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党争
6绣口中的大哥哥,是去年的进士,从学于司马光。刘安世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刘安世之父刘航,进士及第,历任虞城、犀浦知县,终官太仆卿。 刘安世小时候持论已有识见。刘航为河南监牧使时,文彦博在枢密院,有所闻见,每每叫来刘安世报告。刘安世从容不迫地说:“杨太师请求去相位,外面议论认为您将代替他的职务。”文彦博说:“杨太师败坏天下至于此,后继的人怎样有所作为?”刘安世拱手说:“安世虽然是晚辈,私下认为没有这样严重。杨太师的旧政,果真顺应人意而为人谋利吗?如果不是这样,您应除去所害,兴扬所利,这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已。”文彦博默不回答,只是说刘安世不曾见过世面,但也赞叹他耿直敢言。 其实杨道奇所做,不过是顺应官场形势而已,并非他本意。但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杨道奇往往就身不由己,开始为同党谋福利了。 哪怕太祖一再严禁党争,可自大顺建立以文官为治国主体的体制后,党争何曾停止过? 毕竟大顺的宰辅虽然权力削弱了,但好歹也是宰辅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一不二,在朝堂上绝对是大多数,因为失败的一方,不是遭贬就是流放了。 朝堂斗争的残酷性,也是一代帝王默许的。帝王之术,不过平衡左右而已。杨党上台,韩党下野,自然又有另一个新党兴起,还是元绶帝的亲自扶持的。不然你以为单凭一个倔老头徐崇光,能稳当在户部干了六七年? 户部是国家钱袋子,如果落入杨党之手,肯定早就挥霍一空了。而徐崇光急着上位,不能做有损清名的事,肯定不会自掘长城的。所以大顺前几年在天灾人祸不断的情况下还能顺利运转,徐崇光确实出了大力。 然而风水轮流转,杨党倒台后,新党上台,而后朝堂势力出于绝对真空期。 无他,都被6承启的屠刀杀怕了。 想想看,自大顺开国以来,无不是优渥对待文官,鲜少有当众处以死刑的,大抵是要维护读书人的脸面。最多是贬低、充军或流放。可洪祥二年那一场血腥恐怖之日,直接将杨党宰了个干净,如此雷霆手段,哪个官员不是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哪里还有心思去党争啊! 有道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新政稳定下来后,很多人便又开始抱团,谋取团体利益了。他们所谋,大多还是官员特权,或者是所有文官都梦寐以求的内阁辅位置。徐崇光上任时,已经六十有五,他还能干几年? 一时间,以文彦博为的文党、韩琦为的韩党,开始慢慢地积累势力,在朝堂上明争暗斗,无不是剑指内阁辅之位。 作为皇帝的6承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争归争,只要不犯错就行了,要是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朝廷的利益,6承启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当然,6承启也不会再像以前那般直截了当,拿人下狱,罗织罪名然后判刑了。这样做不划算,还容易使君臣隔阂。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面子是互相给的,你做错了事情要罚,那就贬谪吧,只要不是大错的话。人是会成长的,再大挥屠刀已经不适合了。 贬谪是6承启现在最常用的手段了,那是因为吏部考核制度和监察司暗中考评民意相结合,已经成了一个体系,能决定官员的升迁。 考评优上、优、良上的,自然升官;考评良、良下的,继续呆在任上,但下一任期还是良、良下,那只好再贬一个品阶了;至于考评是差的更不用说,直接贬官。 一般来说,在朝堂上动歪心眼的,对百姓都不怎么好,这个考评制度自然适得其所,三年一降,反正你不用心对待百姓,朝廷也不会好生对待你。你已经忘了怎么治理地方,对待百姓如同仇寇,等你降到十品官了,相当于一个小吏了,更是声名大损,走到街上连头都抬不起来。你还别说,这些年来真的就有这样的官员,已经退成了十品官,想靠朝中的人打点救一救都难。为何?吏部尚书吴显祉是皇帝的人,没有皇帝点头,你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十品官要是升官了,被监察司查了出来,吴显祉都要受到牵连!聪明人是不会做傻事的,吴显祉自然不肯这般做了。 这一招,直接打在了官员们的七寸上,让他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幸亏有大量十品官相助,不然的话,他们就是有三头六臂,都不能治理一个地方。 而6承启新创的官制,一任地方官卸任后,就连十品官都要跟着卸任。先前小吏之所以敢阳奉阴违,就是仗着地头蛇的势头,现在6承启连这个漏洞都堵起来了,哪怕数以十万计的十品官叫苦连天,还是徒负呼呼。 当然,这样一来吏部的工作量就更大了,不过6承启也不是死命往里用人的皇帝,很快便给足了吏部编制,也总算能顺利运转。 反正现在大顺的科举,两年一考,还怕没有进士吗! 刘安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的进士,6承启见他学识不错,为人也还算正直,外放了一年之后,便召回京城,担任起了皇子6惟的老师。 刘安世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家卫士,但他并不排斥杂学,反而鼓励6惟创作,但有个前提,得打好基础。不得不说刘安世算得上一个良师,背诵、之余,还会讲些故事,让6惟彻底认可了他这个先生。甚至在闲暇时间,刘安世和6惟探讨,如何制作以水为动力的工具。 这样的老师,6惟怎么会反对? 小孩子都藏不住话,6惟向6绣炫耀自己的好老师,6绣也跟着听了两堂课后,立时两眼放光了。 6承启听着6绣的话,已经猜到了七七八八,笑道:“绣儿愿意学习,朕怎能不应允?只是你跟阿娘习武一事……” 6绣嘟着小嘴说道:“爹爹只要应准就行了,绣儿会自己安排的!” 周芷若在旁轻笑道:“倒像个小大人了!” 6绣不愿意了,扑入周芷若的怀中,埋头在里面,闷声说道:“大娘笑话绣儿,绣儿不依了!” 见女儿在撒娇,6承启更是开怀大笑,似乎将烦恼一扫而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