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一品富贵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无敌

第三百五十六章 无敌

    韩匡嗣与耶律沙大败,耶律善那边同样大败。但那一战暂时与杨业无关,杨业才刚刚被赵匡义以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之故,授于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那个郑州观察使之职同样兼带,可以说待之甚厚。然而还未出发。

    耶律善来到河东,在代州前面置雁门、西泾与护国、南川四寨。

    闻听东路军败,耶律善想要撤兵,宋将折彦赟、刘绪、候美追击,又破契丹千余众。

    相对于满城大捷,功劳不算大,但也算是胜利,至少在这个沮丧的时候是喜上加喜。直到这时候,赵匡义才将奖励与抚恤发放下去。

    当真他不清楚将士的怨怼?

    但开始时之所以不发放,是气愤涿州诸将准备册立赵德昭,到了京城后,还不发放,那就有含味了。赵德昭自杀后,可以发放了,然而那时候发放太过明显。

    因此拖到现在才发放。

    同时也给大家一个警告,不要说制度,俺允许才给你们,不高兴了有了制度也不行。

    春回大地,另一场大捷又拉开帷幕。

    在这之前刘鋹死了,按理说赵匡义没有杀死他的必要,但考虑到他专门杀皇帝的光辉历史,天知道刘鋹是不是被害死的。

    然而这无关紧要了。

    雁门关大战开始打响。

    宋九为什么对杨业表示足够的善意,并且将杨业的两个儿子带到东北去,害怕演义以后会丑化。甚至许多人说雁门关大捷潘美贪图杨业的功劳?

    会有人眼红杨业之功,甚至潘美不服赵匡义对杨业的额外优待,但潘美会眼红杨业之功?凭雁门关那点功?岂不要笑死人了。

    或者冒牌的飞狐关之功,田重进在地下会叫冤的!

    但现在不同了,因为宋九将真相抛开,是杨业救了赵匡义,非象前世。赵匡义不想公开,杨业不敢公开,因此许多人眼红。现在真相抛开了,虽有人眼红,看看现在是什么职务,河东的二把手,兼带着郑州观察使之职。比孟元喆待偶还要高。然而至少潘美不会有其他想法。不看僧面还看佛面呢。

    只可惜宋九此时还在东北,不然会感到万分欣慰。

    看在宋九面子上,杨业到来,潘美很客气。

    杨业性子有些倔,实际史上那次惨剧,也与他性子有关。东路军大败,契丹扑向西路,这时赵匡义又错误的下了一道命令,让潘美将云朔百姓带到中原来,可那时契丹将主力集中调头准备对付西路军了,依潘美之意,直接将这些百姓放弃。杨业却一定要执行赵匡义的计划。杨业之死不能说与潘美无关,若是王侁一个人,有什么能力掣肘潘美,他还嫩了一点。但这场争执,让潘美大军差一点陷入危境,连屁股都差点让耶律斜轸烧着了,所以潘美才痛恨的放弃了杨业。潘美有大错在后,杨业有小错在前。当然。宋九肯定不知道了。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若是继续发展下去,就是有宋九,可能还会重演。以后还会有人莫明其妙的说潘美贪图雁门之功。

    暂时两人合作十分愉快。

    杨业虽直性子,也不是不通事理,潘美对他客气,他也对潘美尊重之。

    满城大捷,是因为赵延进的胆大。李继隆的搓合,三路主将奇迹般地的完美配合,取得了大捷。

    但在雁门潘扬二人配合更加完美。

    契丹派驸马萧咄李为主帅,李重诲为副帅。刘继文随军,从契丹出动了一万多名正兵,但不是一万多大军,契丹的军制,一名正兵需一名打草谷兵一名守营辅兵,合计起来也达到了近四万兵马,再加上云中的汉兵,以及一些老幼与役夫,大约七八万兵马,打着十万兵马的旗号,扑向了雁门关。

    契丹之所以选择在河东,有几种想法。

    宋朝刚收复河东,河东百姓不服。

    刘崇的孙子刘继文逃到了契丹,由刘继文随军,打着收复北汉的旗号,可以获得大义。

    河东人口稀少,导致无法豢养更多边防军人,宋军比河北驻军更少,能获得更多兵力优势。

    杨业以前表现不大好,潘美在幽州表现更差。

    实际这个想法无比的错误,河东百姓可能不大服气宋朝,但相比于宋朝,更痛恨契丹,其中杨业就是代表。兵力优势除非明显,悬差不大的话,未必会起多少作用,例如满城之战,高梁河之战。至于刘继文号召力有多少,更让人怀疑。杨业打宋朝不行,但打契丹那就是两回事了。至于潘美在高梁河一役中的不作为,是无法作为。潘美若算庸将,那么契丹除了耶律休哥外,就连耶律斜轸都算庸将了。

    战斗之前,这时还不是范雍、范仲淹、韩琦、高遵裕、李宪这些书生太监外戚掌兵的时代,最少在宋太宗时期,打得有板有眼,对情报工作也重视。就象田钦祚那次三千打六万,契丹还未出兵,赵匡胤就得到消息。

    虽然契丹是闪电战,然而潘美还得知了情报。

    因为时间紧急,潘美只是召集了杨业,与杨业的部下董思原、候美与邓昭达等将领协商。

    随后潘美于雁门关前正面应战,杨业却借助他对地形的熟悉,带着轻兵西出井陉,由一条无人注意的小道插到敌后。

    萧李二人率领大军向潘美步兵方阵发起冲锋。

    没有赵匡义的掣肘,潘美又成了潘美,在他指挥下,数万宋军进退自如,辽军始终撕不开宋军的方阵,相反的将自己军队陷入泥潭之中,失去了供骑兵冲突的机动空间。

    这时杨业的轻骑突然从侧后袭来。

    本来在潘美指挥下,辽军已经被困住,杨业这一冲,更使契丹大军乱了阵脚。

    这时杨业做了一件让人震撼的事,他遥遥看到辽军的军旗,断定是主帅所在,率军突入。在这一刻杨业化作了放大版的耶律休哥,化作了武侠才存在的超级高手萧峰。

    在他的冲击下,十万契丹大军无人可挡。全部成了让杨业任意收割的麦草,杨业径直来到中军大旗下,手起刀落,将契丹主帅萧咄李斩首于旗下。再次拨马调头,将副帅李重诲生擒活捉。

    这两人不是草包,后来李重诲降宋,成了宋朝一员名将。并且与契丹人作战时多有战功,可见非是凡夫俗子。

    但在英雄孤胆绝唱后面,不能忽视潘美的功劳,若无潘美,仅凭借杨业几千轻骑是很难做到这点的。就象薛仁贵在高丽二十万人马当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敌。那是背后有强大的唐军,李世民站在城头观战。然而一到大非川,武功史上罕见的薛仁贵也怂了,向论钦陵求和,才被论钦陵饶了一条性命。或者如杨业本人,放在陈家谷,他就杀不进中军。将耶律斜轸生擒活捉。

    十万契丹大军顷刻间全面崩溃。

    这一战过后,杨业终于踏上了巅峰,契丹人畏其凶悍,称为杨无敌,望之丧胆,甚至一看到其旗号立即拨腿就逃。

    消息传到京城,赵匡义大喜,潘美赏无可赏了。只好赏杨业,提为代国公云州观察使。

    其实若无雍熙北伐,象这样耗下去,即便契丹有耶律休哥,那点家底子也会早晚一点一滴耗光。

    在这场大捷下,宋朝又迎来一次科举。

    这是赵匡义手中第三届科闱,相比于第一届星光璀璨。第二届胡旦榜要黯淡得多,可这一届更璀璨。

    有王旦,有向敏中,还有大宋著名良吏张咏。还有苏易简。

    还有,少年得志的寇准。

    继续跑步上岗,状元苏易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直接管理若大的金陵,向敏中通判荆湖重要的潭州,王旦知平江县,三槐王终于开始兴起之路,张咏知鄂阳县。

    才十九岁的寇准就知了巴东县。幸好宋九不在,不然能活活噎死。

    但寇准不会说俺小,在小寇眼中,没有他不行的,这个性格从小到老。

    寇准兴冲冲地来到巴东,然而他傻了眼,这就是巴东县衙,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

    每天晚上听着无边的涛声,看着寒酸的县衙,这日子没法过了,他开始想家,月白夜蝉响,池暗风荷衰。溪云入破牖,山菊开疏篱。贳酒不能醉,乡园空结悲。徘徊独凝望,目极长天涯。

    这时知县主要两个职责,一是断案,二是征税,然而巴东县只有一千户,几个小寨子,一口破盐井,征来的税还不够发官饷的。或者破案,巴东又偏又小,民风纯洁,两案下来都没案子可破,这样闲静的时光,最后连琴都不想弹了,“县幽无俗事,公退只高吟”;“讼庭终日静,琴鹤亦长闲”。

    做了一方父母官,小寇却脱身化为文艺**青年。

    墨绶铜章竟何用,巴云瘴雨徒荒凉,官印没有作用,那就玩去吧。小寇开始到处游山玩水。

    数年后,他调到大名府成安县担任知县,职官也有大理评事升至著作佐郎,月薪由10贯升至17贯,加上一些补贴,实际收入每月大约在四十贯左右,相当于人民币两万元。

    小寇心情不错,推行阳光政策,公开税籍,得到百姓热烈欢迎。但这时他的亲戚来了一封信,非是求助,而是寇准少年时父亲寇湘去世,一直没有好好安葬,因此亲戚希望寇准完成这件事。

    然而小寇工资并不高,虽然宋朝工资不错,但他的官职还没有真正起来,仅能够养家糊口。当然,大多数官员过着小康生活,可若没有灰色收入,不贪不污,他们也与寇准一个样。若是现在办理葬礼,凭他的官职与薪酬,只能享有很低的规格。于是对他亲戚说道,我父亲当年状元及第,只因时运不刘,不能位于高官行列,现在仓仲办理后事,既不能告慰父亲在天之灵,更不能表达我的一片孝心。

    但这让小寇产生了迷茫。

    当然这些名臣个个都在路上。

    除了这几人,还一个人。

    北宋出了不少名相,可认真来看,业务第一的赵普与吕夷简德cao太差了,王旦虽稳重,仍因宋真宗拜神仙多少沾了一些污点,王安石用心良苦可太过毛躁,司马光除了写资治通鉴外,认真的将他的政历翻看,都能放在jian臣传里,范仲淹德cao三百年来第一,可政治上良莠不齐,办了许多错事,寇准太过蛮横不讲理,自以为是。张齐贤除军事上有所建树外,实际也不行。吕蒙正奢侈无度。王曾德政兼备,可还没达到完美的地步。

    然而还有一人,几乎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也是整个宋朝唯一能与房杜姚宋相媲美的名相,要政绩有政绩,要远见有远见,要德cao有德cao,然而因为他的低调,后世几乎所有人将他忽视,那就是圣相李沆。

    李沆也在路上,虽与寇准同榜,不过他发迹得快,在寇准担任成安知县时,他已成了知制诰。

    这些人是未来,然而眼下还有一个人,他导致了宋朝整个格局的改变。那个人年渐七十了,在远方呆了九年,很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