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对之声
《教育新理念,我们的学校是天然植物世界》 这个标题,印在第二天《清河日报》他头版头条。几乎瞥到清河日报的人,第一眼就看到这个题目。 大部分人,都会饶有兴趣地翻到第二版的正文部分,仔细阅读这篇很长的文章。 汤阳的文字功底不错,叙事清晰,语言平实中,还带着一些诙谐趣味,就算刚掌握文字阅读的孩子,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文章从在地毯草上上课的两个班级孩子们的新奇感受着手,引领读者设想整个校园铺满了天然草地的情景。 其后,旁征博引,从北欧的花园式小学入手,介绍花园式学校给孩子们心理和生理上的改变。 从清一小的地毯草尝试,引申中国整体校园环境的单调乏味。 阅读此文,不由被汤阳的文字带动,配合夏波恰到好处的配图,读者不由被其文字描述带入一个以青草为路面,以藤萝为墙壁,天顶悬吊瓜果,四季花开不败的美丽校园,纷纷心驰神往。 甚至有些家长已经急切地联系自己学生的班主任,希望学校在学生教师中,也普及立体绿化和地面植物,让他们整日上课的教室,变成满目绿意的小森林。 当然,千人千面,有赞扬之词,便有质疑之声。 不过一所小学校园,却花重资投入无用的环境建设,是不是领导层好大喜功? 贫困山区连块黑板都没有,城市重点小学却花钱在无用之处。 还有一部分人,则质疑清一小建设天然草地cao场,是校园建设的严重倒退。 一个名为“三十年河东”的网友,在清河日报网络版里留言。 “出生在83年,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的学校,cao场都是种植天然绿草。可是看起来很美好的天然绿地,并非想象中那样都是青草芳香,可以满cao场打滚。天然草场难以管理,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光秃秃露出黄沙,而学生不常踏足之地,青草飞长,远看黄一块绿一块,简直就是狗皮膏药一般难看。报道里说学生喜欢在草地里打滚,你可知道真正在草地里打滚之后,满身草屑,需要抖多久才能干净吗?更不提草丛里各种虫蚁滋生,蚊虫乱飞。 请不要光凭着文人的臆想,发布这种不合理的溢美之词。天然并非都是优于人工,假草场地,不仅整齐美观,养护管理方便,在学校体育场等公共场所,都已经逐渐替代天然草地,此时再鼓吹天然草场,完全是一种弱智的倒退行为。” 这个名叫三十年河东的网友的留言,获得了很高的赞同。对很多以前用过华国校园的天然绿地cao场的人来说,那份体验,并不算太愉快。 韦杰是《海西快报》专门负责清河市地方新闻的主要编辑。在《海西快报》中,几乎就是梁天凤的一言堂,她布置下的任务,是《海西快报》编辑记者们放在首要完成的事情。 韦杰今天一直在冥思苦想,如何找到清一小空中花果园事件的漏洞。正巧在中午吃饭时,韦杰刷新网页新闻,看到这位名叫“三十年河东”的网友的留言。 他倏然眼中一亮,脑中迅速组织素材,扩充内容。这篇不长的抨击清一小绿地cao场的文章,稍微拓展,写一篇三千字以上的报道稿,完全没有问题。 一场清河市两大市民报之间的角力,在暗地滋生,默默酝酿。 林曾对此一无所知。 他和红仔吃着早餐,对今天的活动有些纠结。上午看场地,下午面试人员。 说实话,他在成为一星育种学徒之前,他处理这些事情,还算耐得下性子。而成为学徒之后,看着资料库里无数的育种资料,林曾只恨自己时间不够用,再去处理这些问题,徒然觉得几分烦恼。 对一个学者而言,经营一家文化公司,是否比研究专业领域的趣闻有意思? 对一个医者而言,经营一家医疗机构,能否比拥有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更拥有成就感? 对林曾而言,经营一家绿化公司的琐碎的事情,显然比不上研究家庭水源植物更有趣。 他可以花费两天的时间,完善两个符纹之间的连贯程度,但是却对经营方面的事情,兴趣缺缺。 林曾自小的性子,就不善经营钱财,将钱生钱的商人手段,对他很遥远。所以,虽然很早自立,但他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是脚踏实地,以辛苦工作赚取薪水。
而他在获得育种空间传承之前,经营的最大生意,是夜市的烧烤摊。 红仔吃完自己的稀饭和香葱炒蛋,抱着从福利院借的绘本,趴在草地上,晒着暖暖太阳,乐滋滋地看书。 黑背赛克比刚买回来的时候,大了一圈,有力而快速奔跑跟上红仔步伐,随着红仔趴下,它也趴在红仔的手臂边。 尽管不愿,林曾依然要努力发展绿化公司的业务。 将炼制植物在城市中推广,对他育种师的发展,帮助很大。 所以,尽快找到合适的人员,协助他管理公司,承接大量公共及私人空间的绿化建设,汲取大量资金,是林曾目前发展的目标。 等公司的运营逐渐进入正轨,林曾就可以放手脱离公司具体运作,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培育种子,发展自身育种基地和种植农场上。 他并不担心过度放手,而失去对公司的掌控力。 他垄断着所有异度空间种子的来源,掌控种子,也就是掌控公司的命脉。即便他凡事不问,只要掌握着种子,就掌握着所有公司订单的根本。 想通了这点,林曾对自己这间有名无实的异度绿化公司经营,多了几分积极性。 等刘山接走红仔,他马上给赵果德打电话。 “林曾,地方的钥匙我都拿到了,现在出发?”赵果德一接电话,马上说道。 “行!”林曾干脆回答。 “那好,咱们在北环中路的建行大楼下碰头,我马上出发,大概二十分钟之后到达。”赵果德身边,还有小婴儿“嘤嘤”的叫唤声。 “好,我也差不多,等会儿见!”林曾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