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厚照大明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七章 仅为五成

第二百八十七章 仅为五成

    听着马永成和朱厚照之言,诺大的“车间”里,除了王守仁颇为诧异之外,包括何文鼎、刘瑾等人均嘴角带着浅笑。

    尤其当朱厚照说出“甚好”时,那十数名围坐于颇大桌子边上的男子更是欣喜不已,仿似已经得到了莫大的赏赐一般。

    瞥见众人的反应,朱厚照笑了笑,望着马永成再道:“如此说来,那仅成一半的便是指火枪了?”

    “千岁爷,正是火枪。”马永成恭敬地应道。

    “如何仅成一半?”朱厚照将手中的茶碗凑近嘴边抿了一小口,才出言道。

    “千岁爷,那须由大用来说……”马永成一边躬着身躯应道,一边暗暗伸手扯了扯其旁的谷大用的衣袖。

    “不就说说火枪么?你俩还要推让一番呢?”朱厚照笑着微摇了摇头,不过似乎也没多作计较。

    略一顿,他目光已瞥向谷大用:“小用子,你还犹豫甚么?”

    一直微低着头的谷大用嘴角带笑,立马应道:“千岁爷,两种火枪都只能勉强射到二百步远。”

    朱厚照脸上甚为平静,并没有出言问询,只挥了挥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但百步外能击伤不穿护甲之人,若到五十步,则可重伤穿板甲之人,至三十步之时,更能击穿铁甲、重伤其人。”谷大用躬着身躯恭敬地道。

    王守仁听得满脸吃惊,嘴唇一阵微动。

    朱厚照见状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先莫要出言。

    在王守仁惊疑之间,朱厚照脸上依然甚为平淡,冲着谷大用又道:“虽然射程达二百步,但杀伤力仅为预想之五成,勉强也能算作达成一半。”

    略一沉吟,他已经再道:“小用子、小成子,你二人去把样枪取来,给孤先看看。”

    谷大用和马永成听得均恭敬地应了声诺。

    未几,谷大用和马永成缓缓向“车间”里面走去。

    那十数名仍端坐于大桌子边的男子虽然脸上均似有喜悦之色,但并没有什么动静,而何文鼎和刘瑾两人却是满脸期待的模样。

    在谷大用和马永成离去之时,朱厚照并没有再出言,反而缓缓举起手中的茶碗,凑近嘴边继续抿着茶。

    见得朱厚照默然不语,邻近的众人也没有谁敢贸贸然出言打扰。

    于是喝茶的喝茶、呆坐的呆坐,诺大的“车间”只时不时响起轻微的呼吸声,还有那抿茶声。

    没过多久,谷大用和马永成两人各双手持着一件物什而回。

    “千岁爷,火枪已取来。”两人齐齐躬身唤了声。

    望见二人手中所持着的物什模样,朱厚照轻笑着应了声好。

    须臾间,他放下手中的茶碗并站了起来,伸手接过谷大用先递来的火枪。

    王守仁、何文鼎和刘瑾亦站起,缓步走了过来,站于朱厚照跟前数步远。

    三人均满脸好奇地打量着朱厚照手中的火枪。

    就外形来看,朱厚照手中的火枪与后世的手动步枪颇为几分相似之处。

    不仅有枪托,也有扳机,更有照门和准星。照门和准星是后世大多数枪械的标配瞄准器。

    借助照门和准星,枪手的视线三点成一线,瞄准目标再射击,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朱厚照手中的这把火枪,其实是一把燧发枪。

    它能穿越时空提前出现在当下的大明,那自然是朱厚照之功。

    燧发枪的击发原理是利用燧石来打火。

    扣动扳机之时,枪后端的装置随即驱动燧石往前撞击,从而产生火花引燃火药,枪管内的弹丸就随着火药燃烧爆炸产生的气流急速激射而出。

    朱厚照脸上的笑意不减,端详了好一会,才问道:“小用子,这把火枪尺寸为何?”

    “回禀千岁爷,这把火枪预设为步兵之用,口径约六分,枪长有四尺八寸,枪重大约十斤。”谷大用回应得甚为快速。

    朱厚照听得点了点头,目光随即投向马永成手中的火枪,又道:“那小成子手中的火枪,便是骑兵所用了。”

    “是,千岁爷,这把枪的口径亦约为六分,枪身比步兵所用的短了一尺,只有三尺八寸。不过因此也轻了不少,约重八斤。”马永成躬身应道。

    朱厚照“嗯”地应了声:“两把火枪与预设尺寸、重量均几乎一致,甚善。”

    瞥见王守仁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朱厚照笑道:“伯安,你心中定是甚为疑惑,为何这两把火枪和大明火铳完全不一样,是吧?”

    王守仁躬身应了声是。

    “你端详一番,看有何不同?”朱厚照顿时“嘿”了声,一边将手中的火枪递给王守仁,一边说道。

    火铳的出现始于元代,是从南宋的突火枪演变而来。

    大明的火铳,与元代的火铳其实并无太多的区别,均归属于火门枪一类。

    火铳,又称火筒,从外形来看,其实就是一根近似圆环状的金属管,可以将其想象成一根缩小版的炮管。

    那金属管其中的一端是开口的,另一端要密封。接近密封一端的边缘处,须预留了一个小口,留作点火用。

    射击之前,要先从金属管的开口端倒入黑火药和弹丸,再以棍压紧。

    对准射击目标之时,将火源靠近金属管尾端预留的那个小口位置,点燃管内的火药,从而将管内的弹丸发射出去。

    火铳,不仅装填弹药不便,射击也十分麻烦,必须一手持火铳、另一手点火引燃管内的火药。

    正因为火铳要进行如此颇为复杂的射击准备,不仅造成发射效率低,还导致命中率亦低。

    若“射击十次能击中一次目标”,那射手此前一定“烧过高香”。

    到永乐时期,大明的火铳也有了少许的改进。

    除了用铁替代铜制造枪管外,还加装了避免受潮的火门盖,配装以免士卒填塞过多火药的火药匙,以及在装填弹药后加入木马子紧塞火药、增加爆发等附件。

    再往后,直至大明中期,火器技术却并无多少改善,几乎停留在永乐时期的水平。

    换句话说,大明的火铳依然大致维持在一尺四寸许长、口径约一寸宽的规格,既无枪托和扳机,更无照门和准星,仍然是缩小版的炮管模样。

    其实,如果枪管得到加长,那意味着射程会更加远、射击的初始速度亦会更加快,但大明的火铳几乎一成不变。

    过得好一会,在王守仁仍然好奇无比打量着手中的火枪之时,朱厚照却已经望向谷大用,轻笑道:“小用子,这两把火枪的模样甚好,其射击效果如你所说的那般?”

    谷大用亦笑:“千岁爷,奴婢说再多也无用,倒不如去靶场测试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