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民民小说大学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七章和而不同既是状态也是本质

第五十七章和而不同既是状态也是本质

    第五十七章和而不同既是状态也是本质

    5—73正青智者问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步石答:经典的作用是什么?它可以给我们一个教条,可以是给我们一个启发。我把它当做一个起点,由此发散开来,理论联系实际而收获更多思想。我又把他看作一个核心,如同一粒飞天的尘埃,它能使水蒸气凝结成云雨,也许我们思想的意念并不缺乏,缺乏的只是一粒“尘埃”作为核啊!小人的“喻于利”、“长戚戚”和“同而不和”之间具有有机联系。君子的“喻于义”、“坦荡荡”和“和而不同”之间具有逻辑联系。

    现实世界是虚假的,人们因而觉得文明;虚拟世界是真实的,人们因而显得野蛮。孔子的话语主要符合现实世界,他那时还没有网络。

    和即秩序,不同即自由。和是怎样的秩序呢?它是仁的秩序,是自然的、有机的、有公益的、原则上对每个个体都有利的秩序。而自由也是仁义的自由。

    别人说过的,我就不说了,但并非否定,而是想说点别的理解。我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是:君子追求的社会目标是和而不是同,即人们完全可以不同。小人追求同,而必然会造成不和的情况。

    就拿名言“老头再为诈而巧,言无用而辩,打入大牢!”作为飞天的尘埃来凝结我们的意念而形成更多的思想吧。别人说过的,我就不说了,但并非否定,而是想说点别的理解。我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是:君子追求的社会目标是和而不是同,即人们完全可以不同。小人追求同,而必然会造成不和的情况。

    (1)一路看过来的朋友知道(不了解的可以回前看),老夫与他打交道已经数月了。当他向我挥舞长剑,我用长鞭缠绕之,他就说我“屡憎于人”,我便向他道歉并表示以后以礼文化待之,获得握手言欢。

    后来他来明的灌水,我认同,也大体无事。到现在他突然地要求我到文庙去祭祀他。你看再怎么同?同也不可能和的,因为没有禾哪里来的和?老夫用一事例,再用禾来解释和的含义,你看好不好?

    有人说了,求同难道就一定不和了?这就是我提到小人喻于利和长戚戚的原因。一个只能被利打动的人难免自私自利,那么他的求同本质是你不断地满足他的要求,你能做到吗?

    所以君子宁愿求和。在有的人的意识里。和的因与同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禾联系在一起的吧?

    (2)你再看看是凭什么把“老头”这个人打入大牢的?是什么意识什么思维?很显然,“老头”这个人被打入大牢凭的是个人的判断、个人意志、个人的好恶,完全就凭他一个人,一看不顺眼,而大不幸的是又遭遇他心情太糟糕,于是就这么地罗列莫须有的罪名进行道德授罪而锒铛入狱了!你看多么冠冕堂皇!但其实是没有继续哄着他给他糖果吃,与他的心意不同了而惹恼了他啊!

    小人求同必然弄出不和,而且他有付诸行动的意志与冲动。这句话的潜意识:自为大。思维逻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现在的人们或者说网友可能看到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感觉,反而觉得他幽默呢!

    但这种黑色的幽默在运动会期间可是上演多多现实版的!你知道么?不好玩!老夫看到这句反正是胆颤心惊啊!倒不是因为老夫有什么错,而是对他那以莫须有为行动准绳的个人意志与冲动心有余悸哟!这些人还在,就是缺少气候。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它的奥理与玄机并不仅仅在于社会观,而更在于事业观。禾加口即和,禾即生机所在即生机即事业。这样可以更加顺畅地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同时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愉快心情。

    事业是人道之基。人要建立事业,事业要有生机,事业给人带来生机,人勤劳于吐哺事业——和。人要做事业人,但个人有选择职业的自由,是自由职业人——不同。和而不同,成就各行各业,成就国家的事业系统而体系。人人有志向有事业,勤奋吐哺,事业兴旺,便有了雄厚的生活资源。

    这时人人注意约之以礼,使用资源而礼貌相待,交往起来,生活兴旺、红红火火。人人追求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哪里有心思作乱呢?于是社会实现和而不同的局面,即秩序而自由。

    所以任何社会失业率高了都是危险的。所以创业者更令人尊敬,而无所事事,到处游荡者令人生厌。在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形成了“安居乐业”的理论和信念。中国人的信仰可以被陈述为“天人合一合安居乐业”信仰。君子专注事业、勤奋工作、无心攀比、可以合作,和而不同。如果没有事业,无根的和。可有乞丐的和,没有君子的和。

    反之,小人不能专注自家的那棵小禾苗,他的口也不是拿来吐哺他的禾苗的。他认为口就是要用于评比的。于是小人自以为是义不容辞的出发了,到处转悠,站地上看不见,就高空cao作以尽量掌握所有人家的禾苗的形势。发现与自己的不同就气不打一处来。而在众人眼里这叫爱管闲事。

    他们不是去做农业技术员的,也不是推销化肥的小商贩,而是来求同的,不允许不同,发现不同,要么产生优越感要么产生危机感或嫉妒心。比如发现禾苗长势不如他家的,他就嘲笑而贬损;发现叶子比他家的绿、他就不服气,发现禾苗比他家的茁壮,他就羡慕嫉妒恨染上红眼病。

    而当他发现家家都比他家的好,他便怀疑人家都是一伙的,是存心合伙欺负他的。于是柔弱的小人长戚戚,刚强的小人到处捣蛋。目的是想通过设法降低人家的生产产量,来确保自己家的产量在产量排行榜上的地位以保其社会地位。所以小人当道,社会必然萎缩。

    禾——和——农业文明的精神结晶。

    说得过于形象具体了,反而觉得跟自己工作生活无关了吧?反正我就这么说,不能涉及哪个人。而又声明不是说网络里,比如论坛,有人来吵个小嘴,捣个小乱,倒能帮助提高惦记率呢对吧?所以绝对不是说论坛里的人和事。那样说则毫无意义。小人其实并不一定某个人,因为听说嫉妒心人皆有之啊!老夫想提醒莫让自己的嫉妒心耽误自己做事,防止他人的嫉妒坏了自己的事。也是想与有兴趣的你共同追溯和的概念的起源。认为概念来源于生产生活,而生产方式对概念形成的影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抽象:追求绝对的同一而丢失生机,自然谈不上发展,恐怕连生存也要遇到麻烦了。统一可得道,同一定得死。

    口,(1)人之饭之口---对---禾之果实之出口。(2)人之言之口。禾无对。(3)人之哺禾养料之出口--对禾只营养进口。让口挂禾上吧。对禾不对人,对事不对人,事有生机,事给人生机,禾给大家生机,禾成为公禾,产生公益。人因事而聚,心口系于事,虽乱而和。所以无事就要生非。无事生非。所以,请讲有生机的事,同时请给大家生机,这样大家才能聚拢来,并一团和气。

    你一开口,人家死机,他还能理你?

    古中文特点,第一起源形体素描,第二没有标点符号,第三汉字又可以是其它汉字组合而成,第四词性的动名不确定,如‘同’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或是形容词。如果将同理解为同化,文化就具有同化性,无可厚非,问题是不可强行,比如全世界实行同一语言,那么沟通将因而十分便利,但这种便利一直没有实现。

    所以即便用积极肯定的态度来认知小人的同而不和,用理想斗争现实,恐怕也将引起纷争啊!所以,孔子肯定地说,中庸是至德。他的言论之间是有逻辑联系的,可以见得他为他的言论付出了多么艰辛的思想劳动啊!所以他是思想家!顺便说,传统文化多么强调事啊!

    实事求是,你看事与是被一致起来了吧?现在还知道它们为什么放一起了。其实老夫这样讲才是讲道德呢,有个体的道德论。而有的道德家讲着讲着个体需求消失,来到虚幻世界、无我的世界。

    你可能要说老夫怎么扯到中庸上面来了,那老夫就要说你道理还远未贯通。可以认为中庸就是在大量的“不同”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只有联系中庸才将“和而不同”按传统理论理论到位。

    从而使“和而不同”得到最为深入的探讨与解读。比如我们将理想作为一个极端,那么现实就为另一个极端。人处理事物的行为选择既不同于理想也不同于现实,而是在两者之间。两者之间是“中”,永远如此选择为“庸”而有行为选择的中庸。所以庸俗的理解中庸就是“和稀泥”,和一和,抹抹平而表面相同。

    说到“扯”,扯就是用手抓住用力牵引,目的是为了“止”,如扯后退,这个“止”是制止“他”的某种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发展后果。同时要知道,扯者因为扯而自己的手脚也因而被牵扯即有“止”。比如老夫在这里发言,那么意味我的精力和时间被这里牵制。而扯起生命的风帆,才可以拥抱坦荡荡而远离长戚戚!

    如何扯起生命的风帆?

    栽种事业之禾,维护它的生机,给予自己生机,事业之禾就是生命的风帆,扯起它,生活便可在广阔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什么将事业讲成事业之禾?因为有的人有事没业或有死的事业,则无事业之禾。

    君子坦荡荡,问心无愧,为人一世,潇洒走一回,不枉是为人。告诉你老夫说的其实是自己的经验教训,已经问心无愧,却还顾忌太多,忧患意识太浓,扯了自己的后腿。长戚戚,第一受伤人永远是自己。

    和而不同的奥妙:和不同才可能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