面容,风霜刀刻,应该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陈二狗朗声道:“要说到川军的方向,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让汉军的铁蹄,驰骋在辽阔的大漠草原。

    众所周知,我华夏绵延数千年,先有犬戎,后有匈奴,现有鲜卑,皆是我大汉心腹之患,若我陈二狗能统帅川军,哪怕一支偏师,也要效仿卫青霍去病,长驱大漠,直捣胡虏王庭。”

    “好,好。”陈二狗慷慨激昂的话,引起下面一阵叫好之声,陈二狗微笑着向众人拱手。

    鲁肃看了刘璋一眼,只以为刘璋会对这么荒诞的言论愤怒或失望,可是刘璋一点表情没有,还是聚精会神的听着,高台东席的诸葛亮垂目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公子,你地理没学好吧我荆益与大漠还不搭边呢,现在正讨论川军的方向,你要我川军飞到大漠去吗真是无知。”一名士子鄙视地道。

    监考官立刻呵斥,“这位士子,理性辩论,侮辱性攻击,将取消辩论资格。”

    士子连声道:“好好好,不说了,那我陈春陈述一下我的草见,咳咳,蜀候重农兴商,无数西域商人,月氏商人,甚至更远的安息大秦商人,都纷纷来到成都,这让我大开眼界,才知道以前的我,多么无知。

    不过现在好了,经过一年的潜行学习,我陈春终于脱胎换骨,经纶满腹,我终于熟悉了大汉以外的蛮夷世界,对他们有了进一步认识。

    大秦的橄榄风帽盔甲,安息的弓箭,手工艺品,葡萄酒,月氏的壁画战马,数不尽的财富,大家想想,这么多的财富,怎么能让蛮夷占有他们配吗

    我陈春就此立下宏愿,希望川军能直驱西域,灭西域诸国,进而攻入月氏,打败安息,灭了大秦,如此,大汉国威远扬,而那续甲帽子葡萄酒,战马壁画弓箭,统统都是我大汉的,还有数不清的蛮夷奴隶,数不清的战争女俘,我们大汉每个男儿都可以娶至少三个妻子……”

    “好了,陈春言时间到。”监考官看向下一名士子。

    被叫到的士子仔细压了压衣服,扶正帽子,手握一把扇子拱手,“在下韩生,家住蜀东充国,刚才辩友之论,在下实不敢苟同。

    从古至今,我华夏都是礼仪文明之邦,人不欺我,我不欺人,秦皇三十万大军南下越地,四十万大军横于大漠,累战无数,可是还不是落得暴政国灭下场,个人浅见,文化交流胜过武力征服。

    众所周知,我华夏文化最昌盛之时,乃是春秋百家争鸣,如今我们这絮出茅庐的士子,学习的主要经典,无不是出自春秋百家,以孔孟之学最为实用,我相信这样的经典学问,几百上千年都还会流传下去。

    所以我觉得,讨论川军的方向,还不如讨论川军的地位,个人愚见,蜀候应该与曹cao,孙权,哦,还有刘备,和睦相处,共创繁荣。

    当诸侯并立,每一势力都会想着革新,总比一家独大形同死水来得强,所以我觉得与其征战,还不如就像现在这样,大家和平共处,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只做学问,不见兵戎。

    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弘扬学问,还可以让百姓少了罹难之苦,岂不妙哉”

    “妙你个头,酸书生,老子……”高沛听不过去,就想冲上去把那韩生拖下来打一顿,刘璋横了他一眼:“干什么人家学术辩论,你参合什么你要上去可以,可是只能动嘴,去吧。”

    高沛默默退下。

    一旁王甫道:“主公见谅,都是王甫办事不力,这屑生良莠不齐,见识,学问,魄力,都……”

    刘璋摆摆手:“没事,他们几乎都是半路出家的,能有这些见识不错了,只要鼓励做学问,大学问的人会有的,我们只要保证学术氛围就好了。”

    “是。”

    鲁肃听了刘璋的话,才醒悟刘璋为什么对这心谬的言论一点也不生气,这才想到,荆益平定世族叛乱后,人才几乎凋零。

    最开始培训出来的官员,几乎就是只认识字,培训了处理政务和阅读公文后,就走马上任了,两年过去,这些士子能有这个水平已经实属不易,怎能与坐拥世族人才的孙权曹cao相比

    可是从荆益这两年展,和场上士子表现来看,这些不会四书五经,只通过了行政能力测验的官员,并没有耽误什么事,反而因为了解民间疾苦,接地气,勤劳吃苦,让荆益经济民生稳步展。

    而民间百姓子弟有了出头的道路,哪能不打破头的往官场挤,于是纷纷购买书籍,一边务农做工,一边学习,特别是最开始那些只认识几个字,就被培训成了官员,治理一方的人,让这些人又嫉妒又羡慕,他都能行,我为什么不行于是纷纷开始做学问。

    这样一来,荆益百姓子弟的文化水平,自然快提高。

    鲁肃心里也觉得四科举仕,是一种崭新实用的人才方式,可是却不敢多想,在江东那个地方,是不可能实现的。

    “诸葛先生,该你了。”监考官好心提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ps:暴君刘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