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谁知美人心
“好!” 上官云自信满满的回应。 来到了他擅长的领域,自然信心倍增,为了防止如刚才那般的意外,他还故意做了限制。 他之所以要求诗中含有美人二字,就是怕沈知命再次投机取巧。 不知不觉中,上官云对沈知命的心思敏捷已经有了几分忌惮。 而他的自信也是有原因的,且不说他才华本来就出众,十六岁便高中榜眼。 单单说以诗来写美人,这就绝对是他的强项,而且是久经考验的强项。 无他,唯手熟尔! 上官云贵为靠山王世子,以后的靠山王,地位尊崇。 靠山王长年在边关,家人留在神都为质。 上官云自幼聪慧,能文能武,母亲对他自然也极为宽纵。 导致他风流成性,早知人事, 十二岁便会以诗歌调戏自己姨娘。 后面不知何故,这位姨娘投井自杀了。此时曾被王府封锁,不过还是有些消息流出。 外面传说因为靠山王常年离京,这位侧妃因耐不住寂寞与人私通,事发后无颜面对靠山王,才选择投井。 自此以后,世子便一直在昆仑剑庐修行,几乎很少回神都了。 不过,在昆仑剑庐他依旧凭着一手出色的美人诗,不知道成功勾搭多少师姐师妹。 只是昆仑剑庐作为四大洞天,与世隔绝,这些事情外人不得而知罢了。 上官云看着南宫诗韵深情道:“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众人打量了一下南宫诗韵心中有了七八分的猜测,这诗应该是专门写给南宫诗韵的。 首先上官云的目光一直在南宫诗韵身上,再就是秋水瑞雪的清冷也确实符合南宫诗韵的气质。 更何况,现场的美女只有南宫诗韵的气质。 南宫诗韵依旧面色平淡,并无丝毫反应。 倒是长公主眼前一亮,嘴角上扬,不得不说,这两句诗还真的挺契合自己这闺蜜清冷的性子。 元稹不屑一顾,他对于这种用如此直接的诗,在大庭广众之下来撩拨美女的行为并无好感。 清秀男子也没多大兴趣,他一直就是在期待沈知命的表现,希望他再为大周诗坛添上一笔。 “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上官云充满磁性且饱含情意的声音继续传出。 “好贴切呀!“ 上官云话音刚落,沈知命身边的柳苏苏便惊呼出声。 “如现场作画一般!“沈月娇吃惊的声音随后而至。 倒不是她对上官云的观感有多好,纯粹是因为这首诗对南宫诗韵的描绘太过贴切。 不只是柳苏苏和沈月娇,在场的众人也都觉得如此。 他们口中默念这首诗,再看一眼绝美的南宫诗韵。 觉得这首诗就像工笔画一样,一点不差的勾勒出了南宫诗韵的相貌和神韵。 尤其是那句“凤眼半弯藏琥珀“,简直恰到好处。 准确的抓住了,南宫诗韵那双独特的如秋水般的澄澈的瑞凤眸子。 此刻就连元稹和清秀男子也不得不承认,上官云在这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 长公主媚眼圆睁,檀口微张,不停的审视自己的闺蜜,她有一种错觉,这上官云比自己都熟悉自己的闺蜜,形容的如此贴切。 不过这次长公主想错了,上官云只看到了表象,并不懂南宫诗韵。 他这种花丛老手,从来也只看表象,区别只在于部分表象还是全部表象。 沈知命心中暗笑。 他看到了南宫诗韵脸上闪过的不悦之色。 这和他想象的结果一样。 这上官云要么是个菜鸟,要么没遇到过南宫诗韵这样的女人。 沈知命在大学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不要去夸一个漂亮的女生漂亮,对方越是漂亮,就越不要去夸她漂亮。 为何? 因为已经有无数人在你之前用各种语言夸过她们的长相了。 或露骨,或含蓄,或文采斐然。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夸不到的。 所以你再去称赞她的漂亮,就如杯水入大海。 不会有半点波澜,对方还会嫌弃你淡而无味。 众人都有些惊讶于南宫诗韵的无动于衷,这么精准的描绘和赞美竟不能激起她心中半点波澜。
此刻的元稹和清秀男子倒是来了兴致,一方面幸灾乐祸上官云的徒劳无功,另一方面则在期待沈知命有精彩表现。 上官云看着南宫诗韵的淡然,内心有些失望,可是他还是不得不维持着深情的凝视和淡淡的微笑。 就在此时,沈知命开口了。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卿容。“ 吟出这句的时候,沈知命的预期带有一丝哀伤。 闻言,厅内众人有些恍惚。 “这是在表达思念,他在思念谁?“ 南宫诗韵非常敏感的捕捉到这一点,有些疑惑,也有些淡淡的不舒服。 毕竟这个人和他是有婚约的,但她也知道,眼前这个男子可是花街柳巷的常客。 长公主也没想到,刚刚锋芒毕露,意气纵横的沈公子,怎么突然让人有些陌生。 元稹和清秀男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惊讶于不太相信沈知命还有这一面。 柳苏苏也不停的在沈知命身上打量,想看出他身上有什么故事。 众人不明就里,纷纷猜测,沈知命究竟在怀念哪个女子,究竟是什么养的女子让他如此惦念。 沈月娇脸上写满了疑惑。 以前大哥风流成性她是知道的,可是她从未听说过大哥跟哪个女子有很深的纠葛。 竟然此时此刻让大哥如此难过。 众人猜测不断,沈知命却暗自腹诽:装深情实在太难了。 此刻他无比佩服那些琼瑶剧的演员。 害怕表情崩不住,沈知命哀伤之情转为痛苦和无可奈何。 声音悲切而怅然的吟道:“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句一出,众人都陷入了各自的情绪中,久久未能自拔。 或为自己意外逝去的佳人知己而悲切,或为书上出现过的红颜薄命而惋惜。 一时间,厅内的气氛随着沈知命的诗变得有些低沉哀婉。 不过众人的心思也悄然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