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政道风流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七章同床异梦

第一百一十七章同床异梦

    陆政东沉思着,经济系想要争取这个位置,关键还是要靠其自身,经济系能盯上这个位置,也是看到周书明所在派系虽然是树大根深,但毕竟也是在走下坡路,也是有机会。()()..

    而这样的竞争主要还是在两系之间进行,反过来,他同样也可以成为关键先生,这件事虽然有难度,倒也值得一试,即便不成还有补救措施……

    不过陆政东也没有马上告知赵一芒他心里的初步决定,毕竟这样的事情他还要听取其他人的意见才能最后做出决定……

    当陆政东和赵一芒走出谈话之地的时候,央林芝正跟着詹继东罗志林走了出来。

    “那人很像是陆省长。”

    央林芝眼尖,看到不远处两个人影一晃而过,不禁道。

    央林芝这话让正在交谈的詹继东和罗志林一下也停止了交谈,抬起头来。

    “真是他啊,奇怪了,他不是在捣鼓区域合作的事情吗,怎么跑京城里来了?”

    詹继东也不禁有些纳闷。

    “呵呵,想来陆政东跑京城来也不是闲得没事。你知道和他一起的人是谁吗?”

    罗志林故意卖了一个大关子,故弄玄虚的道。

    詹继东摇摇头,罗志林有卖弄的道:

    “这个人啊,叫赵一芒,父亲和云家有旧,祖父是云老爷子的老部下,这个赵一芒闲散惯了,没有进入体制内,而是在经济研究会做了一闲职。成天游走于体制边缘。看似是京城的一大闲帮。实际上是陆政东在京城的一枚棋子,专门帮陆政东在京城中联络处理一些事情。”

    罗志林故意把赵一芒成如此,其实就是想让詹继东更为重视,也更能为他谋取更大的好处,当然作为京城的大装家之一,罗志林也还是有那么一干货的。

    见詹继东很凝重的样子,便继续道:

    “有很内幕的消息,不知道詹书记感不感兴趣?”

    央林芝一听心里不由有些鄙视罗志林。罗志林这又是要找詹继东要好处了,央林芝开始和罗志林接触的时候,对罗志林印象还不错,可是和罗志林接触得越多,央林芝越来越发觉罗志林这人太作了,有不喜欢他的做派。

    詹继东笑了笑,罗志林这才道:

    “赵一芒最近和经济系的人接触频繁。陆政东这样避开耳目和赵一芒谈事情,想必应该也是谈人事上的事情吧?”

    詹继东对此自然也是极度敏感,陆政东和经济系的接触最大的可能便是贝湖的人事变动,看来是想在省委副书记的事情上想和经济系的达成某种默契交易。

    想到这里詹继东不由有些苦涩。看来陆政东是不想给他任何在贝湖翻身的机会,领导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恐怕就是冲着他来的。因为出缺的副书记不管最后能不能落到经济系之人的头上,对于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周书明肯定是会调动一切必要的资源来争夺这一位置,这就会进一步让他在打得体系中被边缘化,不会有大多的资源用来为他争取新的位置,何况周书明因为千亿工程的事情恐怕心里也是对他有些芥蒂,争取派系内的大力支持对于他而言现在已经是很不现实的事情,看来必须熬进一步想其他办法,早从贝湖那个泥潭中脱身才是正道,而眼前这位能够和京城一些大人物上话的罗志林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他也知道罗志林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各项工程和赚大钱的机会,不过他也不能显得太过于急迫,于是风轻云淡的道:

    “就让他们去争去斗吧,我呢,趁这样的机会好好的休息休息。”

    詹继东到京城是检查身体,实际上也就是来散心的。

    罗志林一笑道:

    “詹书记想要休息恐怕也还是不行的呀。有消息讲,总*理下个月要到贝湖考察,听安楠两山三片的区域合作会是他考察的重之一,你也清楚,总*理在陆政东贝湖省里工作之前对于贝湖的发展也是极为不满意的,这次视察不定是山雨欲来呀。”

    “哦……”

    詹继东头,明白罗志林话的意思是什么,颇有些感慨的道:

    “这些年谁能想到他能搅出这么大的风浪?谁和他当一把手搭班子,谁就倒霉。”

    在詹继东看来,周书明和陆政东之间的矛盾因为这次公开化了,周书明已经被逼到了墙角,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毕竟他是省委*书记,是一把手。虽然党政分工是极其明确的,党委管党,政府管政,可实际上,一个地方政权日常工作机构是常委会,无论是党口还是政口,都要听常委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党口至少占有七席,分别是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和秘书长,政府口却只有两个席位,就算加上唐中凯,也只有五六票铁票,周书明要是放手一搏,也不是没机会,当然这得看周书明怎么取舍了。

    央林芝在京城也有一些其他关系倒还没有听总*理下个月会到贝湖来考察,暗道:周书明与陆政东明争暗斗这些年,也许下个月就会要出结论了。

    其实在央林芝看来,詹继东这话非常的不客观,如果不是陆政东到贝湖来,贝湖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良好的局面,不要现在贝湖这段时间的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大截,就是超越山秦省恐怕都还是遥遥无期。

    何况总*理下来视察,又是将区域经济展视为重,周书明不在一定程度肯定陆政东的成绩以及在贝湖的地位,本身就是难以服众的,而周书明要是这时候还想将陆政东打压。无疑是愚蠢的。周书明肯定是不会那么干的。

    央林芝虽然对高层的政治斗争所知有限。但这并不代表她在这方面就一见识都没有,央林芝看来,詹继东想再进一步到正部级,这很正常,身在体制中人,想上进那是人之常情,就像她想在更大的舞台施展她的主持人才华一样,这是前进的动力。央林芝也能够理解詹继东的心思,因为詹继东是老资格的省委副书记,而陆政东和罗浮黎都比他资历浅很多。就算是论资排辈,詹继东也应该进步了,但官位的升迁又不像排队上车,不完全按先来后到,其程序极其神秘而且复杂。当然,白了,官员升迁机制是一种伯乐制,谁升谁降。不在于你的能力以及政绩,而在于你背后的那个伯乐。每一个官员之所以能够成为官员。背后都有一个甚至几个伯乐,因此,哪个官员能够升迁,不看他本人的政绩如何,而要看他背后伯乐的能量有多大。

    从这一看,陆政东和罗浮黎不但能力成绩要比詹继东好强很多,伯乐显然是要大大强于陆政东。

    虽然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乱撞乱动。

    就像她一直都是在物色能够帮助她实现这一愿望的人,选准了才会下注。

    而反观詹继东,显然是有些急病乱投医,在央林芝看来,陆政东根本就没有把詹继东当成一回事,陆政东毕竟是省长,那是奔着省委*书记去的,詹继东再参与进去,没意思。

    现在继续和陆政东斗法,就算詹继东自己能赢,最终桃子大概也不属于詹继东自己。与其盲目进攻,不如静观其变。

    但詹继东在罗志林撺掇之下乱动实际上是一大败招,就像这一次的千亿工程,不但让周书明很被动,詹继东自己也被逼入胡同里。

    罗志林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牟利,是否能够帮助詹继东进步,实在是难——因为总觉得谋求的是部级高官啊,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

    央林芝不禁是主持分也是新闻人,这就让她不禁想到一个徽省的一名王姓副省长因为想进步而被骗的事情。

    骗子候某得知王某想进步当即就表示自己认识很多**和高层领导,可以找人帮忙为其办理提拔或调动工作。

    侯即按最初的约定,找孙办理此事。孙又找到了刘。

    刘的老婆是徽省人,刘因此听到过关于王**的一些风言风语。他告诉孙:

    “王这人我知道,外号‘王坏种’,是个贪官,当副省长就是花四百万元人民币买来的,现在就有人住在友谊宾馆告他,已经找到中纪委了。”

    这个情况很快反馈给了侯,接着就传到了王某那里。王即赶到京城与侯见面,请求侯帮忙办理三件事:从中纪委撤回举报信;将因**被捕的原徽省一市委书记肖作新从严判处;将王调离徽省。他答应每件事给予报酬一百万元。另外,王还付给侯十万元人民币一万元美金及一张古画作“前期费用”。

    候将“跑官”成功的希望,全部压在李身上。李谎称自己是中纪委某室副主任的表弟,可以办理王举报信一事。就这样,这四个人实际都是无业游民,但相互之间都在欺骗。他们虽然每个人都对对方的身份抱有怀疑,却都存有一线希望,幻想最终能“跑官”成功,赚取更多的钱。

    这四个人都是无业游民,在常人看来作为副省长上这样的当实在是智商太低了,实际上这不是王的智商太低,而是完全被蒙住了眼睛。

    接着,这件事又横生了一些波折,颇具戏剧性:王所给的古画是伪造的,侯所以当着别人的面训斥王为“政治流氓”,王为此亲自到北京向侯道歉;侯对王,讲他找人办这件事都是有身份有影响的,这样的赝品会让别人怎么想?这让他脸往那里搁?

    王于是越发的相信候是真有人脉,但事情却一直没进展也让王有着急,被催得紧时,刘就自己伪造了一份有关王的举报信交给孙,称这就是他托人从中*纪委拿回来的“举报信的整理材料”。因为对忠的**事实不够了解,这封信打印出来只有一页纸。简单得连孙都觉得“不像”。于是又用红笔在上面划了几道。算作领导批阅。

    恰好在这时,原徽省的那位市市委书记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消息见诸报端,于是刘又把它成是自己托人办成功的结果。当侯将伪造的“举报信的整理材料”和那位市委书记判刑的报道给王找的一位中间商人看时,对方并没有表示异议,并很快付了侯一百三十万元钱。

    但最后这四个骗子因为其他事情翻船,本来没有进入中纪委视线的王某反而是因此而暴露……

    罗志林也是官宦子弟,但这样的做派和那四个骗子在本质上没有太多的不同,总是提供一看似有用的东西就要工程要项目要钱。这样下去,对詹继东而言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央林芝也曾婉转的提醒了两回,可詹继东显然是没听进去不,反而还半开玩笑半当真的笑问她是不是吃醋了。

    看詹继东这样子,央林芝觉得很是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央林芝这样的感觉还真没错,罗志林本来想在罗致娴那里有重大收获,可是他布置人手对罗致娴监视了这么久依然是一无所获,虽然他还是不甘心没放弃,但心里也逐渐有些没底。何况现在他开销也大,于是也就暂时把重心完全放在了当掮客上。

    罗志林现在是喜欢上干这一行了。觉得干这事远比他原来正儿八经做生意要舒服,完全是空手套白狼而又一本万利的生意。

    詹继东的心里罗志林摸得实在是太透了,詹继东现在已经很清楚自己在贝湖是没有任何的机会了,现在是急迫的想要调出贝湖,而在罗志林的心里即便是詹继东想要平调出去,他也是会想办法阻止的,因为詹继东虽然不像陆政东曾怀德那样管理的经济项目那么多,可也不算少,至少也算是一座中型金矿,罗志林的想法就是利用这样的机会尽可能的收获更多的利益,这样的利益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潜在的利益非常之大。

    利用给詹继东办这件事之机,他也结交了更多的人,比如他就搭上了总后的线,总后在军队系统来讲各方面的管理相对宽松,很轻松的就弄到了一军车牌照,挂了一虚职,

    还配备了副团职司机,车里布置得也超有派,副驾驶拆了,供他坐后座时能舒服地搁脚,当然这位司机虽然也是正儿八经的现役军人,但也花费不菲而且工资奖金得由他来发。

    干这一行,行头很重要,不然镇不住人,除此之外最为关键的是人脉,结交干部作朋友,让他觉得你可靠是第一要务。就官员而言,他生活在一个稳定讲次序的提拔体系中,能有如今的位置,靠的就是上级的信任,信任来自于十几年如一日的忠诚。官员在官场的生存哲学必然会遗传到生活中,他在社会上交朋友,首先要看这个人靠不靠得住。

    所以对于京城一些发展潜质大的干部朋友以及干部子弟,他得想办法盯住,多跑,多认识领导,多了解领导的难处,时时处处想着记着,不停帮他找机会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一切事,不求回报,不提要求。

    但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会只奉献没收获,一直奉献,到时候干部自己会不好意思,会主动跟他,老弟,有没有什么事要帮忙的,不帮你干事,心里过意不去啊。

    这才是算到了一种境界。

    得要会做人才会有人脉,

    会做人,结交一个有用的朋友会一个会扯出一个面,一个圈子会扯出另一个圈子,比如认识了詹继东,詹继东信任他,又把梁先学介绍给他,这样就有机会掌握更多的优质资源。

    而有了这些资源,能办成事自然也就水到渠成,真正的大事,不是你拿着钱就可以办的,比如詹继东要办的这事,这件事就不是光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能办成大事的人往往不差钱,也不缺人求着送钱,能应下这事,关键是觉得你做人不怎么样,不可靠,不放心,就算再多的钱也办不成事情。

    当然干这些开支也是不菲的,作为真正踏入这一行不久的他来讲,还是需要一定的金钱来维持运转的。

    现在的詹继东就是他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者,就算他有门路,那也得拖一拖詹继东。因为很明显詹继东现在已经成为派系里的弃子,这一詹继东自己肯定也是非常清楚,他要不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事肯定是不行的,有这个,那么他在詹继东面前就是完全的底气十足。

    他必须还得要继续利用詹继东提供更多的“弹药”。所以在现阶段,罗志林的想法是稳住詹继东,就算詹继东想平调出贝湖,他也得想办法阻止,直到詹继东那里榨不出什么东西为止……

    而且罗志林还发现一个更好的路子,更广阔的“市场”,那就是帮人跑一些企业老板跑一些政府项目,这个的利润更高,事成之后得到的好处甚至会比对方还要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