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在线阅读 - 第二二七章 后续影响(二)

第二二七章 后续影响(二)

    秦铮又道:“我们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需要更多像张先生这样的商人来山东投资兴业,而南洋华人中的富商众多,因此我们希望张先生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华侨商人到山东来投资置业。”

    张振勋听了,也点了点头,这个要求是最好办的,他在南洋一带地区,由其是华侨商人中,确实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知道大部份华侨商人发家以后,都想回国投资,一来是在海外赚了钱,都想着锦衣还乡,好在人前显盛;二来是落叶归根,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习惯,不过大部份归国的南洋华侨都选择在广东、福建等地区投资,因为南洋华侨多是广东、福建人,自然是首选在家乡投资。

    不过商人投资首看的还是投资环境,以前是因为那里的情况都差不多,当然就选择在自己的家乡投资,而现在华东政府的治理之下,山东的投资环境确实要远强于其他的地方,因此张振勋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拉动一批华侨商人到山东来投资。于是张振勋道:“好,我把这边的事情处理一下,最迟下月初就回爪哇去,一定会把事情都处理好。”

    秦铮也点了点头,道:“好,那就有劳张先生了。”

    第二天,张振勋立刻和商业委员会进行了协商,首先确定了投资建设葡萄酒厂的项目,不过俱体的安排,还要等张振勋到烟台考查当地的葡萄种植情况才能决定,因此商业委员会也只能承诺,会在土地、税收等方面都给张振勋提供优惠的条件,但并没有俱体的措施。

    而在其他投资方面,双方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不过张振勋在爪哇从事经营的,还是比较传统的产业,主要是垦殖、航运、采矿、银行、药业、酒业等,而对于新兴的钢铁、机械、重工、纺织、化学等产业基本都没有涉及,但张振勋擅长经营的这些产业有很大一部份在华东政府的治下都很难经营,如垦殖、采矿、银行,在华东政府都有十分严格的条件和限制,因为华东政府是施行的土地国有制,采矿也都属于国有,就算允许私人投资,但也不可能大规模的开放,而且华东政府是执行严格控制的金融制度,因此对银行业也有极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原来接手时遗留下来的外籍银行有不少都受不了严格的监管和限制,准备撤离华东政府的地区。

    药业到是一个可以投资的项业,但药业和酒业一样,投资有限,因此商业委员会建议张振勋,可以投资基础建设,比如投资修建码头、铁路、公路的建设,虽然在原则上码头、铁路、公路都属于国有资产,是不允许私人完全控制的,但却可以国私共同经营。

    不过这些投资项目的前期投资量较大,而且建设期较长,资金回收期较长,因此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当然由于现在山东的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再加上有政府的支持,一但项目建成,收益还是可以保障的。而由于张振勋在南洋有经营航运业的经验,商业委建议张振勋可以考虑在烟台投资建设码头,经营航运,这样不仅多了一个投资项目,而且还可以做为葡萄酒的配套产业,毕竟如果葡萄酒厂建成以后,还需要有便利的交通外运。但基础建设属于建交邮委负责,因此俱体的条件还需要和建交邮委协商。

    于是张振勋又和建交邮委进行协商,建交邮委承诺,一但张振勋在烟台投资修建码头,政府会在土地使用上会提供便利,可以将码头交给张振勋经营20年,第一个10年的前3年盈利全归张振勋所有,后7年盈利按2:8分帐,张振勋可以获得8成的利润,第二个10年的盈利按4:6分帐,20年的经营期满以后,还有10年的优先续约权。

    烟台是山东仅次于青岛的天然优良海港城市,在甲午战争之后,北洋水师的两大母港:旅顺被俄国强租,威海被英国强租,因此北洋水师以天津、烟台为母港。由此也可以确定烟台的海港条件,同时还有相当不错的基础。

    现在华东政府对港口建设的主要资源投入在青岛和天津,没有余力再建设烟台,如果张振勋愿意投资烟台的海港建设,对华东政府当然是有利的,而且在华东政府规划中的环山东铁路就有一条到达烟台,港口可以和铁路配套,大大提高山东东北部的交通条件,而且港口建成之后,还有税收,另外带动烟台地区的经济的发展,这些附加值利益极大。因此虽然华东政府在港口的盈利上做出了大量的让利,但还是十分划算的。

    而且现在日俄战争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烟台距离旅顺只有150公里左右的直线距离,因此一但烟台港口建成,或是部份建成运行,都可以大大提高在战争中的运输能力。

    当然由于张振勋还没有正式确定在烟台投资,因此商业委和建交邮委也都只能说个大概,细节问题只能等张振勋正式确定之后再谈,不过张振勋已经十分满意了,立刻向上海发电,将筹集的500万白银都运到青岛,存入银行里,只等项目开始之后,正式开户交易。

    然后张振勋立刻离开青岛,转回爪哇。而去烟台的考查,要等到张振勋从爪哇带一批专业人员回来才能进行,毕竟张振勋也不懂怎么种葡萄。而到了这一年的下半年,果然轩起了一场南洋华侨对山东投资的*。

    不过爪哇护侨行动的后续影响极大,并不只是影响到了南洋华侨,既使是在国内,也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并且给华东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声望,竟丝毫不亚于穿越者初到这个时代,击败八国联军。

    这当然有宣传方面的功劳,护侨舰队出发以后,华东政府的宣传机器就全力开动,报纸、小册子、海报、演讲、表演等等手段全部用上,一方面介绍南洋华侨的悲惨历史,一方面又极力的宣扬护侨行动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不忘了黑清廷一把,这样华东政府全力维护南洋华人利益,保护南洋华人的光辉高大形像,和清廷无能、软弱,对南洋华人漠不关心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近代以后,中国基本一直都是挨打受欺负的对像,而这一次居然主动出去保护自己海外民众,欺负别人,既使只是荷兰这样的小国,但也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提气事情,加上华东政府成立以来的一惯良好正面形像,自然赢得了大量的盛赞。

    当然反对、指责华东政府目无朝廷、擅自妄为、挑起事端、引起外事纠纷等的声音也不是没有,由其是英国干涉之后,一度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不少报纸都纷纷发言指责华东政府,唱衰的声音也大起,还有人预言英国干涉爪哇,华东政府必会弑羽而归,一度和赞扬华东政府的言论形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

    不过人民军取得爪哇之战的胜利,而英国去一直袖手旁观,让赞扬华东政府的言论再次压倒了指责,而签定之后,指责的言论也彻底失去了市场,虽然大部份人都不懂条约中允许爪哇华人参政的条款有什么积极意义,但荷兰赔款650万英磅却是人人都懂,因为这是近代以来第一次有国家向中国赔款,尽管荷兰赔款的对像是华东政府而不是清廷。于是这顿时将华东政府、海外华人的声望推上了高峰。

    而这时华东政府又十分巧妙的将指责的矛头引向清廷,大黑特黑,而且言辞十分激烈,甚致连“清廷不配代表中国”这样的言论都出来了。而这时全国的舆论并没有在意海外华人这基本等于是反叛的言辞,毕竟这两个政府的行为对比太过分明,华东政府为了保护爪哇华人而派遣舰队,远赴重洋、浴血奋战,而清廷却是不闻不问,莫不关心,完全是一副麻木不仁的样子。因此那怕是清廷的死忠幻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件事情上,朝廷确实没有做好,起码应该在护侨期间,以朝廷的名议对海外华人的行为进行肯定,而在护侨行动取得成功以后,也应立刻对海外华人进行嘉奖才对。

    于是清廷各地的督抚大臣,地方官员,士子文人,还有京城里的中下层官员们都纷纷向朝廷上拆子,要求清廷嘉奖海外华人,有些言辞激烈的人甚致建议清廷立刻重组军机,重用海外华人让他们执掌朝廷,主持新政,变法革新、富国强兵云云。

    全国的舆论,也让清廷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中,而慈禧太后也后悔不己,因为当初李鸿章曾建议以朝廷的名议肯定海外华人的护侨行为,最好是明确授权,这样在名议上就成了朝廷命令海外华人赴爪哇护航,那么朝廷在表面上也说得过去,但当时荣禄离世,让慈禧太后的心绪繁乱,加上心里又一直厌烦海外华人,因此并没有采纳李鸿章的建议,结果李鸿章从此告病不出,不再理事,而现在局势居然发展到这一步,也是慈禧太后所始料未及的。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