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钱清在线阅读 - 9.得中

9.得中

    “思其艰以图其易”一句出自《尚书.周书.君牙》,原句为: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翻译成白话就是:治民艰难呀!你要想到百姓的艰难,因而谋求治理的办法,人民才会安宁。此题往大了说符合当世儒家以民为本的治世思想,往小了说是告诫士大夫们一旦做了官要须以百姓为本,时时体恤民情民意,让百姓安居乐业为上!算得上堂堂正正的一到考题,但凡事都需要看本质,如果将此题拓展到《君牙》整篇就会发现,此为周穆王在任命大司徒君牙说的一番话,其中“思其艰以图其易”是为了应对“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关键是两个“怨”字!夏日天热下雨百姓会埋怨,冬天太冷了百姓也会埋怨!因为百姓有怨气所以上位者需要俯身听取民情民意!此处的“百姓”焉知不是此时的县尊大人呢?再结合县尊大人的一番经历,就不难看出此题的本源!现今的清苑县令周仪,乃是康熙四十年二甲进士出身,时年只有十八岁出头,算得上少年得意了,其后入翰林院学习一年,翰林散馆后又入吏部观政两年,以优异核考,铨选入督察院,任山西巡查御史,这是从五品的官职了,此时周县令不过二十一岁,康熙四十六年任职山西巡查御史三年期满,又以成绩卓越而升任督察院刑科掌院给事中,这次一下升了三级,成了正四品的京官,且独掌刑房一科的监察之权,有单独上奏的权利,算得上位高权重了,其年不过二十五,按照正常的轨迹,此位置上只需再熬个三五年,京中积攒些人脉和声望,最不济也能升上一级,或是留在京中转任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或是出京外放为官,依例京官外放需再提一级,便可任一省正三品按察使司按察使,掌一省的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等职权,算是半只脚踏入了封疆大吏的行列!只可惜时运不济,正当周县令跃跃欲试准备大展宏图之时,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去年,发生了废黜太子一事,作为督察院中太子党人的周给事中自然被殃及了池鱼!成功的被政敌踢出了督察院,发配到了清苑县做了一个正七品的县令!从堂堂正四品的京中大员一下子被撸到了附郭省府的七品县令,普通人估计早就心态崩溃或者辞官不做了!但这位周县令心里素质极好,不但没抱怨,反带着家眷快速赴任清苑县!满打满算到任不过三四个月而已,京中废太子一事也渐渐尘埃落定,从天际坠落的周仪心中能没有“怨”?没有“恨”?观其履历,此人有能力有手段,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便能登上正四品的高位!且行事作风甚是果决,在京中被罢职后毫不拖泥带水,直接带着家眷来清苑赴任县令一职,而能来此当一个小小的县令,又说明此人心有不甘,虽蛰伏于此,心中也必然有某图东山再起的心思!否则受了这般的磋磨,搁着别人只怕早就辞官归隐了!心有不甘,便不免会有怨恨,有了怨恨便多多少少都会有所表露,纵使再少年老成,心机深沉亦需要发泄一番,所以借此县试便出了这么个题目!又出了咏梅试帖诗,目的自是显而易见,既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又要表现自己的高洁无暇!

    想到此处,苏贞百里心中不免吐槽,读书人果然不是好东西,满肚子弯弯绕,若是只照着考题字面意思写只怕要落地了!针对这次时文题目,单是苏贞百里肚子里就有七八篇前人所做此类的范文,信手抄来自然是极其便宜,想必在场的考生有不少是打算抄袭了,苏贞百里抬起头来,略一打量便能看到周围许多考生看着考题面漏喜色!想必也如苏贞百里一般,定是背诵过不少此考题的前人文章!明清科举是没有不准抄袭这一规定,生员若是考试时遇到自己背诵过的时文,可以照章抄写的,谓之剿抄,关键是考官还不能不取,凡是能成为经典时文的,不是大儒之作便是科举公认的好文,若是不取,会让让人笑话考官的鉴赏水准,但若取中,又会被人笑话出题水平有问题!朝廷花了这么多心思和钱粮进行抡才考试,你就出这么个考题?而四书五经总计加起来不过四五万字,历经明清两朝几百年的科举考试使用,能用于出题的句子早就用尽了,所以但凡考试出题时,考官无不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就怕出的题目简单或者重复而被人抓住把柄!直到某位仁兄发明了截搭题!所谓截搭就是将四书五经中原本不相干的两句话或者几句话拼凑在一起,组成新的题目,须知排列组合是无穷的,此法一出便大受各级主考官的喜欢,于是出题也越来越难!以至于考生有时候完全不知道考官出题的意思,只能靠猜,像周县尊这般出正题的确实不多,也无怪乎众考生见了会欢喜不已,欢呼雀跃了!

    不过片刻,苏贞百里周围的几个考试便开始动笔了,有些考生甚至不用打草稿,便直接在答题纸上书写起来,想来是打着抄袭的主意了!苏贞百里心中微微一叹,这些抄袭的仁兄只怕要落地了,周县尊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堂堂的二甲进士,无数场科举考试里拼杀出来的老将,岂能被一群白衣生员欺负?轻轻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收回心思,苏贞百里规规矩矩的将草稿自铺平压好,将润好的毛笔捏在手中,用工工整整的馆阁体写道:黔首于身有难者,故心有怨而上位者能知焉。一旦开笔,苏贞百里便渐渐沉浸其中,将要过半时更觉的思路通达,条理清晰,观点一一排开,而论证论据信手拈来,书写起来顺畅无比,毫无滞涩,一路写到结尾时又果断收笔,毫不拖泥带水,给人余音袅袅之感,让苏贞百里甚是满意!搁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看了一下高处计时的刻漏,已到巳时二刻,上午十点钟左右,自己差不多写了一个半小时,果然人一旦专注起来,时间就容易过的飞快!时间还有富余,苏贞百里也不着急誊写,便将文章从头到尾有看了数遍,将其中的错别字或者需避讳的字全部圈出修改,又将一些语句不顺的地方做了修改,务求精准简练,排比工整,符合阅读习惯而又韵律优美!直到正午时分才堪堪修改完毕!简单用过自带的饭食,又花了一个时辰仔仔细细的誊抄到答题纸上,方才长出了一口气,心才略略放下!此时已经到了下午未时末刻,也就是下午三点左右,答题快的考生早已交卷离了场地,整个考场内还剩下不到三成的考生。此时周县尊坐在案几后面,一手拿着试卷,一手捏着一管毛笔,就在现场批阅起来,在案几旁还有几个大筐依次排开,周县尊批阅完后,就会随手将试卷放入不同的筐中,或是落地,或者复试,或是取中,或者高中,皆一一对应,丝毫不乱!而且他批阅速度极快,距第一个交卷的考生不过两个多时辰,案头试卷便还剩下不到五十份,有的试卷不过看上几眼,便被放进对应的框子里,苏贞百里估算了一下,按照这个速度,估计天黑前县尊大人就能判完试卷,晚上还不耽误用饭!真是神速啊!

    接下来的试帖诗就简单许多了,“知之正自梅花诗”出自宋代赵蕃的《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原句为:兆民虽云非旧知,知之正自梅花诗。翻译过来就是:百姓虽说不是早知道他,但了解他是从他的梅花诗开始的。只需要顺着这个意思写便可以,想来县尊大人不过是一时有感出了这么个题目,只要押韵不出大错,估计得个甲等不难!略一沉吟,苏贞百里写道:别有孤芳只自知,冲寒野岸忽横枝。山妻寂寞还相邀,驿使招摇寄相思,瘦石疏竹君依处,清谈小饮客来时。此间喜得浮云伴,静对明窗正赋诗。想来想,将“正”字划掉,改成了“拟”字,誊抄已闭,便收拾好东西上前来交卷!

    当苏贞百里捧着卷子前来交卷时,周仪周县尊正在对着一张试卷暗自叹气!县试看似公平,实则不然,由于县试不糊名,所以每年录取的人其实是早就圈定好的!多被县里府里的几家豪强瓜分了,至于县试的头名也是早就内定的,县试头名亦称县案首,明清旧列县案首在府试中是必取中的,故每年的县试时候,案首的争夺尤为激烈,清苑县紧邻保定,豪绅世家颇多,每年的案首也是内定的,几大豪绅世家的子弟轮流做案首也算是一种潜规则了!今年则是轮到保定府的王家子弟得案首了,只是这王家的几个子弟的答卷实在不堪,便是瘸子里面抓将军。也着实让二甲进士出身的周县尊为难,这般的答卷若是中了案首,只怕一世英名就要付诸东流了!

    正在周县尊踟躇为难之时,苏贞百里捧着答题纸前来交卷!周县尊无奈放下让自己犯难的答卷,将其推到以便,又见桌案下有考生前来交卷,便信手让下属拿了上来,挥挥手,欲让苏贞百里先行离开,天色已近下午寅时末刻了,二月天黑的晚,周县尊结果下属拿来的考卷,刚一打开心中便是一惊,好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就这一笔好字便能取中!待读到前两股后,心中却是一呆,心道好老辣的文章,几乎没有破绽,且起股之句甚自己合心意!抬头道:此人何在?倒是问的下属诸人一脸茫然,好在还有个机灵的,回神后忙往门口追去,将刚要出考场的苏贞百里给追了回来!苏贞百里心中有些忐忑,想了想答卷应该没有什么纰漏方才略略放下心来,随着小吏来到县尊几案前,行了礼后边束手站在一边!周县尊倒也不是有意冷落,实在是被苏贞百里的文章给吸引了,摇头晃脑的心中默读了数遍,不禁有些要拍案叫好,读下来真如是夏日饮冰,冬日衣裘,身心都熨帖的很!好容易回过神来,便见躺下一个白衣少年长身而立,面目清秀,身材修长,既有文人儒雅气质,又有武将英气的风范,端的是养眼之极!心中便满意了八九分!虽然卷子上有苏贞百里的履历,还是和颜悦色的问了一遍,苏贞百里恭敬的答了,态度既不谦卑,又不傲慢!苏贞百里面上自始至终甚是平静,周县尊这心中便认可了十分,又看了苏贞百里的试帖诗,心中更是中意,言道:“你的文章和诗文皆可观矣,本县便取中了,待到第四日再来吧!”,到让苏贞百里弄的一愣,回过神来便要依例行叩拜之礼,却是周县尊叫住了他,说道:“你的已经文章本县看了,端的是稳重老练,如不是见着你本人,本县还以为此等佳作定是出自哪位进士翰林之手呢,且起承转合之间皆得八股精髓,想来府试院试必中的,就提前行秀才之礼吧,无需跪拜了!”,苏贞百里心中一惊,旋即一喜,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因着众人都在场,不好随意发问,便让苏贞百里先回去了,苏贞百里便跟着小吏退了出来,出了县衙!会同早已等在门口的徐闻,便回了客栈等候消息!

    徐闻本要拉走苏贞百里去附近的章台楚馆逛逛,却被苏贞百里以需要备考为由拒绝了。见如此,徐闻也不好意思自己去行乐,便只好哀叹一番,和苏贞百里一起窝在客栈里继续备考!两人晚上又将自己的考试内容默写了下来,拿与对方一同看了,互相揣摩一番!徐闻虽然屡次落地不中,但鉴赏水平还是有的,对苏贞百里的文章赞不绝口,也很是钦佩。初见之时,这位“小师弟”连破题都不会,不过短短两月光景,写出的八股文章竟然远超自己,不得不说世间果然有天才二字,不觉间已将苏贞百里当成自己的同门师兄弟看待了!言谈间也对苏贞百里亲近了几分!

    徐闻态度的转变并未让苏贞百里感到不舒服,反而隐隐有些欢喜,无论是徐杰还是徐闻,用后世的话说都是典型的地主知识分子,具有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和世界观,徐闻对自己态度亲近,说明自己已经初步得到了这些人的接纳,这对自己后续的计划很有帮助!至于徐闻这次的县试,苏贞百里也颇为看好,徐闻最终还是听了自己的意见,县试文章基本上也是和自己一个思路,想来过个县试应该不难!苏贞百里也有意的在帮助徐闻,毕竟此人本性不坏,办事也算果决,且徐家在直隶一带也有些势力的,将来前进的路上多得一个自己人扶持,自己便能多得一分助力!

    且不提苏贞百里和徐闻在客栈继续为下一步的府试准备,傍晚刚上灯,周县令便已将十份甲等的卷子和十份乙等的卷子全部确定,命人写了红榜,准备第二日便公布出去,又将剩下的需要参加复试人员的名单另写了一份榜文,明日一同公布!又差人送了一份书信给了王家,解释了一番,方才熄灯休息!

    次日一早,苏贞百里与徐闻正在房中用早饭,便听得客栈外一叠声的喧闹声,又有炮竹声在门口响起,两人放下碗筷正要出门瞧瞧热闹,却不想房门一下子被推开,抢进来十数人,其中便有几个报喜的衙吏,众人都叫道:好了好了,案首找着了!一把拉过苏贞百里,围着道喜讨要喜钱!转头有看到徐闻也在此,大家又说:正好正好,第三名也在此,倒是省了跑腿的脚力!又围着徐闻道喜并讨要喜钱!一时间整个客栈好不热闹,直到两人的随身下人来了,小半天方将闹哄哄的众人劝散!自然喜钱也是少不了的!苏贞百里和徐闻直到中午时分,脑子还是嗡嗡只响,感觉快被众人吵出幻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