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科举制度
像科举盛行之后,还要进行乡试,!会试,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入京考试,经过最高荣誉的殿试,选拔出前三甲,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而刘辩此时治内地区,官员极其紧缺,刘辩也来不及层层筛选,待洛阳周边各地报名人数达到一个饱和状态之后,便下令各地的人才赶赴洛阳参加考试。 然而科举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政策,却是不得不慎重,于是刘辩与麾下文臣商议之后,定下今后科举的基本制度。 首先,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当然这是指在京城的。其余州郡县,则是每年一次。 被各地举荐的人才,统一称为荐生的称号,荐生每年可以参加县内举行的县试。选取其前五十名,授予举人的称号。而举人呢才有资格参与郡举行的郡试,同样也只录取其中的五十人,授予茂才的称号。而茂才则有资格参加州举行的州试,录取一百人,授予进士的称号。 层层选拔之下,每一个州,只有一百人才有机会参加在京城举行的国试。 而国试也只录取一百人,称为国士,国士则有资格参加殿试,由刘辩亲自考核,选取前三甲,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 而也只有这一百人,才有资格可以以官职任用。 而剩下没有录取之人,刘辩也考虑到是各个地方的精英,特别建立了翰林院! 参与国试没有录取之人,则进翰林院进修,由卢植,丁管,蔡邕等大儒亲自授课,三年之后,才有资格去地方任官。 而考试的内容,刘辩与群臣商议之后,决定分为墨义,帖经,策问,诗赋以及明算等几个科目。 其中墨义与帖经明算则是考验人才的基本功,围绕经义等提出的基础问答默写等题目,而明算就相当于想在的数学了。不过自从刘辩创立汉数之后,算数等科目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这几个科目是考验基本功。 而策问则是考验其真才实学了,是议论的题目,针对当今的形式,法律,教育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当初卢植等人认为有这几科就足够了,但刘辩却不以为然,认为墨义帖经等科目不过是读死书,死记硬背便可,甚至作弊都有可能作对。 刘辩特意加上加上诗赋一科,诗赋乃是自己创作,极其考验真才实学,作弊也不行的,并且若是其他科目做的极好,诗赋却是一团糟,也能看出参考之人是否作弊。 而后世的的秀才有许多的权力,可以得到国家的津贴甚至是减免税收。这一项政策,可是极大的危害,刘辩大手一挥,决定任何称号都没有特殊的权利,只是荣誉的称号。那啥是状元,也只是最高的荣誉称号,没有任何的特殊权力以及实质性的好处。 后世的人,为何孜孜不倦的参加科举,还不就是为了权力,免税谁不想?以至于历史上有许多人耗费光阴,从青年直至老年,都在考试中度过。刘辩自然不想出现这种局面。 此举,可以说是极大的打击一部分人参加科举的热情。但虽然如此,天下的人,仍是以成为举人,茂才,进士国士等为荣。 这一日,洛阳皇宫,刘辩的书房当中,刘辩盘坐案前,案上摆放着大量的卷宗。乃是各郡县参加科举的名单。 桌案前方,则是站着荀彧。 “参加科举的人居然这么多,一千多人?”刘辩眼中充满了惊喜。 “天下人何其多也,虽然书籍掌控在世家手上,可是寒门子弟却也不少!不过这一千人中,浑水摸鱼的恐怕也不在少数!”荀彧摇了摇头苦笑道。 “浑水摸鱼?无事,能让百姓举荐的,多少都有些本事,那啥本事是来阴的,也是一种能力,更何况还有考试,考验其真材实学。” “就算有些人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科举的资格,将来国试之后,真的锦衣卫也会将其底细调查的清清楚楚,想要浑水摸鱼,根本不可能!”刘辩摇头轻笑道。 对于科举,刘辩也还防了一手,对于官员,当然要慎之又慎,浑水摸鱼的人当然有,这些就算在怎么防备,也会有人以利益蛊惑百姓获得科举的资格,当然这不要紧,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成为国士,将来有机会为官,刘辩自然会派遣锦衣卫,调查你的底细,到时候你是贤是贪,自然了然。 而若是没有能力,成为国士,就算你花费心思,获得科举的资格,到头来也只是得到一个荣誉称号而已,没有任何的作用。 丝毫不会影响大局! “陛下英明!”荀彧拱了拱手笑道。 “这些人可精着呢,若是给了其权力,将来还不是成为世家豪强?不得不防啊?”刘辩叹了口气道。 “可是陛下为何还给了世家的机会呢,允许世家参与科举,甚至给了官员推荐的机会!”荀彧疑惑不解道。
“文若你也出自名门之后,可曾让朕厌恶?朕恨得只不过是剥削百姓的世家豪强而已,可天下总有贤才,世家子弟未尝没有贤明之人,这些人会理解朕的!所以朕也给他们机会!”刘辩一笑道。 刘辩定下的科举,自然不是只针对百姓,才有举荐之人有机会参加科举,而世家子弟自然也有机会参加科举。 世家是永远除不尽的,刘辩也只能尽量保证制度的正常运转,保证麾下官员的廉洁。 刘辩摇头一笑,翻看着卷宗,找了一阵,果然见到了虞允文的名字。 “好家伙,这虞允文居然有三百户人推荐,这可见其德行不错啊!”刘辩故作惊讶道。 “这虞允文已经进了洛阳,臣也见过,确实是举止得体,谈吐不凡,是个人才!”荀彧点了点头道。 此时科举即将开始,洛阳周边郡县的人才蜂拥而至,荀彧身为考官之一,自然见过这些人才,想必是虞允文的不凡,让荀彧记下了。 刘辩点了点头,以虞允文的才华,博得头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刘辩却也不急。 “对了文若,你说你当初有几个同窗好友,不知可到了洛阳啊!”刘辩看向荀彧问道。 “陛下,只有一人来了洛阳,不过他听说陛下举行科举,故而心痒,想要与洛阳才子较量一番,硬是要去了臣的推荐名额!”荀彧苦笑道。 “哦?这到有意思了,莫不是郭嘉郭奉孝?”刘辩眼睛一亮道。 “陛下也听说过奉孝吗?” “哦,却是听公达说过!”刘辩含糊道。 “这么说,郭奉孝要参加科举了?”刘辩微笑道。 “是的!”荀彧点了点头。 “这样也好,参加科举,能考验其真才实学,就让他与其他学子较量一番吧,朕也看看,让文若推荐的人,有何不凡之处!”刘辩正色道。 “此次科举,鬼才郭奉孝,南宋名相虞允文,不知道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刘辩心中暗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