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在线阅读 - 第0016章:王拱辰:苏良乃台谏第一懒

第0016章:王拱辰:苏良乃台谏第一懒

    御史台,察院。

    监察御史里行坐衙处。

    包拯拿着苏良的御宝印纸,激动地问道:“景明,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苏良对包拯自然不会藏私,从一旁又拿出数张纸。

    纸张上图文并茂。

    图形皆以黑色线条勾勒,有似树状、有似鱼骨、有似蜘蛛网,文字较为简单,基本都是不超过五个字的词汇。

    包拯看得一头雾水。

    苏良解释道:“我在任长清县县令时,公事繁杂,案宗甚多,便在摸索中总结出来了一套脑图。

    “何为脑图?”

    苏良拿起一张纸张,指着上面的图形,道:“这便是脑图,我将其还分为了鱼骨图、树状图和网状图等,用途皆有所不同。”

    “这种是鱼骨图,主要用于因果分析。以这篇大理寺的官员贪墨劄子为例,鱼头为判罚结果,鱼脊骨为案件脉络,小骨则为各种证据细节……”

    “这种为树状图,可划分类别主次,将民间小报的消息、公文官报、案卷公事迅速分门别类,一眼就能看出可舍弃哪些无用的信息……”

    “这种网状图,则适用于一些繁琐的卷宗,可迅速找出主因或结果,而后再添加各种细枝末节,形成闭环即可……”

    ……

    “我只需将所有的报状资料快速浏览一遍,然后用这些脑图,便可省时省力又精准地做好批阅。此方法亦适用于复核一些复杂案件或记录会要,也可用于读书,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良耐心地解释道。

    其实,这就是后世的思维导图。

    一种简单、高效、便捷,可辅助思考的图形思维工具。

    但放在现在,绝对是一项非常了不得的发明。

    汉唐之前,书写工具多为竹帛之物,价格昂贵。

    让读书人养成了惜纸惜墨的习惯。

    虽然自宋始,随着印刷术的革新,造纸业迎来了大爆发。

    但仍没有人会在纸张上乱写乱画。

    并且,当下读书人的表述皆以文字为主,在学问研究上,只知下苦功夫,却不知找巧办法。

    根本想不到还可以用偏视觉化的简图来辅助阅读和思考。

    苏良说完后,包拯又认真研究了片刻,忍不住说道:“此脑图甚好、甚好!应立即呈予官家,让此脑图在全国推广,以此增加官员们的做事效率!”

    苏良挠了挠头。

    “希仁兄,我愿将此法贡献出来,不过若我拿着此脑图在官家面前自卖自夸,似乎有些邀功之嫌,不如麻烦你将此法先说给官家吧!”

    “没问题。”包拯拍了拍胸脯。

    包拯做事向来都是雷厉风行,当即便拿着苏良的御宝印纸和画着脑图的纸张奔向禁中。

    ……

    而此刻,垂拱殿内。

    御史中丞王拱辰和谏院右正言钱明逸正在进言。

    王拱辰将近日台谏的卯册呈递给了赵祯。

    他称苏良是台谏第一懒。

    此等“点卯方至、放衙便走”的慵懒作风,简直就是一粒老鼠屎毁了一锅粥,强烈要求将苏良逐出台谏。

    钱明逸则是来帮腔的。

    他称谏院有吏员得知苏良之举后,大多也都开始效仿,做事效率明显下降。

    “官家,苏良带来的此等歪风邪气,危害大矣。若人人如他这般钻空子,那我大宋将会多出一群只会吃闲饭的慵懒官吏!”王拱辰无比气愤地说道。

    赵祯翻阅着卯册,微微皱眉。

    大宋自开国以来,向来讲究勤勉。

    从太祖、太宗、真宗,以及到了赵祯这一朝,即使是皇帝,也是日日加班,不敢懈怠,根本不可能做到天黑便歇着了。

    苏良此举与整个朝堂之风都相背而驰,确实有错。

    不过,赵祯很欣赏苏良。

    再加上前几日他许诺的经筵官之事未能做到,便想着将此事化小一些。

    “咳咳!”

    赵祯干咳一声,道:“苏良此举,确是有失。王中丞,你代朕训斥他一番便是,多交给他一些公事,日后他必会有所收敛!”

    听到此话,王拱辰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官家,这……这并不是小事儿啊!台谏官本就公事繁多,加时加点尚不能完成任务,苏良放衙便走,怎能做好一名台谏官,有此等陋习者,一定要将其逐出台谏!”

    “是啊,官家,台谏官若只想着清闲度日,那还如何监管百官,臣亦不愿与此等人为伍!”钱明逸一脸严肃地说道。

    赵祯一脸无奈,就在不知如此做的时候,小黄门来报,监察御史包拯请求觐见。

    “宣!”赵祯不由得大喜。

    包拯乃是苏良的上官,其对苏良也甚是推崇,以包拯的口才没准儿能够压制住王拱辰和钱明逸。

    很快。

    包拯拿着一大叠纸张来到殿中。

    赵祯问道:“包卿,朕见你手握大量御宝印纸,是为何事而来?”

    包拯拱手道:“官家,臣今早翻阅御史台卯册,发现监察御史里行苏良,坐衙时长远少于其他台谏官。”

    听到此话,一旁的王拱辰和钱明逸的眼睛顿时亮了。

    王拱辰更是激动地朝着包拯拱手道:“包御史,咱们想一块儿去了,本中丞刚向官家汇禀过此事,正恳请官家严惩呢!”

    一旁,钱明逸也甚是兴奋,心中喃喃道:不愧是台谏的大炮仗,铁面无情,对事不对人,有他的参与,今日定能将苏良逐出御史台!”

    包拯朝着王拱辰礼貌一笑,继续看向赵祯。

    “臣本以为苏良过于懒散,便欲劝诫他一番,没想到却是误会他了。官家,苏良实乃良才,台谏有他,朝堂有他,乃是我大宋之幸也!”

    此话一出,不但王拱辰和钱明逸迷糊了。

    赵祯也迷糊了。

    一向冷脸做事的包拯,可从未如此夸赞过某个人。

    包拯将手中的御宝印纸举起,道:“官家,这是近日来苏良撰写在御宝印纸上的内容,请您先过目。”

    赵祯面带疑惑,翻阅起了御宝印纸。

    片刻后,他忍不住笑着说道:“苏良确实有大才,此批注精准细腻,文笔出众,实乃台谏官的模板。莫不是苏良表面上是点卯方至、放衙便走,实则是在家中忙碌?”

    赵祯非常清楚台谏官的工作量,日日都有新公务。

    苏良这几日的批注,甚是详细。

    没有足够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

    包拯摇了摇头,道:“不是。是苏良悟了一种妙法,此法若施行,对我大宋官员处理政事来讲,有事半功倍之效。”

    “是吗?速讲,速讲!”赵祯心中无比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