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在线阅读 - 第0299章:王安石与司马光大爆发:大宋不能没有苏景明!

第0299章:王安石与司马光大爆发:大宋不能没有苏景明!

    禁中,垂拱殿。

    中书五相公与鸿胪寺卿左有鼎一起,来到赵祯的面前。

    左有鼎再次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苏良用凳子砸他的整个经过。

    “官家,苏良在此事上名利双收,还能娶公主为妻,他有什么不满意的,臣看他就是故作高傲,沽名钓誉,根本不将此事当成朝廷之事!”

    左有鼎一脸郁闷,他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若他遇到这种美事,睡觉都能笑醒。

    赵祯微微皱眉。

    “此事,确实有些难为景明了,他与其妻,起于微末,相互扶持才有了今日,自然不愿别人插足其中,但是,大理给出的条件,实在难以令人拒绝啊!”

    这时,张方平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国事在前,个人事在后,大理五公主嫁于景明,对我朝大有益处,景明理应以国事为重。”

    “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联姻无数,身不由己者甚多,今我朝并非公主下嫁,乃是大理公主爱慕景明,此事,我们占尽了好处,断不可拒绝,不然大理五公主的面子何在,此事若不成,不但不能与大理交好,反而与其交恶,甚至会导致南境出现问题。”

    张方平曾花钱买妾,根本无法体会苏良“不娶二妻”之心。

    此话一出,赵祯顿时有些心动了。

    一旁的鸿胪寺寺卿左有鼎连忙趁热打铁地说道:“官家,苏良所谓的‘不娶二妻’,只是因他对大理五公主不了解,待二人朝夕相处数日,他便不会这样想了。此外,即使他觉得身不由己,但为了江山社稷,婚姻是否美满,算得了什么,况且又不是让他去大理国作赘婿!”

    左有鼎此话显然是有所指。

    赵祯瞬间想起,他的两任皇后皆为刘娥太后所选,他贵为大宋官家,婚事都不得不因政事而定。

    他与曹皇后有隔阂数年,但现在也是夫妻恩爱,彼此都明白对方的心意。

    爱情,那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汴京城内,恩爱的男女甚多,但往深了看,都是价值互换。

    这时,范仲淹忍不住开口道:“官家,臣较为了解景明,他个性刚烈,若不同意,甚至会自请罢官也不愿再娶,我们该如何?”

    此话。

    一下子将赵祯问住了。

    苏良绝对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若此事不成,不但得罪了大理国,还让苏良伤心离朝,那朝廷的损失就大了。

    这时,左有鼎挺着胸膛站了出来。

    “官家,臣有一计。”

    “臣认为,官家可完全将此事当作国事,而后在四日后的常朝上,廷议此事,若百官皆认为此事是好事,那苏良断无拒绝之理。”

    赵祯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常朝上,自然以国事为重,苏良迫于群臣压力,在没有充足合适的理由下,必然无法反驳。

    “可以,就在常朝上议论此事吧!”赵祯点了点头。

    为了大宋,赵祯觉得人人都能做出牺牲。

    况且,他也不觉得苏良有牺牲。

    那大理国五公主的美貌比唐宛眉还略胜一筹,并且才二十二岁,苏良若与其成就一番姻缘,那必然在后世会传为一桩美谈。

    ……

    翌日。

    大理五公主将以并嫡之制嫁给苏良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此消息的源头。

    不是别人,正是大理五公主。

    她的目的就是将此事闹大,闹成大宋之国事。

    一旦成了国事,那二人合适不合适根本不重要,大宋君臣首先考虑的一定是利弊。

    ……

    汴京城的百姓,对这类八卦甚是感兴趣。

    “哎呀呀!我是见过那大理五公主的,年方二十二,那简直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美人儿,她竟然要以并嫡之制嫁给苏御史,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老夫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御史苏景明的每一天,他的仕途本就顺畅,没想到竟然还被大理公主看上了,真是太好命了!”

    “哈哈,苏景明真为我大宋男儿长脸,大理公主下嫁,还愿与其他女人共伺一夫,苏景明真是有福!”

    “毫不夸张地讲,天下想嫁苏景明的漂亮女子能从南熏门排到宣德楼,大理五公主欲嫁苏御史,必然是我们与大理达成了某种盟约。”

    “我不同意这门婚事,我只愿看苏御史与其妻,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到白头。”一名女歌伎眼泪汪汪地说道。

    这时,其身旁的一名女歌伎问道:“若是让你成为苏景明的妻或妾,你还支持一夫一妻吗?”

    “你……讨厌!”那女歌伎想一想此事,都已经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了。

    ……

    除了街头巷尾的议论外,一些民间小报也陆续放出消息。

    甚至一些书摊贩子在街头直接吆喝起来。

    “揭秘!御史苏景明与大理五公主的国子监之缘。”

    “郎才女貌!大宋与大理的一对天作之合即将诞生!”

    “谁是赢家?细数大理与大宋的前世今生。”

    “并嫡之制,当世儿郎尽享齐人之福的礼仪之法。”

    ……

    民间百姓大多都认为这是好事,几乎没有人觉得苏良会拒绝此事。

    因为——

    大理国五公主肤白貌美,年轻活泼,地位又高,且还未让苏良休妻。

    于国于家,皆是良配。

    ……

    近黄昏。

    放衙后,苏良便急匆匆赶回了家。

    他坐在御史台,收到的民间小报上都是他将娶大理五公主的消息。

    有的甚至还推测出了黄道吉日。

    苏良还知,官家将会在十五日的常朝会上,廷议此事。

    他不由得感到非常头疼。

    苏宅。

    苏良回到家,望着一脸笑容的唐宛眉,还有高兴得挥舞着双手的一双儿女,正欲解释。

    唐宛眉却率先道:“我知道伱要说什么,只要是你的决定,我都支持。”

    苏良一脸郁闷。

    当下,他已经决定不了了。

    此事已然上升到了国事,且百姓大多都还很支持,都认为苏良赚大便宜了。

    一句“为了大宋”,就能让他所有的理由都难以成立。

    吃罢饭,苏良便钻进书房。

    他必须要解开这个死结。

    他接受不了娶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异国女子,并且后续定然会有诸多麻烦事儿找来。

    ……

    腊月十五,常朝朝会。

    百官齐聚,赵祯端坐于上方,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首相文彦博汇报过一系列政事后,鸿胪寺卿左有鼎站了出来。

    “官家,数日前,大理特使段天海告知臣,大理五公主因侍御史兼知杂事苏良在国子监内的演讲,对其一见倾心,希望能以并嫡之制嫁于苏良,另请官家赐婚,此外大理特使还带来了一份嫁妆礼单……”

    左有鼎是生怕众臣不知苏良娶大理国五公主,大宋能得到的好处。

    絮絮叨叨,足足说了一刻多钟的时间。

    赵祯环顾下方,问道:“众卿以为,此事如何?”

    张方平率先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此事已非私事,乃是我大宋的国事。此亲事若成,不但可使得我朝能交易来更多大理马,还能保南境稳固……无论从当下而言,还是从长远分析,皆是好事!”

    紧接着,宋庠也站了出来。

    “臣亦以为,此乃一桩美事,对我大宋有利而无害,还能使得苏御史抱得佳人归!”

    随即,文彦博也站了出来。

    “臣以为,这确实是一件大喜之事。有助于稳定我朝与大理的关系,且还不会被大理国内部的杂事所牵绊!”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群臣就像商量好似的,纷纷拱手附议。

    唯有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人看向苏良,没有发表意见。

    他们在等苏良的想法。

    苏良站在台谏官中间,并未打算说话。

    此事已被定义为国事,他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会被批判为:无大局,自私自利。

    故而,他找来了两个帮手。

    这两个帮手乃是坚定不移的一夫一妻支持者。

    不纳妾,不狎妓,甚至不喝酒,实为大宋士大夫官员中的典范。

    他们便是司马光与王安石。

    待附议之声渐渐停止后,司马光大步走了出来。

    “官家,臣反对!”

    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司马光的身上。

    司马光胸膛一挺,道:“臣以为,此亲事实属荒谬,我大宋并无并嫡之制,苏御史若想再娶,或休妻或纳妾,焉有已有妻室而再娶妻之理!”

    鸿胪寺卿左有鼎当即反驳道:“司马校勘,此乃前朝之礼制,但大理国仍在施行,此亲事乃是我朝与大理共同之事,用此礼有什么不妥吗?”

    “左寺卿,你作为我朝礼官,没想到竟然能说出如此蹩脚的话语来,此乃娶妻而非出嫁,为何要用大理国的礼制,这不是自轻自贱吗?左寺卿是不是近日忙于招待各国使节,许久都未看礼书了,要不要去馆阁学习一番?”

    左有鼎气得握紧了拳头。

    “礼因事而变,此事较为特殊,我并不认为有何不妥!”

    “那若西夏送给我们五千匹战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着西夏的规矩,剃头扎辫子,行西夏之礼?”

    “司马光,你大胆,此两事怎能混为一谈!”

    司马光明显是在找茬。

    满朝官员谁不知这是为苏良与大理五公主成亲找的由头。

    但是。

    当下又无人能挑出司马光的道理。

    这时,首相文彦博开口道:“君实,莫钻牛角尖,此等礼仪细节,可在朝会后再议。”

    司马光不再说话,当即回到队列中。

    而他刚退下,王安石便站了出来。

    王安石在上个月,刚从知东明县恢复到了三司盐铁推官之职。

    王安石一出来。

    官员们都不由得神情一紧。

    谁都无法预料这个年轻固执想法颇多的官员到底会说出什么。

    “官家,此亲事若成,我大宋有可能彻底失去苏景明,甚至会导致整个全宋变法失败!”

    王安石说话。

    总是能一瞬间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赵祯微微皱眉,看向王安石道:“王介甫,说出你的理由,若是危言耸听、虚张声势,朕必治你的罪!”

    当下,全宋变法如火如荼,赵祯绝对不允许失败。

    王安石朗声道:“苏御史作为一名台谏官,向来直言敢谏,一定程度上是因他无家族,无姻亲,除了家人外,无所拖累。”

    “但是,一旦他与大理国五公主成亲,那将完全不一样。”

    “全宋皆知,苏御史爱家顾家,他若与大理五公主成亲,有了儿女。试问诸位,若我们明年与大理开战,苏景明将如何谏言?即使不开战,若大理五公主带着苏御史回大理后,将他软禁在大理,我们又当如何?为了苏御史与大理开战?此外,若苏御史与大理五公主产下一子,此子有机会成为大理国国主,苏御史会不会愿意去大理辅佐他?”

    “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们说了这么多,苏御史未发一言,这是我们熟悉的苏景明吗?你们见过不还嘴的苏景明吗?他连自己的想法都不表达了,为什么?”

    “因为今日,大家都是在以国事压他,他若不同意,便是不顾大局,便是大宋的罪人,这个罪名,谁担得起!”

    王安石向来耿直,一下子便将此事说破了。

    “也许,今日苏御史同意了此番亲事,他没有请辞,没有抱怨,但是他看到朝廷仅仅因为几千匹大理马和一些不值一提的嫁妆便不顾他的感受,以国之大事逼迫他去做!以后,他会不会变得沉默寡言?会不会对仕途再无兴趣?朝廷就是这样对待肱骨之臣的吗?”

    “一个沉默的苏景明是我们想要的苏景明吗?而这一切,都是在座的诸位逼迫的!”王安石骤然提高声音。

    “和亲联姻,本就是天下最烂俗的办法,真的能稳固吗?几千匹马便逼得我大宋最好的台谏官员处于两难之地,真的值得吗?”

    “官家,在我眼里,一个苏景明足以抵得上十个大理国,他乃是我大宋的无价之宝,伤了他的心,破坏了他的家庭,还能让他为朝廷倾心效力吗?绝不能让苏景明变成那个忌惮不敢言的平庸者!”

    “当下的朝廷,不能没有苏景明,就像我大宋不能没有两千余里的大运河,少了苏景明的全宋变法,必然会是残缺的!”

    苏良老脸一红。

    此等夸赞之语,他自然是难以说出口的。

    王安石说完后,重重拱手,朝堂骤然变得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