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三个半女人一个夫之旷世缘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七章 恨海难情天

第二十七章 恨海难情天

    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它像一位舞蹈家,能使人抛开烦恼。

    浪花的起伏,像一段怪异的音符。声音的强度被误认为是天上的雷鸣。

    海水中的波浪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来.有的升上来,像一座座滚动的小山;有的撞了岸边的船只,溅起好高的浪花,发出“哗......哗......”的美妙声音!

    海浪一次又一次强有力地向岸边击打着,它不再关怀岸边的礁石,它企图吞没整个大地……

    放眼遥望大海,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如此美景,杨德荣来不及尽情地欣赏,也无暇欣赏。

    杨德荣和米华,乘坐香港客运轮渡,以港商的身份,在台湾基隆港上岸,以外发生了。

    杨德荣在南京卧底时,曾追杀过他的情报三科科长岳黎明,此时就是基隆港码头的边检指挥官。

    杨德荣别无选择,他趁对手还没有发现自己,从轮渡的甲板上紧急跳海

    看着有人跳海,岳黎明的部下,在岳黎明的指挥下,一排子弹朝海上凶猛的扫射过后,血水染红了一片海水,使其慢慢变成一抹“红云”。

    在血染的海水上,海浪卷起一层层浪花,那是对逝者灵魂的送行。

    在血染的海平面上,海鸥低鸣,那是对逝者亡灵的哀思。

    海涛声声,那是对逝者灵魂的召唤,归来吧!您的家人期盼您早日回还!

    第六感觉告诉米华,丈夫杨德荣一定是遇见了自己昔日的"对手"。虽然米华并不清楚杨德荣当年在南京做了什么,杨德荣从始到终也没有详细告诉米华自己在南京究竟为党做了那些工作。米华只是在自己的婚礼上皮毛的听过阿水讲的一星丁点。虽然米华无法想象卧底的危险,但她知道在自己的心中,丈夫就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此刻,米华深深的知道,丈夫用自己的生命在保护自己。

    其实,同样,米华用自己的身体,自觉不自觉的掩护了杨德荣。

    如果杨德荣和米华携手那怕再往前走一步;

    哪怕前面甲板上准备下船的人,个头再稍稍矮那么一点点;

    那怕当时杨德荣推米华的力度再小一点点,米华身体的摇摆幅度和速度再小一点、慢一点,岳黎明就有可能发现杨德荣。毕竟,在南京,他们曾“同事”将近两年,也斗智斗勇了两年。而且岳黎明暗中监视调查杨德荣也非一日之功!在南京玄武大道上追杀杨德荣,是岳黎明调查的必然,也是政治斗争的必然。

    如果不是信仰不同,也许岳黎明和杨德荣会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都是法律系毕业的青年军官,虽然毕业的院校不同,但他们有专业上的共同语言,是报国的一腔热血让他们自觉不觉的走到了一起。也正是不同的信仰,是本该成为好朋友的一对爱国青年,却成了生死冤家。

    “兄弟,你说将来国军胜利了,共军投降了,国家稳定了,你想干什么?”在南京时,岳黎明曾多次问杨德荣。

    “这事还用问吗?当然是做法官,为民伸冤,除恶扬善。”

    “英雄所见略同!”

    岳黎明自觉不自觉的伸手紧紧握着杨德荣的手。

    虽然在岳黎明调查杨德荣之前,他并不知道杨德荣的真实身份,但共同的志向使他的内心好像与杨德荣很近很近。

    在南京,在临江红袖茶楼上,望着滔滔的江水,滚滚东去不回头,杨德荣和岳黎明也曾慷慨激昂的在一起探讨时局,指点自己和国家的未来。然而,在同一片国土上,是政治,是信仰让他们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政敌。

    杨德荣和岳黎明,在政治上的信仰,谁能评说他们的对与错呢?

    站在各自政党的立场上,他们都是优秀的军人和优秀的情报工作者,他们都是自己服务的政党的忠诚卫士。

    看着海面上泛起一片"红云",慢慢变淡,和海水溶为一体,米华悲伤、难过,难以发泄的痛苦,使她直觉胸闷气喘,两眼冒金星。

    看着杨德荣再也没有浮出水面,米华欲哭无泪,痛不欲生,几度压抑的心理使米华的身体难以支撑,她朗朗苍苍几近昏厥。

    “您需要帮助吗?”

    看着米华煞白的面孔和浪仓的脚步,一群国军士兵不约而同的走到米华跟前,以为米华是因为晕船的缘故,所以士兵们想帮助她。

    “谢谢!我自己能行。”

    米华婉言谢绝了国军士兵的帮助,极力掩饰自己胆怯、惊秫的心理。

    面对曾经的“敌人”,米华焉有不怯之理?但她又岂敢有胆怯之意?

    如果米华稍有不甚而暴露身份,杨德荣的鲜血岂不是白流,所以她那敢接受国军士兵善意的帮助。

    米华和杨德荣在京都大学读书时,都是学校的游泳健将。而且在特训时他们又针对海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做过充分的准备。所以她边走边想,一个人跳海之后,如果没有浮出水面,要么是自身有换气设施,继续在水下潜泳;要么是被水下的京鱼或鲨鱼吞噬;要么是溺水身亡而沉入水下,按照日常的规律,如果杨德荣是溺水身亡,也许总有一天他会飘浮到水面。而基隆港附近的水域,船来船往,轮机马达轰鸣,早把这里庞大的海上动物驱除了这片海域,根本不可能有大鲨鱼的存在。

    所以,在米华的心中,一直有一份希冀,那就是杨德荣没有死。自己一定要回大陆去。

    因为大陆有她的爱,有她的家,有她童年追逐的梦。

    在台湾,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米华心中的希冀会成为现实吗?

    米华一个人在台湾能生存下去吗?她靠什么才能生存下去的呢?

    米华再回眸码头周围,过往的船只,溅起的一波又一波浪花,使海水中那片“红云”已经彻底融入到朵朵浪花之中,米华的心也追随“红云”、浪花而去。

    米华期望杨德荣还活着,但米华知道,那只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期盼而已,现实是根本不可能的。

    本来组织上选择在基隆上岸就是缘于基隆港附近的海域海况比较复杂。特别是类似魔鬼三角区的那片海域是基隆港的天然屏障。因此海防防御薄弱,然而正是复杂的海况吞噬了杨德荣的生命,也将米华推向了悬崖。

    米华不愿相信自己眼前的事实存在,她宁可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米华强忍悲痛,眼泪往肚里咽,环视码头四周,四周是荷枪实弹的军人,她仿佛感觉每一个军人都在透视自己。

    米华急忙从手提袋里掏出手绢,紧紧的捂住嘴巴和鼻子,整个面部仅露两只明亮的丹凤眼。米华用另一只手不停的来回晃动,意在扇走同行的男人,抽烟而飘向自己的烟云。

    其实,米华是想用急剧挥手的动作来稳定自己的情绪,她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而失态,而被杨德荣的"对手"看出破绽,而暴露身份,因为米华从特训时已经知道,台湾特工的犀利。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是战争让台湾的特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与杨德荣比,也许情报工作对米华来说她仅仅是小学生一个,但那短暂的培训使米华知道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所以,此前米华看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朝自己走来,她佯装提鞋,弯腰从地上捡起丈夫匆忙中从衣兜里飘落在地上的一张小纸条,浏览后又迅速放到嘴里吞咽。然后随着人流下了轮渡,走出码头,叫了一辆人力车。

    岳黎明是特工出身,如果米华哪怕在码头上多待一分钟;

    如果米华有一点点异样的眼神和情绪,都逃不过岳黎明诡异的目光,就可能为她招徕血腥之灾。

    米华,华贵的衣着,高雅的气质,吸引着基隆港码头每一个守兵的眼球。

    目不斜视的米华,弯臂挎着手提袋,一只手拿着手绢在脸前来回晃动。

    走过基隆港守兵的守备区,通过了例行检查,米华不敢再自我矜持,而是匆匆下了轮渡码头。

    米华不敢迟疑,更不敢左顾右盼,来浏览、欣赏基隆港码头美丽的风光。她即时招手,要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坐上人力三轮车,米华不知道要去哪里?又能去哪里?

    为了避免麻烦,米华干脆不说话,装哑巴,三轮车车夫没办法,只好拉着她,按照她一直往前指的手势,只管往前拉。

    米华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所坐的人力车的车程竟如此漫长!漫长到自己两鬓染霜,漫长到黄土即将吞胸,还没有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