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乞活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四章.崇祯七年

第三百一十四章.崇祯七年

    大雪漫天飘落,强劲的北风中才刚刚在代县的城头上铺上一层的白霜,可旋即又被凌乱的脚步给踩踏的七零八落,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叫嚷声,沉重的大炮被抬上垛口,守城的官兵,乡勇紧张的向下眺望着。

    趴在城垛上,宋青书自己亦是死死拧着拳头,咬着嘴唇。

    今天已经是崇祯七年的正月十五,然而这一年,对于大明朝来说,却是个沉重的打击,首先,好不容易堵在黄河边上的农民军大军跑了,而且这一跑还一发而不可收拾,仅仅一个月时间,二十万农民军分成了五六股横扫了大半个河南,中原的藩王之祸甚至比山西,陕西的天灾还要严重,有了这群带头的,短短时间内,河南亦是起了五六十股起义军,来归附的饥民更是数不胜数,一下子又将农民军扩充到了五十万至七十万,甚至更多,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去计算。

    最终,崇祯皇帝的选择还是追杀农民军,把北方宣大山西北直隶大片领土直接扔到了女真铁骑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兵部传来严令,死守城池,不得出战,丢城者,斩!这等于直接将乡野的居民丢给了满洲八旗。

    姜镶果然说话算话,说不扼守关卡,就不扼守关卡,大年初五后金毁边墙而入,今天,就是数之不清的塞外铁骑弥漫在了代县城下,一支从东面宁武关入,直奔南下太原,另一支则穿越太行山,再一次杀逼北直隶京畿,一时间天下震动。

    代县准备的倒是比较提前,直到这帮强盗要来,宋青书将代县乡下十一万多百姓一小部分安置在县城,大部分全都收拢到了五台山中避难,财物也是提前转移,南面原平县的傅山大体也是如此,至于一些舍命不舍财的地主,也不管他去死了,乞活军的大本营内倒是无虞。

    可看着滚滚铁骑从自己城市底下川流而过,宋青书心头依旧如同刀割一般,多少次幻想着自己也回到抵御外族的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不管一切的大战一场,可真事到临头,他却也只能趴在城头上站着看着。

    而且曹三喜的声音还格外的刺激他。

    “大家伙放心,咱们大帅已经和外面这些爷合作了,鞑子是不会打咱们代县的!大帅,您也跟乡亲们说两句吧?”

    对着聚拢在城墙附近提心吊胆的代县百姓,曹三喜是尽力安抚着民心,似乎真当成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儿,曹三喜这厮还扭头对着城头督战的宋青书喊着,听的清晰入耳,宋青书却根本不敢回头,耻于回头!

    碰了个钉子,曹三喜无奈悻悻然的扭过头,继续着他的演讲:“我跟你们说,就在咱们加多宝总号的铺子里,还藏着那鞑子大汗送给咱们大帅的红顶子!”

    这年头,国家与民族的概念还真是淡漠的很,听的宋青书阵阵羞耻的话,这些代县的不论世家豪族还是斗升小民,居然都安心了下来,居然还有人在城墙根对着宋青书高喊着大帅威武。

    “大帅!您看,有鞑子军官向您打咋呼呢!”城头上,不少守军也听到了曹三喜的咋呼,一个雁门关过来协防的官军还颇为兴奋的向下指着。

    那厮是豪格,似乎宋青书的一席话让他对汉人的感官也好了点,不过看着他在城墙外一百多米对自己招了招手,宋青书却是狠狠把拳头举了起来。

    早晚有一天,老子会和你们算算总账!

    …………

    这一次清军入关,主要战略目的却是在蒙古,这个年代的蒙古部落真的是狼群,只有能带着他们狩猎劫掠的头狼,才能获得蒙古部落的承认,林丹汗失败就在于,他把矛头对准了蒙古部落内部,靠着撕咬自己人来巩固地位,皇太极则是需要证明,自己是个能带着蒙古部落发大财的人,所以这一次入关,重点就在于劫掠。

    山西北部,北直隶东部一直蔓延到京畿,乡野间几乎一片哀嚎,年初毁关而入,后金军一度直逼太原,后再转代县向东而去,经宣府,破万全卫返回沈阳,这次入关持续了两个多月,共破七县,劫掠人口十多万,财货金银不下三四百万两,那些追着农民军打时候如狼似虎的官军却怂了,后金军撤了七八天,各路明军却依旧死死缩在各自据点内,丝毫不敢出来。

    虽然很值得嘲讽,不过这倒是给了宋青书最好的出发机会。

    二月初八,后金军再次经过代县后撤,这天夜里,五台山下,密密麻麻的火把照亮了几乎方圆几里,三千火枪队,一千精悍义军骑兵,刘宗敏的大刀队还有五百多宋青书先后收拢的蒙古从骑,全都列阵在了山下,顶着飘飘大雪,宋青书自己也是顶盔贯甲,亲自检阅着自己的大军。

    戚继光调任蓟阵总兵,曾有一次阅兵,几万蓟镇人马汇聚在一起列阵,三个时辰,戚继光都没来,忽然天降大雨,所有的兵丁都去躲雨了,也只有戚继光的三千义乌子弟没有动,顶雨而阵。

    如今,宋青书最得意的兵马训练上已经不逊色于戚家军了,顶着寒风刺骨的冰雪,如今也有两个时辰,脑袋上都蒙了一层,连一个拂去的都没有,眺望着这一幕,宋青书凉了两个月的心脏终于也迸发出了无比的炽热来。

    这就是他来实现将来梦想的全部资本!能不能依靠自己守住这华夏文明,就看他们了。

    “上饷银!”

    随着宋青书的怒吼,数百的乞活军抬着沉重的箱子急促的跑上来,各个队已经职业了许多的队正,百长掀开箱子,里头都是沉甸甸的大银子,从前往后发去,每个人怀里都多出来热乎乎的百两纹银。

    从阎思印那儿弄来的五十万两官军饷银,如今却是全都被宋青书给自己士兵发下去了。

    一面发着,一面站在点将台上,宋青书始终在不断的怒吼着。

    “不是老子热爱征战,也不是老子愿意看到你们父母妻儿离别,老子也不舍的代县这儿的安宁!可你们看到了,一个皇帝身边的狗太监,就差不点夺走了大家伙的衣食饭碗,还有狗鞑子,官府已经守不住自己的江山了,鞑子入关抢掠跟回自己家一样容易!”

    “代县这儿已经不安全了,乞活军也已经蛰伏太久了,是时候亮出你们的爪牙,为大家伙再找一片安宁之地,而且让不论官府,还是关外的狗鞑子都看清楚,谁要敢来谋夺大家伙的衣食生活,就得先做好身上被戳出几个血窟窿眼的准备!”

    “老子不敢保证能把你们一个个都活着带回来,可跟着老子打天下的,老子敢言你们的子子孙孙,一定会有个天下太平!”

    这年头什么国家大义,其实说服力并不大,更何况乞活军还是些活不下去起来造反的叛贼,可是实实在在下来为了自己打拼,就足以激励起无穷的战斗力,就如当年戚继光目睹义乌矿民争矿之战后曾言,余大战小战七十多场,无此战之凶的!为了子孙后代能活得好点,那些义乌矿工甚至拼尽了最后一口气,这道理拿到乞活军也是一样的。

    虽然不明白宋青书为什么一定要走,可凭着对宋青书一贯的信任,听着宋青书来回在队伍里奔走,呼喝着,拿着银子的乞活军精兵,亦是开始了热血沸腾,跟着宋青书的语气,高高举起了武器。

    “跟着大帅,拼了!”

    阅兵场外头,乞活军的家属亦是早就聚拢在了那里,发饷誓师之后,牵着马,乞活军的大队伍直接从人群中穿过,将士们抓紧时间,把手里还没有捂热乎的安家银子,给自己家里人亲手送去。

    毕竟也是经历过血雨腥风活下来的农民军,乞活军家属的告别也没了那么多依依不舍,惺惺作态,反倒是父母拍着儿子的肩膀,叮嘱着跟着大帅要好好打仗,女人们红着眼圈,却是撑出个笑容叮嘱男人们在前线安心,自己无论如何也会把孩子带好。

    亲手把银子交到亲人手里,这些军士们亦是安下心来,反正家人们都能吃饱穿暖了,跟着大帅还是去打明天,一条命算什么?

    “老夏,今天开始你就是宋青书了,这代县的老营,就都交给你了!”

    最终留守老家的任务,宋青书还是留给了疤脸,拍着他的肩膀,宋青书很是凝重的叮嘱着。

    这一趟宋青书为什么要走,疤脸亦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为了拿下阎思印这个死太监,乞活军已经在太原附近亮了旗子,而阎思印与代县的矛盾更是人尽皆知,如果宋青书不重新把旗号打出去,冲出山西,南面有人会怀疑到老营头上。

    至于与商人们约定的票号,还有找一片新的根据地,这些到都是后来才附带的了,经历了太多的生生死死,对于分别疤脸亦是表现的十分淡然,头顶上满是雪花,这个辽东杀出来的老军汉没保证什么,仅仅是木着一张脸闷声的哼道。

    “照顾好采薇,照顾好自己!”

    “嗯!”

    男人之间,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去表达情感,相互拍了拍肩膀就足够了,答应一声,宋青书亦是翻身上马,这功夫将士们的离别亦是差不多了,在各自营率的号令下,长长的队伍拉着大车,牵着骏马,迎着雪夜亦是踏上了漫漫征途。

    谁都不会想到,几年之后左右天下的征程,就这么在一场大雪中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