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春秋之晋国风云在线阅读 - 第32节 黄池之会(上)

第32节 黄池之会(上)

    吴国,果然来了。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派人邀请晋定公赴黄池召开国际会议,即历史上著名的黄池会盟。这个国际会议规模有多大呢?

    参会的,是四方力量。一是周王室,当然是来作摆设的;二是鲁国,是代表春秋礼仪的见证人;三是吴国,吴王夫差及十万精锐吴军将士;四是晋国,由赵鞅率军陪伴晋定公参会。

    这就算国际会议了?是的,因为吴王夫差认为,这次会议,只要有晋国和吴国两大强国参加足够了,两国足可以代表列国。

    会议的议题就是确定当今世界的诸侯盟主是谁。在晋国内战之前,诸侯联盟盟主一直由晋国担任着,吴国想要这个宝座,只需要同晋国商议即可。

    意思很简单,你晋国让出来即可。那就是两国之间的谈判,何必要让其他国家参加?

    楚国?已经被咱大吴打残了。齐国?也被咱大吴打得现在还在养伤。其他那些个弱不禁风的诸侯,就别来丢人现眼了。

    准备充分的吴王夫差胸有成竹志在必得,晋定公到来时,吴王夫差命全军擂响战鼓,把晋定公差点吓出尿来。

    但吴王夫差忘了,掌握晋国大权的并不是晋侯,而是上军元帅赵鞅!

    赵鞅是谁?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文韬武略的将帅之才,你吴军这点点军威能吓得了这位刚刚在家族内讧、晋国内战、世界大战这三级战争中凯旋而归并功成名就的春秋超级名将?

    赵鞅早就有了关于诸侯盟主的定位:别看你吴国长了一身肌rou,看起来很凶猛的样子。在咱老赵面前,说穿了就是一东夷小国,没有多少文化底蕴,靠着打赢几场仗的暴发户而已!

    想要夺取盟主之位,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赵鞅一边陪同晋定公参会由吴国主持的黄池之会,一边吩咐韩不信、魏侈、智申这三位卿级班子成员作足与吴军一战的准备。

    黄池,济水故道南岸,约位于今天的河南新乡市封丘县南部荆隆宫乡坝台村东。由于黄池这个地名的历史文化意义重大,所以也有人认为黄池位于今江苏徐州市的邳州市北。

    这个不稀奇。一方面,感谢考证越来越现代化,也越来越精准化,可以让我们把一些历史文化遗迹给弄清楚。

    另一方面,历史文化本就是无价之宝,笔者家乡如果也有此类历史文化痕迹,当然得为自己家乡争取了。

    不用说争论这些可以考证的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争论历史文化名人死后葬在哪里,都是有意义的。比如曹cao墓、包拯墓等等。

    吴王夫差信心满满,毕竟,这是南方诸侯北上争霸所达的最北之处,夫差已经创造了历史。

    为了确保吴国成为诸侯联盟盟主,夫差还特意戴上了帽子!

    几个意思?吴国人从来不戴帽子么?

    应该是的,因为传统的吴国人、越国人以及三夷、江淮不少小国。都不戴帽子,大家都很自觉,把自己归类到东夷。

    东夷,南蛮,北狄,西戎,这是中原诸侯对周边各少数民族部落的贬称。楚国就曾经放言:吾,蛮夷也。

    吴国也曾经放言:吾,东夷也。

    相比现代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谁?

    正因为不怕,所以楚国也好,吴国也好,越国也好,还有许多蛮夷部落首领也好,个个自称为王!

    这些王,与周天子这个王是不能比的。周王,那是天命的,是自周文王那颗种子传承下来的,不但是法定,更是天定。而这些王,是自命的,除了自己,没人承认。

    完全摒弃中原诸侯所遵循的周礼法制,是这些国家一个很鲜明的特点。令人叹服的是,正是因为这些国家不遵周礼法制,反而使他们迅速强大起来。

    比如楚国,在春秋一开始,便按自己的方式迅速崛起于江汉。

    但在与晋国争霸的过程中,楚国逐渐中原化,尤其是他们军队的战略战术逐渐周礼化,接受了战礼,于是,战斗力反而逐渐下降。

    那吴国呢?吴王夫差见自己有机会成为诸侯联盟盟主了,也就需要周礼了。

    因为盟主本身便是周天子的一种认可,是一种授权,给予征四方以讨不遵的权力!

    于是,从来不戴帽子的吴王夫差,此时需要一顶帽子了。

    听说夫差要戴帽子,正在奋笔疾书写春秋的孔子鼻孔里嗤了一声:“这个吴子,不懂帽子却还要戴帽子,有趣至极。”

    夫差没有听到孔子的讥讽,他不但找来了帽子,还要来了黑色的礼服,然后按周礼规定,将自己的战车以及军队都周礼化。

    天子喂,你看看,咱大吴,也是中原诸侯嘛。既然是中原诸侯,那当然有资格当上中原盟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