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门
“薇儿,你没事儿吧,”看着宋采薇狠厉的脸色,宋采莲心跳落了半拍,心想自己的meimei是不是因病又落下什么后遗症。 “薇儿,”看着宋采薇没有搭理自己,宋采莲着急的赶紧用力的晃了晃失神的宋采薇。 “啊,二姐,怎么了?”宋采薇瞬间从刚才的思绪中抽离出来,看着一脸着急的宋采莲,以为又发什么了什么事。 “没……没什么,只是刚才看着你的脸色好像有些走火入魔的感觉,”宋采莲扯了扯嘴角,争取不让自己的脸色难看。 听到宋采莲的话,宋采薇尴尬的笑了笑,想到刚才自己的状况是有些恐怖,赶紧解释道:“俺刚才只是身上有点疼,不过现在好多了。”看着宋采莲听到自己的解释后,那脸色由紧张变的轻松,宋采薇又是心中一暖。 “没事儿就好,你不知道因为你这几天生病发烧,家里都怪担心的,就连小六都懂事了很多。” 宋采莲说话此刻心里多少有些泛酸,父亲在时,虽说家里的孩子多些,但也能养得起,父亲一走,奶奶周氏刻薄,爷爷也是个偏心的,整颗心都挂在大伯家。母亲一味委曲求全,在家中整日辛劳,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有口饭吃,两年来受尽了苦楚。 看着宋采莲此刻脸上的落寞,一时间,屋里静了下来。 大家心里都清楚,宋采莲的话中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尤其是大哥宋承文感受到宋采莲的语气,手不自觉的握紧了,眉头也紧紧的皱了起来。 “二妹,都怪大哥不好,你再忍忍等大哥再大一点儿,肯定求咱娘让俺进山打猎,到那时,咱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宋庆祥走后,两年里,多少次宋承文向苏氏要求要去村后的十万大山中狩猎,可是苏氏坚决不允。记得有一次宋承文偷偷地进了深山,苏氏得知之后,把宋承文狠狠地打了一顿,气得大病了一场,自此宋承文再也没有进过深山。 “是啊,等武儿长大了也要进山打猎。” 看到自家哥哥jiejie都不开心,懂事的宋承武乖巧的接着宋承文的话说道。这一说屋里压抑的氛围一哄而散,大家都笑了起来。 就连病的没有多少力气的宋采薇,看到宋承文糯糯的可爱的小脸蛋儿,也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是,我们家的小五长大了也要进山打猎,”宋采莲随手抱起站在炕边的宋承武,高兴地在他脸上亲了又亲。 就这样,宋采薇完完全全接受了自己现在的家,同时也把整个心和这个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由于这次实在是病得厉害,再加上家里人的关心爱护,宋采薇在炕上又躺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里,每次吃饭都是苏氏苏玉青从正房给宋采薇端来。但每次的饭,都没变过,半块儿干硬的杂粮窝头和一碗清澈见底的米粥。虽说杂粮窝头搁在二十一世纪是富含营养的食物,但每次的饭连点油水都没有,实在是让宋采薇的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 但是就这样让宋采薇每次都难以下咽的饭,周氏每天都要骂个半天不罢休,话语很是难听,要不是苏氏苏玉青看着,宋采薇早就恨不得跳下炕去撕烂周氏的嘴。 “快吃吧,吃完之后,今天就出门走走吧,”苏玉青看着自己的女儿对着窝头皱着眉头,心里也很不好受,眼神黯然,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的抚了抚宋采薇的头,温柔地说道。 宋采薇本来实在没有胃口吃饭,但是一听苏氏允许自己吃完饭出去走走,顿时来了精神。也不顾窝头是多么的难吃,多么的硬,就着米汤就大口吃了起来。 这几天,说实在的宋采薇身上都快躺出毛来了,虽说前身的记忆中有关于这个世界的面貌景色,但是自己并没有亲眼看看,所以对于这个新世界,宋采薇心中多少有些迫不及待。 “慢点儿吃,”看着女儿大口的吃饭,苏玉青的眉眼都轻松欢快起来,一边嘱咐着宋采薇慢点吃,一边叫来宋采莲让她一会儿陪着宋采薇出门。 很快,宋采薇就吃完了饭,和苏氏打了个招呼,就和宋采莲手牵着手出了门。 宋采薇一家住的是宋家的后院,所以一出门入目的便是大约半亩的菜地,由于是初春,天气开始渐暖,所以周氏种下的蔬菜才刚刚露出嫩芽。 紧接着,便是一个若大的猪圈,里面养了两头猪,不是很大,看来是过完年之后,周氏新买的小猪仔,猪圈紧挨着宋采薇一家住的土屋,现在异味不是很大,但此刻可以想象的到天气逐渐热了起来,那臭味是多么的大。想到此,宋采薇不禁打了个抖擞。 “薇儿,是不是冷?要不然回去多穿件衣服?”突然看到宋采薇打了个颤,细心的宋采莲赶紧问道,眼里满是关心、着急。 穿件衣服,宋采薇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勾起嘴角冷笑,自己哪里还有衣服可穿,就算有也是补丁盖着补丁五颜六色的破衣服。 但是,宋采薇虽有不满,脸上仍面不改色,回道:“不用了,俺一点儿也不冷,大概是许多天不出门,有些许的不适应,”宋采薇扬起小脸,发出甜甜的声音安慰着宋采莲。 “那就好,我们快点出门吧,俺还要去后山打点猪草,要不然奶奶又该骂人了,”说着,一边拉着宋采薇,一边顺手拿起园中的竹筐,向外走去。 两人慢步从后院绕过来,走到前院,宋采薇看着正房的青砖瓦房,心口气的又差点没有喷出一口老血。 前院正对着大门的是四间高大的青砖瓦房,爷爷宋浩远和奶奶周云香以及他们十五岁的老来女宋娇娇住在这里,左右厢房也同样是青砖大瓦房。 左厢房住着大伯宋庆东和大伯娘刘氏刘凤娟一家,他们只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宋承昊十六岁,女儿宋采月十二岁。 大伯宋庆东是个秀才在清水城县城府衙里做典史,是个不入品阶的职位,掌管着县衙里的典仪出纳,月俸三石米,三两银子,大堂哥宋承昊也考上了童生,所以宋家才有今日的富贵。不过也正是由于爷爷宋浩远的偏心,大伯才有机会读书识字。 平日里大伯一家住在县城,所以以前宋庆祥还在的时候,宋采薇一家是住在东厢房的。 ps:一石米=一百斤米一两银子=一千个铜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