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帝国海权在线阅读 - 第132章 吉野回国了,甲午还远吗

第132章 吉野回国了,甲午还远吗

    ;

    9月30日,今天是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约亨呆在太**内哪也没去。

    手上的电报是从芝加哥传回来的,由于时差,发过来的时候柏林已经是夜里了,因此约亨现在才拿到。

    电报是特斯拉一起发回来的,内容也很简单,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水电站的订单,西门子公司拿到了,而交流电传输的工程age公司也拿下了。美国方面因为德国施卢赫湖水电站的建设成功,加上交流电的经济实惠,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将订单交给了德国人。

    这个订单也会让西屋公司参与进来,未来西屋公司将会成为西门子公司和aeg公司在美国的电力项目的最大合作伙伴。

    水电站项目的成功,让特斯拉在美国可以堂堂正正的宣布交流电比直流电更优秀了,炫耀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差不多的话早在芝加哥世博会开幕的时候,在西屋公司的努力下拿到了世博会照明设备的项目,由西门子和西屋公司共同完成的近10万盏电灯使用交流电被全部点亮的时候,特斯拉就已经发了一封电报来炫耀了。

    约亨看着电报都能想象的到特斯拉那巴不得看爱迪生难看表情的样子。

    世博会开幕当天就有不少美国公司希望可以得到交流电电力系统的全部技术,这些当然是不能转让的。不过西门子和aeg主要的重心还是得放在欧洲,而且德国企业完全控制美国电力供应系统也太过树大招风,加上对特斯拉的承诺,因此西屋公司就被推上了前台。

    不过只要西门子和aeg能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保持技术的领先,那么和西屋公司的合作就不会中断。因此未来整个美国的供电体系的建设利润就少不了德国人的那一份。

    至于电费,一方面拿得太多会招人恨,如果按照专利上写的每度电收2.53美元的专利费,不用到1914年了,估计1904年就会因为每年收取专利费数额超过大英帝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被嫉妒的眼红的各国联手打上门了。

    另一方面当时电网大都属于私人企业,在完全收归国有之前即使不用缴纳专利费电费依然十分高昂。1927年广东电费为一度电0.45大洋,按照当时的银元约为23.9克含银量,约为0.21两白银,按照5美元兑换7库平两白银计算,即每度电约合15美分。

    当然,各国的电费都不一样,消费水平也不一样,但过高的电费都会严重阻了民用电的普及,主要的用电者大都集中为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

    德国倒是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一开始德国电网体系就被约亨要求归国家所有,建设国家电网进行统一管理,而西门子、age这样的公司主要负责项目建设和设备提供。

    所以为了不被人打上门,方便在其他国家推广电力应用,约亨将专利费降低100倍,每度电仅收取2.5美分,按照美国1790年4月10日通过的第一部《美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保护期限为14年,这也足够约亨收取专利费到1905年了。2.5美分虽然不多,但是估计到1905年,仅一年就能带来大约1亿英镑左右的收入。

    当然现在没有人知道未来发电量上涨如此之快,美国人纷纷对德国皇储愿意将专利费下调到如此之低表示赞许,在他们看来这么低的专递费完全就是意思意思,做个样子而已。

    再加上之前bmw要在美国建设分厂,降低汽车销售的成本,还能给美国带来就业机会和税收。在媒体的鼓吹下,一时间美国人对德国的态度极为友善,两国关系都有所升温。

    这也同样让在美国大力扩张的德国皇家石油公司的发展得到了便利。虽然俄亥俄州的反垄断案让洛克菲勒石油公司被迫分散手中的企业,不过狡猾的洛克菲勒还是通过用一个新成立的总部遥控被分散的力量的形式依然保持了整体力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约亨想要一次性击垮洛克菲勒的计划没有达到目的,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在洛克菲勒刚刚将企业分散较为混乱的时期,德国皇家石油公司顺利吸收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炼油公司,并且还持有了少量洛克菲勒的股份。

    现在德国皇家石油公司在美国石油市场上完全可以和洛克菲勒公开叫板,并且还能稍占上风。

    加上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勘探队伍的勘探工作早已完成,只要加拿大政府开始修建西部铁路,那么无论是自己开采还是拿出去销售都能够增加手中的实力,因此在美国的情况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当然约亨说的有历史意义可不是指在美国的这些事。

    “咚咚”敲门声响起,打断了约亨的思维。

    “进来”

    “殿下,驻英武官传回来的电报。”侍从推门进来,递上一份电文,约亨示意了一下,侍从躬身行礼后退了出去。

    打开电报一看,约亨摇了下头,有些小无奈的笑着说:“果然还是今天吗。”

    电文内成日本方面和阿姆斯特朗船厂已经达成了两艘战列舰的订造意向,德国已经确定失去了这笔订单。

    这不是约亨所关注的重点,重点是后面的内容,日本在阿姆斯特朗船厂订造的防护巡洋舰吉野号已经于今日出港返回日本。日本考察团成员大部分搭乘该舰一同返回,只有少量人员还要就两艘战列舰的设计工作继续和英方协调。

    吉野号还是在9月30号这一天回国了,日本驻英武官河原要一还是接舰人,回国后不出意外还是会成为吉野号的舰长。而和历史有区别的就是吉野号的火力更强了,并且回国的路上还带着一个东乡平八郎。

    现在吉野号要是在半路出事了的话会怎么样?大东沟会怎样?对马会怎样?历史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然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约亨总不可能让提尔皮茨带着两艘维多利亚·路易泽级去半路劫道。

    吉野号这个名字被甲午战争的历史赋予了太多太多原本不属于她的含义,甚至传出了吉野号原本是北洋水师所订购,后来被日本人强买而去,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的失败这样的谣言。

    更因为邓世昌下达那个荡气回肠的“撞沉吉野”的命令,并且最终没有达成目标就英勇就义的遗憾,让吉野号这个名字被世人所熟知,也被世人所痛恨。

    不过约亨对吉野号倒没什么偏见,单纯的一艘军舰并不足以改变一场海战,一个国家的命运。而且单从吉野号本身来说也的确是阿姆斯特朗系防护巡洋舰的经典之作。

    作为当时最快的巡洋舰,同时也是全部装备中等口径速射炮的早期尝试,吉野号的性能和表现都是一流的。

    但是这种性能和表现并不是决定了战争失败了的最大因素,也不是北洋水师买几艘强于吉野号的先进战舰就能改变结果的。

    在约亨的前世,很多认为甲午的失败是因为慈禧太后拿了海军的经费去修颐和园了,实际上没这回事,修颐和园的经费并不是户部拨给海军的财政经费,只不过挂着一个水师特别经费的名字存在北洋的户头名下而已,所以挪用之说纯属谣言。

    但是慈禧批准户部尚书翁同龢停止对北洋水师拨款的奏折,让北洋水师的建设停摆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不明白时代变革的老佛爷来说是无法理解朝廷花了那么多钱置办的海军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就落后了,而且需要拿出更多的钱来买更贵的舰船的情况的。

    而和李鸿章明争暗斗,卡住北洋水师的脖子的翁师傅,以一己之私坏军国大事,让北洋水师无法增强实力,自然也是甲午战败的罪人之一。

    但是北洋之败真的是拨一点款,买几条船就能扭转的吗?

    客观的来看,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虽然是败了,但日本方面也是惨胜。比睿号挨了一发定远的主炮炮弹,重伤退出战列,赤城号被三舰围攻,舰长坂元八郎太被炸死,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挨了镇远一发主炮炮弹,还引爆了堆放在一起的120毫米炮弹,3艘舰船重伤。

    北洋水师虽然损失超勇、扬威、致远3舰,但是超勇和扬威本来就是老舰,八大远中只损失了一艘致远,北洋水师可以说主力尚存。

    3沉对3伤,当然是北洋水师输了,但是日本方面却也没有胆子和北洋水师再来一场大东沟了。这点看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伊东祐亨带着舰队在威海卫转了一圈就回去了就可以看出来了。

    日本方面如果真的想打,应该直扑旅顺港逼北洋水师出来决战才对,但是损失不起的日本人面对主力尚存的北洋水师退缩了。

    定远中弹159发,镇远中弹220发都没有沉没,“不沉的定远”的威名变成了“定远不沉”的神话,东亚第一铁甲舰的存在带给他们的精神压力更大了,大东沟海战之后日本人不仅没有获得胜利后的放松,反而更加紧张,本来就十分担心甚至可以说惧怕定镇二舰的伊东祐亨带着联合舰队开始打酱油。

    但是这个时候的北洋水师在做什么?龟缩港内,连支援陆军的工作都不敢做,日本人因此可以在海军的护航下顺利登陆,开始全面进攻辽东半岛,并且最终只用半天就攻占了旅顺。

    而仓皇出逃的北洋水师又躲进了威海卫,然后在绝望中不战而降,甚至连保持海军最后气节的自沉都没有,海军主力一炮未发被日本人俘虏。

    北洋水师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了的。这不是一个太后的问题,一个户部尚书的问题,一个北洋大臣的问题,一个战法的问题,一场海战的问题,一艘船的问题。

    这是整个舰队的问题,整个国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