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舆论的担忧,磁场阶位论,重大突破!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六百三十二章舆论的担忧,磁场阶位论,重大突破!碳硅晶石成果内容中‘定向强S波技术’表述,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沸腾。 很多人都在讨论定向强S波和黑洞的关系,一些专业的学者深入的挖掘信息,找出了《湮灭物理-黑洞理论》中所有的相关内容。 有理论物理的专业人士,到网络舆论上进行分析,“《湮灭物理-黑洞理论》中认为,黑洞的中心是一个散发定向强S波的奇点。” “奇点向四周散发向内的定向强s波,也就是释放一个向内方向的强湮灭力场。” “这种极为特殊的场力会撕裂原子核,并剥离原子的电力特性,包括正电荷的质子,电磁特性也会被剥离并转化为中子,集中到奇点周围,形成一个质量密度惊人的中心。” “在物质电磁特性被剥离的过程中,电磁特性会被向外层抛出,并在黑洞表层集中,当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电磁风暴。” “这也是黑洞会阶段性出现电磁风暴,抛出内部物质的原因。” “碳硅晶石制造所用的‘定向强S波技术’,只能让碳化硅变成内层分子共价结构的化学分子,说明没有达到让原子核撕裂的程度。” “两者的区别,一个是强度。” “黑洞中心奇点的定向强S波,强度是非常高的,而制造碳硅晶石所需的强度,必定不会超过元素升阶的临界线。” “第二就是方向,因为资料非常有限,不确定强S波的方向,也不能肯定王浩团队是否掌握了单点制造强S波,也就是类似于黑洞中心奇点的技术。” “如果掌握了这种技术,就实在太可怕了……” 专业理论物理学者的分析,并没有减轻舆论的担忧,任何技术和黑洞关联在一起,都会显得非常可怕。 即便定向强S波不是制造黑洞的技术,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定向强S波技术制造出了新的分子,改变了分子特性并出现了内层电子共价分子,就直接影响到了‘化学’学科。 这并不只是猜测。 实际上,成果内容中已经说明了对化学的影响,碳硅晶石内的碳化硅分子,化学特性已经出现了改变。 比如,成果中说明,新的碳化硅可以和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和三硫化铁以及氢气发生反应时,还能形成一种含有多种元素的有机分子。 这个内容在成果论文中并不显眼,却引起了很多专业人士的注意,因为其形成的必定是一个全新的有机分子,就牵扯到了有机化学、生物材料等学科。 总之,原来没有影响的学科已经被影响到了。 湮灭物理已经不单单是物理,而是近乎对所有学科造成影响的新兴科技。 定向强S波技术,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技术。 这种技术比引力场技术还要惊人,引力场技术也只是制造S波,也就是制造新的空间来制造等同引力效果的区域,定向强s波技术则是制造“带强湮灭力特性的强引力”,必定会具有惊人的破坏力。 当然,具体会有什么样的特性,外界也只能进行猜测,但舆论都认为必定是非常可怕的。 现在直接造成影响的就是碳硅晶石,碳硅晶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湮灭物理与理论》发布的成果内容中,还附带了一张碳硅晶石的图片,是一个正二十四面体的钻石,再配合发布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让人们普遍认为碳硅晶石拥有巨大的珠宝潜力。 “它拥有比金刚石更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它非常的美丽,不比钻石差。” “它完全可以顶替钻石!” 舆论议论的直接影响就是,国际市场上的钻石价格大跌。 现在绝大部分钻石都是人工制造的,因为天然的钻石和人工制造的钻石放在一起,也根本无法进行鉴定,‘钻石专家’们的鉴定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句话——品质更差的是天然钻石。 这显然没有任何的意义。 同样是人工制造产品,碳化硅的美丽不差于钻石,个头相对还要大的多,自然会影响到钻石的价值了。 …… 国际舆论的热议不用理会,但舆论中有关黑洞的担忧,还是需要澄清一下的。 杨志芬和卢震出现在媒体视野前,他们到国家材料科学研究中心,公开接受了几家媒体的采访。 两人都表现的很激动。 他们都已经是圈子里的知名学者,但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几次采访,记忆中有两、三次,也都只是学界的记者,采访内容也只是发布在学刊中,根本不可能出现公众舆论范围。 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们所做的研究成为了国际舆论的焦点,有大量的媒体记者希望进行采访。 杨志芬和卢震都像是初出茅庐一样,还感到非常的紧张。 在兴奋和激动过后,他们面对媒体记者说起了碳硅晶石,主要说明的是碳硅晶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乌拉乌拉~~” 相关的内容听在记者的耳朵里,就像是一大堆污染耳朵的噪音,因为其内容已经出现在了成果论文中,再继续介绍有什么意义? 即便有一些没有在成果论文中,但一个新的物质多一项化学特性,也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 媒体记者感兴趣的是其他问题。 当进入提问环节的时候,有记者就忍不住问道,“大家都关心的是,碳硅晶石看起来很像钻石,能作为珠宝吗?产量怎么样?” 卢震犹豫了一下,跳过了产量的问题,说道,“我只能说碳硅晶石的物理化学特性很稳定。” “虽然多出了一些新的化学性质,但所有的反应都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我们研究到现在,发现其出现化学反应最低也需要800摄氏度。” “事实上,除了极为特殊的反应以外,一般的反应都需要100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至于物理特性,就不用多做介绍了,它有比金刚石更高的硬度和韧性。” “我个人认为,碳硅晶石是可以作为珠宝的,它比金刚石更加美丽,常规呈现24面体结构。” “在光线的照射下,杂质少的碳硅晶石,会呈现出七彩的光芒。” “如果是掺杂了硫元素或者是金属元素,会出现单色光,也很漂亮……” 卢震说着忽然一笑,他拿出了一颗碳硅晶石,放在了摄像机镜头前,供媒体记者们拍照。 这颗碳硅晶石呈现椭平状,最大内径大概在3厘米左右,最小内径2厘米,厚度则不到一厘米。 现场的灯光照射下,很明显看到四周透了各色光芒。 一大堆的摄像机、照相机,都对准了碳硅晶石进行拍摄,采访周围都变得乱哄哄,有些记者甚至想靠近拍摄,好在被安保人员及时阻止了。 过了几分钟时间,会场才重新安静下来,有记者站起来提问关于强S波的问题。 这次是杨志芬开口回答提问。 他们接受采访主要就是回应舆论的担忧,对相关问题有充分的准备。 “强S波并不是黑洞制造技术。” “两者并没有直接关联。实际上,从强度上就不用担忧,理论上来说,想要形成黑洞,强S波区域的湮灭力,强度最低也要达到几百倍率。” “显然,是不可能的。” “王浩院士说过这个问题……” 之所以提到王浩,就是为了增加说服力,“高倍率的强度不仅仅是高技术,还需要环境支持。” “即便是掌握了再高端的技术,地球上的环境也不可能制造高倍率的强S波,所以根本不用担心黑洞问题。” 这个解释让记者们放心了,也足以平息舆论的担忧,主要还是因为提到了王浩,换做是卢震、杨志芬,他们做再多的解释也没有说服力。 之后有记者又问起强S波技术问题。 杨志芬和卢震就一问三不知了,一则是因为他们知道的确实比较少。 二则,即便是知道也不能说。 在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舆论对于黑洞的担忧平息下来,很多人都开始对于碳硅晶石感兴趣。 更感兴趣的是科研机构。 那些相关的科研机构很清楚,新的物质就代表广阔的研究空间,更不用说,新物质还具有全新分子结构了。 全新的分子结构,能研究的内容就太多了。 比如,内层电子共价结构,共价是什么样的形态?
其中多少电子参与? 如果做精细的实验设计,就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来测定分子力、键位力。 继续拓展,就可以研究内层共价分子力、键位力和外在物理特性的关系。 等等。 虽然有很多科研机构都非常感兴趣,但能够快速得到碳硅晶石的,基本都是国内相关的机构。 另外,一些友好国家的机构、有合作的机构,也能够在后续拿到材料。 其他的机构想拿到材料,也只能等到碳硅晶石正式对外售卖,考虑到碳硅晶石售卖,很可能是以‘珠宝’形式定价,价格也会非常的‘不友好’。 …… 强S波实验基地。 研究组并没有被外界的舆论所影响,他们依旧专注于手头上的工作。 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对于强波区域的性质测定。 另一方面,就是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他们需要结合引力场、反重力场、强湮灭力场,以及多种已有的湮灭理论,来论证磁场干涉对强S波区域的影响。 好在理论组是非常优秀的。 海伦、陈蒙檬一起找到了大量的资料,并找出与研究相关的内容。 王浩、黄振一起对于资料内容进行整理,过程中也不断的讨论。 最终,海伦提出的观点,为王浩提供了关键灵感—— 磁场阶位论。 磁场阶位论,内容非常的简单,就是说磁场和湮灭力一样,是存在‘强度阶位’的。 常规制造的磁场,都可以归在‘常规阶位’中,而常规阶位磁场也只能影响相对更高阶位的湮灭力场。 磁场阶位论被提出来就得到了肯定,因为已经有足够多的实验证明,他们所制造出的磁场就只能影响到强湮灭力场。 虽然磁场也可以挤压反重力场形成强湮灭力薄层,实际上,影响到的还是外层逸散的强湮灭力场,对于内部反重力场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当处在承载极限能量状态,反重力场的的强度增加,主要还是因为能量和外层强湮灭薄层影响,而不是磁场影响。 反之,磁场能够直接影响到强湮灭力场,轻易让强湮灭力场改变形态。 磁场阶位论,听起来非常的简单,也只是对实验以及理论的总结,但却给出了研究的方向。 当顺着方向进行分析,理论组很快就得到了结论。 “磁场对于定向强S波的影响,主要是S波的强度。” “当磁场干扰方向,和定向强S波方向一致,就可以增加S波的强度,反之,则会降低强度。” 定向强S波,有两个强度指标。 一个是湮灭力强度,另一个是S波的强度。 其实就是常规引力场一样,引力场也具有两个强度,只不过,常规引力场的湮灭力强度是固定的。 当确定了磁场影响以后,王浩总结说道“如果我们的研究是正确的,就可以利用磁场来增加或降低强S波对常规环境的穿透力。” “换句话说,我们能做到在近距离制造强S波区域,也能做到把释放距离继续增加,甚至增加到非常不可思议的程度……” 他说完补充了一句,“当然,研究是否正确,还是要看具体的实验……” 王浩最后的话音有些不确定,但参与会议的人员全都非常肯定。 他们对王浩非常了解了。 每当王浩说明不确定的内容时,其结果都是非常的确定。 换句话说,磁场影响相关的研究已经完成了,进行实验也只是‘验证’而已。 这个进度非常大。 如果能制造近距离的定向强S波,也就意味着可以把定向强S波场力区域,释放到和设备接近的位置。 下一步,就可以利用其他手段,来研究释放出F射线。 针对‘强S波释放F射线’的研究,可以说是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王浩也是这么认为的,他查看了一下研究任务,发现灵感值已经达到了‘89’点。 很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