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汉末小粮官在线阅读 - 第五十四章 聪明的士族开始警惕了

第五十四章 聪明的士族开始警惕了

    王垕一愣,他这两天都在忙马钧的事,果然不知毛玠出走一事。

    曹cao叹气道:“我还是东郡太守的时候孝先(毛玠)就投奔于我,我与他交谈甚欢。

    “他说现今国家分裂,君主流离,百姓居无定所,饥饿流亡,国家没有能维持一年的储备,百姓也没有安定的心思,这种状况是难于持久的。我应当拥戴天子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致力于耕植业,积蓄军用物资,这样,称霸称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了。

    “他是第一个劝我称霸天下的人,没想到就这样离我而去了。”

    王垕不解:“为何他要走呢?他的身后又没有家族掣肘。”

    曹cao无奈道:“因为他是士啊,他不认可《求贤令》的标准,更加不理解开科考试选拔人才的道理。”

    这就是标准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了。毛玠谦谦君子,有谋略,能办事,本是曹cao身边很重要的谋臣。王垕与其相处不多,但也知其才华。

    但毛玠抱着察举制不放,认为只有奉行察举制才能选拔出合格的人才,不认可考试选材的方式。开始还好,毛玠知道尚书台准备在秋后考试求才,却并没有在意。可当曹cao找到他,让他主持秋后的第一次科举后,毛玠终于醒悟了过来。

    因为这时他才发现一切都是曹cao的本意,曹cao已经看不上大汉实行了将近三百年的察举制,反而想要应用考试这种“非正道”来选拔人才。

    毛玠和曹cao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两人关于什么才是人才的标准,察举制和科举制之间的优劣辩论了数日,最终两人谁都说服不了谁,毛玠只能选择辞官。

    曹cao找来王垕,就是想再问一问,究竟是科举好还是察举好。同时曹cao还想让王垕来代替毛玠,负责两个月后的科举工作。

    说实话,在汉末这个时期,察举和科举可能很难分出优劣。

    察举制也是需要考试的,尤其是明经、明法两科,更是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但其他诸如孝廉、茂才之类的科目,虽然也需要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但考试内容较为浅薄,应考者又都为士族,几乎不存在不识字的可能,也就无法做到筛选人才的目的。

    而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中在皇帝以及中央和地方官员之手,人为因素对选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被举者都是现任官吏或者士族子弟,造成相当多寒门中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士族把持察举的结果令流弊百出,将察举制度的根本缺陷暴露无遗。

    正所谓“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朝堂上出现了“四世三公”、“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的官僚士族集团。此时的察举制已蜕变为世袭制,成为那些士族维持特权特权的工具了。

    那为什么还说察举和科举在这一时期很可能分不出优劣呢?

    道理很简单,在这个时期,知识都掌握在士族手中,就算使用了科举制,选拔出来的人才肯定还是士族出身,其结果与察举并无差别。

    但王垕这么竭力向曹cao推荐科举可不只是想要换一个方法那么简单。士族把持察举制的恶果将大汉带入了混乱的深渊,只有建立一种新的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和旧的社会分割开。

    再说了,就算科举选出来的人才短时间内还都是士族,那也是士族中的精英,滥竽充数之辈只会无所遁形。

    而何况王垕知道科举将在这片土地上延续千年的时间,是得到时间验证的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材方法。哪怕是到了后世,每年不一样有数百万的考生参加每年一次的高考,就为了上一所好大学吗?至于被戏称为新时代科举的国考,更是每年的参考人数都在冲击新高。

    不趁着有机会推行科举制,真等察举蜕变为九品中正制,那才是对底层百姓的不负责任。

    一些聪明的士族就注意到司隶这边曹营的动向,警惕司隶的新制度可能对士族造成的冲击了。

    毛玠的离去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当大部分士族发现科举制将剥夺他们世袭了百年的权利,反扑才会真正的开始。

    还好,王垕很早在准备应对这件事了,便宜的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也要抓紧问世才行。

    王垕便应下了科举之事,反正现在距离第一次科举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来得及准备。

    曹cao又询问王垕偃师折冲府还需要什么帮助,朝廷和司空府一定全力支持。

    王垕一一道出,还好好夸赞了曹丕一番,最后打听了蔡琰之事。

    曹cao称他已经派人去联络南部匈奴,王垕这才放心,回去总算能给老婆一个交代。

    见无事了,王垕这就打算离开但突然又想到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假如能找一些经验丰富的产婆或者妇科医士也派往偃师就更好了。我回来前婚配的那些府兵的老婆有很多都怀上了…”

    王垕的话音越来越小,因为曹cao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眼神也总往王垕脖子上瞄,似乎在寻找顺手的劈砍方向。

    “那个…要是为难就算了,我们折冲府人才多,应该还能找到有经验的妇人。”

    王垕赶紧撂下一句话,起身行礼跑出了司空府。

    “哈哈哈哈…”

    等王垕跑了,曹cao这才大笑起来。

    “厚土真是个有趣的人,之前写信找文若要女人,今天竟找我要产婆来了。”

    沉默了半天的郭嘉也是掩口笑道:“厚土非常人也,他定能给主公带来更多的惊喜。”

    “是啊,真是惊喜啊。”

    曹cao从怀中拿出几份帛书,这都是曹丕寄给他的信。曹丕每隔三五日就会给曹cao写一封信,问安的同时也详细为曹cao讲解了他在偃师折冲府的所见所闻,其中很多事情同样冲击了曹cao的认知。

    比如为提高生产效率王垕搞了各种各样的劳动竞赛,设立了诸如开荒小能手、打铁小能手、做饭小能手之类的奖项,月颁奖一次。获胜者将由王垕、沮授和大汉司空嫡长子曹丕颁发奖励,奖励倒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一般也就是一把腰刀,一件皮甲,一张案几之类的东西。

    但颁奖时全折冲府一同观礼,获胜者的那种荣誉感不是一般的高。举行了一次之后,到了第二个月居然有人为了赶进度嬴奖励主动加班干活,最后还是王垕觉得此举不好,太卷了容易出事,明令禁止超时加班。

    曹丕起初给人颁奖还有些扭捏,后来颁习惯了反倒觉得也挺有趣。就是他第一次给人颁奖时曾将自己书写的一副书画加在奖品中,结果那位获得裁缝小能手的大姐说什么要给她换个奖励,否则不干。曹丕最后只能收回字画,但由于没准备多余的奖品,只能将自己平日睡觉的锦被当做奖励给她换了。

    曹cao每次想到这个场景都觉得好笑,也终于想起为什么卞夫人那几日总说要给长子做一床新被褥。

    王垕每日晚上都带着沮授、新纳的夫人一同教人识字,不光是府兵和孩子,连女子都要学,同样是学会的多有奖励。到了后来忙不过来,曹丕和他的小伙伴们也要负责教导。

    起初曹丕还有点士族的高傲,不愿意教,等教熟了每天晚饭后他都是第一个前往校场。他还真发现几个小孩比较有天赋,正犹豫着要不要收为嫡传弟子。

    对此,曹cao只给曹丕在回信中写了四个字:有教无类。

    曹丕在信中还提到了一个趣闻。由于王垕的怪主意太多,每次他找到沮授说自己又有了一个想法,沮授就犯头疼,不停的揪头发。短短几个月,沮授的头发居然没了一小半。

    曹cao和郭嘉分享这些有趣的信件。自从他和荀彧在皇帝问题上发生分歧,他就很少和荀彧坐在一起痛快的聊天了。再加上夏侯渊经常不在身边,曹cao能够倾诉的对象就变成了郭嘉。

    郭嘉是个跟聪明的倾听者,他知道曹cao只是需要一个宣泄感情的对象,所以在和曹cao不谈公事的时候大多只是在倾听,偶尔附和着笑上几声。

    今天也是如此。在曹cao炫耀完儿子的来信后他见火候差不多了,很知趣的表示还有点公务,准备离去了。

    曹cao也还有事,没有挽留郭嘉。

    郭嘉规矩的起身行礼,倒退着准备离开。

    “咳咳咳…”

    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打断了郭嘉的动作,郭嘉弯下腰,艰难的用手撑着地。

    “奉孝无恙否?”

    曹cao大惊,连忙呼唤侍从搀扶起郭嘉。

    过了好一阵,郭嘉的咳喘才渐渐平复下来,但脸色变得较往日更加的灰败。

    曹cao担心道:“奉孝还是不要太过劳累啊,可需看一看医士?不如将厚土唤来。”

    “主公误忧,我家中有医师调配的药物,甚有奇效。今日忘记带了,险些坏了事。”

    曹cao这才微微放心:“是何种药物?”

    ————

    三国小知识:其实直到现在察举制也没有完全的退出历史舞台,比如政府在推行某些政策或者搞什么项目时就会去大学咨询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有时还会授予这些专业大拿一定的职务,这当然就是一种察举。

    至于历朝历代,那种“朝为田舍夫,暮登天子堂”的戏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些从本质上讲都是察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