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春秋之晋国风云在线阅读 - 第41节 社稷无常

第41节 社稷无常

    就这样,赵无恤正式成了赵氏家族的嗣子。但有不少史料称其为太子,笔者认为,这个时候把赵无恤称为太子,是不严谨的。

    太子,是春秋时期天子继承人的正式封号,这个天子继承人有时可以称世子,意思为世袭王位的人。

    到后来秦朝建立后,因秦始皇为皇帝,所以其继承人便叫皇太子。因为有了比王更大的领导,所以皇太子便成了皇帝继承人的专用封号。

    世子,是春秋时期诸侯继承人的正式称谓,仅仅是称谓,不是封号。

    前面讲过,春秋时期天子的继承人也可以称世子,但到了秦朝设立皇帝后,天子的继承人专用了太子。那世子便成了诸王诸侯嗣子的称谓,尤其是明清时期,世子只用于亲王嗣子的称谓。

    嗣子,则是一个家族宗主的继承人称谓。赵无恤虽然是强大的晋国赵氏家族宗主继承人,但此时他的家族并未封王,连诸侯都不是,故只能叫嗣子,而不是世子,更不是什么太子。

    但有的历史遗迹却误导了我们,比如太子井。

    河北邢台有一个叫太子井的村,据说是赵无恤为太子时,此地是他的封地。有一次,赵无恤在自己的领地行猎,到了人因马乏时,渴了却找不到水。

    赵无恤只好仰天长叹,叹了什么呢?他长叹自己贵为堂堂太子,居然受困于渴,难道这是上天故意磨难于自己?

    上天貌似听到了赵无恤的这声长叹,于是赵无恤长叹一阵后,突然风云突变,乌云滚滚而聚,紧接着电闪雷鸣,然后是暴雨如注。

    赵无恤大喜,众随从更是惊喜交加,大家喝足了水,便齐赞太子处处得天之助,真乃神人也。

    老百姓把这事传得神乎其神,由于此地长年缺水,故百姓便前来祈求太子为民赐水。赵无恤取来弓箭,向着干涸的河滩射了一箭,告诉百姓,箭落处即有水。

    当地民众就在赵无悔恤所射之箭落处挖井,传说这口井挖了好几年,终于掘得一眼每天可以起水数十担的大井,解决了当地百姓之缺水问题。

    为感念赵无恤之恩德,人们把这口井称为太子井。这便是邢台太子井的传说,有机会,一定得去一趟太子村看看。

    当然,我们还是得说,那个时候的赵无恤,只是赵氏家族的嗣子,而非什么太子。

    解决了嗣子问题,赵鞅还得为赵无恤备足今后赵氏家族可用的人才。此时,赵氏家族有哪些史料留名的良才呢?

    赵氏家臣中,史料留名的有董安于、周舍、阳虎、扁鹊、尹铎、傅便、邮无恤、史黯、窦隼、姑布子卿、蒯聩等。

    现在,董安于牺牲了,牌位被供于赵氏宗庙。蒯聩回卫国当国君了,已经不再属于赵氏家臣了。

    周舍、阳虎、扁鹊、尹铎、姑布子卿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傅便、邮无恤都已经在铁丘之战中出过风头了,现在,我们再讲讲史黯。

    史黯,生卒年不详,晋国大夫,任太史,蔡氏,名墨,字黯,故又称蔡墨、蔡史墨或史墨。

    史黯是春秋末期晋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擅长天文星象、五行术数与筮占,通晓各诸侯国内政。

    史黯虽然投身赵氏家族,甘愿为赵氏家臣,但由于他知识渊博,深得赵鞅信任和敬重。鲁国国君鲁昭公被鲁国三桓中的季氏赶出鲁国,后来流亡死于他乡,赵鞅曾经问史黯:

    “季氏赶走他的国君,这本来是很不对的一件事。结果,鲁国的百姓居然认同此事,对季氏更加顺服,连列国诸侯都认可季氏。

    想不到,堂堂一国之君被臣子驱逐,亡于他乡,令人唏嘘啊。难道季氏这样做,不需要得到惩罚吗?”

    史黯道:“事物的存在有的成双,如身体有左右,各有配偶;有的成三,如天有三辰;有的成五,如地有五行;有的有陪贰,如王有公侯,诸侯有卿。

    季氏奉天意而长期辅佐鲁侯,百姓之所以顺服季氏,是因为鲁国的国君世代放纵安逸。而季氏世代勤恳,百姓眼里已经忘记国君,转而敬重季氏。

    所以鲁国国君死在国外,没有谁会同情怜惜。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山可成谷,谷可成山。王之后裔可成平民,平民亦一定可成王。”

    这是什么思想?这就是王侯将相不一定要有种的思想。用我们熟悉的一句话,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春秋时期,主流思想便是王侯将相必须有种,你诸侯再强,也只是诸侯,必须尊王;你卿大夫再强,也只是卿大夫,也要奉君令。

    天子也好,诸侯也好,卿大夫也好,都要按这个道理来行事。诸侯和卿大夫,都是世袭的,诸侯就是诸侯,大夫就是大夫,庶民就是庶民,奴隶就是奴隶,不能变。

    史黯却赤裸裸告诉赵鞅:古代尧舜禹这样伟大的三王,如今其后裔大多成为平民了,所以没有固定的王,那也就没有固定的诸侯!

    现在的天下属于姓姬的周天子,但原本的天下却属于姓子的商天子,商天子之前,则是姓姒的夏王朝!

    既然如此,现在的晋国,是姬姓的,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谁能保证晋国就一定是属于姬姓的呢?晋国一直存在下去呢?

    赵鞅听得是热血沸腾!史默的思想,就这样挑动了赵氏家族这位文治武功的当代宗主的神经!

    这正是赵鞅需要的思想!也许,有朝一日,赵氏可以取代晋国,成为一方诸侯!

    如果说,是赵无恤创建了战国七雄的赵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父亲赵鞅赵简子很早便启蒙了一个建立赵国的思想呢?

    也许,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能够建立起一个赵国,所以赵鞅才会不安现状,从至少两代的长远战略考虑出发,先是倾其家族全部力量,筑城晋阳,将晋阳建设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军事重镇。

    然后便是集权赵氏家族,当别宗邯郸氏对赵氏大宗有些许不满时,便行雷霆之力,斩杀其宗主赵午。

    接下来就是是强力抗拒当时晋国最强大的两大家族的压制,在战斗中不断壮大赵氏家族的实力,并一举灭了中行氏、范氏、邯郸氏这三大家族!

    最后是破除宗法制规定,为自己的赵氏家族选择一位优秀的接班人,赵鞅长期考察自己的儿子们,最终废立嗣子,将同样文韬武略的赵无恤从一介庶子提拔为赵氏嗣子!

    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赵鞅能够做的已经够多了。为了赵氏家族,他几乎耗尽了心血。不,还不够,赵鞅还需要为自己的儿子建立起一个可靠能用的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