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是杜守义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三章 折箩

第九十三章 折箩

    老京都年初四吃‘折罗’,就是把前三天的过年剩菜都倒在一块儿烩一烩。

    杜守义当晚做了个南方盆菜,他把海参、肘子、烤鸭、豆干等等都放到了一块,没想到竟意外的好吃。更没想到的是,系统第二天竟然给了他一项技能。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初级‘盆菜制作’技能。”

    杜守义这个月已经签到了‘园丁’技能了。加上兑换的,这个月破天荒的获得了五项技能,这让他不得不审视起来。

    ‘正月是技能月吗?系统这是要干嘛?’

    带着点小小彷徨,杜守义点击了那张‘黑铁’册页。

    广东盆菜是一种杂烩菜,里面牵扯到了焖、卤、煎、炸、烧等等烹饪技巧。这些技巧....杜守义一个不会!他学会的是‘和味’。

    就是如何将各种不同的味道材料搭配起来,如何用南乳汁这些调味品调味。

    说到底,他已经成了个合格的‘盆菜吃货’,知道食材间该如何去配伍,如何让各种味道一加一大于二。

    “这不就是‘行政总厨’的工作吗?指手画脚就行,活都由手下干完了,自己最后把个关。”

    吐槽归吐槽,杜守义对这项技能非常满意。

    他空间里成品菜太多太多了,多到都产生了选择困难症。现在学会怎么做‘折罗’,以后再犯愁就索性来个大杂烩,时不时地调剂一下,挺好。

    过了初五就算出年了。周六下班后,小北给闫解娣送去了两双Asics的运动鞋,和一块新球拍。

    三大妈正为解娣的鞋磨的太快在发愁呢,没想到龚小北就像能掐会算一样,送鞋来了,而且这鞋看着就不一般。

    “小北,留下吃点吧?”三大妈真心感激,诚意邀请。

    龚小北笑着拒绝道:“不了,守义正在家做饭呢。”

    杜守义今天不知抽了什么风,也许是初四那晚的‘折罗’把他吃美了,隔了一天他非要再做一回,把好好的大虾,海参,肘子都倒在一起做‘折罗’。

    这让龚小北和杜守桂挺无语的。不过到晚饭时,当她们差点咬到自己舌头后就再也不这么想了。

    从此后,杜家折罗成了一道‘私房名菜’,征服了杜家几代人的胃,也征服了围绕在杜家周围的一圈亲朋好友。它在外界还有个响亮的名号:‘jiejie家的折罗’...

    一夜无话,转眼到了礼拜天早上,胡同里不意外的安静了下来。像前几天那样一群群的‘神兽’聚在胡同里疯玩的景象不见了。明天就要开学了,神兽们这会儿正在家补作业呢。

    送走了守桂后,杜守义终于松了口气。这meimei也是个‘神兽’。在家时就跟在龚小北屁股后面,让他总觉得有个警察盯着似的,想干些什么都不方便。

    刚回到屋里坐下,就听到‘叮’的一声,今天的签到时间到了。

    “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高邮’咸蛋X100”

    ‘不容易啊!’杜守义在心里叹道。能让系统开出京都以外的吃食真是不容易。

    就到目前而言,这个签到系统在‘口味’上挺排外的。京都以外都是外地。

    举个例子来说:奖励的大白兔奶糖和比利时巧克力的数量一样多。在系统眼里,比利时和上海都是‘外地’,没什么区别。

    但到了杂物这些物件,系统又有些‘媚外’,基本是哪儿货地道用哪家,这真是符合老京都人的‘性情’。

    杜守义现在最想吃的菜单上,排第一位的其实是‘日料刺身’。大鱼大rou这些太多了,他还真想换换清淡些的口味。可按系统这cao行,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说不定一辈子都签不到这些东西。

    咸鸭蛋也很不错,京都人好吃鸭,平时也做咸鸭蛋。但从全国来讲,咸鸭蛋冠军非江苏高邮莫属。

    红心、双黄、一戳一汪油、喷喷香,没其他地方能比得上。可后世出了一帮混蛋,竟然用苏丹红给鸭蛋黄上色,这还真是‘吃祖宗饭,砸子孙锅’了。

    看时间还早,杜守义索性熬了点米粥,中午就吃这高邮咸蛋了。清粥,咸蛋,酱菜,什么是幸福?这就是了。

    吃完了午饭,两人正盘算着想去看场电影的时候,康常国,康常青两兄弟来了。

    杜守义年前上康家送了好些年货,和他们见过一次,他也顺带着向两兄弟的父母拜了个早年,认了认家门。

    康家兄弟现在都在学徒期,一个月拿二十块上下,但他们的爹还在工作,工资不低,所以康家日子过得很不错。

    也正因为这样,才能让康常青毕业后能无所事事晃荡一年,直到进了自己喜欢的单位。

    康家兄弟带来的年礼挺特别,是一只黑毛白肚子的‘小奶猫’。

    康常青剧团有一位老演员,家里的猫去年已经生过一胎了,没想到上个月又下了一窝。这位老演员工资不低但精力有限,实在养不动了,康常青就替杜守义要了一只。

    老京都养猫讲究亲友彼此间赠送,不能花钱买,家里要破产的人才卖猫卖狗。

    说起演员还要说个有趣的现象。这时代工资最高的群体是谁?在文艺界,特别是京剧演员。

    周信芳周老板一个月工资两千多;马连良马老板一个月一千七;张君秋,一千四五百;天津的名家周啸天、丁至云每月都在六七百左右。

    什么概念?主=席总=理的工资一个月才五六百,还没周啸天高。所以这年代‘有钱人’还是有的。

    还有一批拿‘高工资’的人就是娄董这样的‘资本家’了。

    上海建华毛纺厂的王介元,月工资一千六百多;万里造漆厂一个普通文员,工资五百多。普通门卫拿三四百一个月的情况不是一个两个。

    另一个高工资群体是医生工程师。比如‘骨科圣手’石筱山。六七年的时候,石家的黄金是用几辆卡车往外运的。注意,是几辆。这些就不展开说了。

    这个年代最有钱的主要就这三类人,至于商人群体...

    有高工资就有高消费:买地盖楼,当房东收租的;家里雇上两三个保姆的;结婚随礼一次就给一万的。这种事都发生过,很多还是在三年困难时期。

    ‘奢侈’这种事不仅上海广州有,苏锡常,北方也都有。京都是天子脚下,‘炫富’的反而不多见。比如马连良马老板,他就比较低调。

    但不远的天津就有意思了。比如上文提过的名家丁至云,因为怕长痱子,花七百买了两个海绵床垫,晚上换着睡。花两百买了只猴养着玩。

    周啸天周老板,养了两狗一猫,每天新鲜猪肝,牛奶,鸡蛋的伺候着,比人吃得好的多。这些很多都是发生在五九到六一这三年困难时期里的事。

    前世,当杜守义看到资料时,不禁对这些前辈们深深‘佩服’。能挣会花,吃着玩着也就算了,怎么还让别人知道了呢?这日后不都是麻烦?

    所以他对龚小北,杜守桂,是下了很严格的封口令的。北屋也不让外人随便进。上回钟跃民他们是意外,不过他们是自身难保的一类,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