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西安文人 校园日记在线阅读 - 作文的奥妙

作文的奥妙

    作文的奥妙

    ------把握好三维的构架

    “‘文化’是名词还是动词呢?”我问现场的学生们。

    “名词!”即使我们玩脑筋急转弯已经很多年了,可是学生们还是很习惯于不经过认真考虑便随口回答了。

    我看着在场的所有学生,想从他们的面部表情里找到经过深刻思考后所洋溢出的智慧的笑容。

    “动词!”终于有一个胆大的。

    “为什么呢?”我紧接着问。

    那个大胆的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脸涨得通红。

    他可能就是习惯于“后发”的一类学生,可是有没有“制胜”的理论基础。

    “‘文化’便是用文的方式去教化,这是一种历时比较长却异常稳固的一种政治策略,就是我们所说的润物细无声,如果要明白这个,还可以告诉各位另一种教化的方式,那就是‘武化’,那种用暴力的手段,于是利用‘武化’的成为霸主,利用‘文化’的成为君王。所谓‘霸王’一词实际上是两个意思。”我渐渐发现学生们的眼睛里充满了灵光。

    “写作文也需要一种‘化’,那么我想问‘作文’是什么词性呢?”我继续问着。

    这回学生们都乖巧多了。他们终于开始不急于回答,他们会想了。

    “‘作’便是‘写’,但是我还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说的‘写文章’一定跟古人的‘作’有区别,因为我们现在写文章往往用的是手,我们写作文时的心情往往很痛苦,眼睛往往盯着那600字或是800字的标志,一旦到达目的地便感到释然无比,可是第二天便会将它遗忘殆尽了。”我说完便笑了。

    孩子们也笑了。

    “这‘作’的里面一定含着精神的因素,它是一种‘我手写我心’的幸福过程,所以古时候的人们才讲究‘立言’,才讲究文章乃千古盛世的。”我继续开导着孩子们。

    “可是问题又出来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幸福感的驱使下完成作文的,那么有没有写作的程式呢?有,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各位的作文奥秘----‘三维’写作方法。”教室里安静极了。

    “这第一维是‘响应’,第二维是语言的美丽与哲思,第三维是三把伞。今天我们先来看这第一维:响应!”我在黑板上写上了“响应”这两个字。

    “比如你跟同学们到山里玩,或是为了疏散性灵或是为了寻找失散的伙伴,我们往往都会大声呐喊,呐喊过后,要么山水会给你余韵悠长的回音,或者你的同伴会给你平安的答复,这一‘响’一‘应’之间我们便作成了文章。”我尽可能把我的想法表达清楚。

    同学们充满渴求知识的目光背后好像已经把那美丽的山水和响在耳边的应答之声全留在心间了。

    “作文正是一样,你的题目是第一声或远或近的脆响,你的首段是第二声更清脆的雷鸣,接下来你就要把这些响声按照顺序送进听者的耳朵或是读者的眼中了,那最奇妙的便是最后一段,你要把这声音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中。”同学们似乎听懂了,因为他们的目光又有了亮色。

    “下来我们选一篇文章作为范例吧。请看:”我再多媒体上打上了一篇文章。

    又见炊烟升起

    听着邓丽君的歌声写文章是我的最爱,正无从下手的时候,突然“又见炊烟升起”这句歌词飞入耳鼓,于是我的心里猛然一颤!(1)

    啊,我都多长时间没见过炊烟升起这样的场景了?!(2)

    小的时候看过电影《小兵张嘎》,看到嘎子堵人家烟囱的时候总会哈哈大笑,因为那种坏事自己昨天才干过!(3)

    那时候我们都住的是茅草房。黄泥抹成的墙,茅草缮的屋顶,瓦片铺就了统一的色彩。家家都有烟囱。如果你肚子饥饿,而你正在放学或是下班的路上,一旦离老远看到自家炊烟升起,那种幸福的感觉实在无法表达。虽然你明明知道锅里煮的还是粗粮,端上餐桌的还是咸菜,可是只要一见到炊烟,我相信,那种幸福的感觉比现在吃什么满汉全席还要急迫还要兴奋!(4)

    可惜的是,现在只有油烟,没有炊烟!(5)

    炊烟的味道很好闻。(6)

    它如同一个戴着棉帽的东北大汉,没有遮掩,只有纯粹。他是透明的,毫无做作。他的气息没有芳香,可是纯朴自然。也许他会出言不逊,可是听者不会计较,不像现在的世人,一旦听到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话便会在脸上挤出笑容,可是心里已经开始霍霍磨刀!(7)

    炊烟的姿态随意。(8)

    贫穷的过去一定总是积累了过多奢侈的幸福,因为每家都用炊烟作为旗号!那旗帜飘扬出了洒脱的情怀,坦然的内心。“远亲不如近邻”就是那时候的豪言壮语,而今邻居是谁,哪个人还会刻意地留意呢?每个人都多了份小心谨慎,于是内心开始紧缩,自我开始膨胀,于是痛苦便接踵而至了。(9)

    炊烟的内涵单纯。(10)

    炫耀与它无缘,因为它知道,它只不过是生活泛起的涟漪。于是它便可以进入天堂,为真诚的人类提前打探天堂的讯息。如今的天堂已经是高处不胜油烟,只剩空楼一座,毫无生气。我好像能看到那些委屈的灵魂没有归宿,在宇宙中四处游荡。(11)

    炊烟的底气很足。(12)

    它们本来是木柴和煤的变形,虽然最终显得有些飘渺,可是它们的前身都是有形的实体,可是你看看如今,我们用的是天然气,这“天然气”的名字多少有些不劳而获的味道,于是气变成气,烟变成烟,毫无底蕴,毫无根基!(13)

    啊,美丽的炊烟,我现在只能凭借想象,你的样子始终会留在我的心底,帮助我保守纯净的心灵!(14)

    我让一个同学认真读了全文,然后开始讲解。

    “文章的题目便是跟炊烟有关的,于是第一段便把这样的声音再大声喊出来,这样才可以让人再次加深记忆。紧接着,作者便开始回忆童年时的趣事,电影中有,生活中有,就连放学路上也珍藏着‘炊烟’,这里面笔笔都在炊烟。”我看着孩子们,他们都点头称是,虽然我不喜欢国人这样的统一语态,但是我还是觉得他们都听懂了。

    “第五段猛地一转,把我们的目光拉回到了现实。然后继续说炊烟的种种妙处,最后一段才把作者的心事抖露给读者,原来作者想借助‘炊烟’说现今的人情冷漠,心情无所依托的痛楚。”我讲完了,孩子们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了。

    我知道,他们在思考,这就够了!

    “我们改天说‘作文’的第二维,后面的内容更精彩。”下课了,我的心叶飞到了幸福的天外。

    这“响应”二字是作文不可或缺的结构中的真谛!

    2011/3/2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