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后明余晖在线阅读 - 第一七五章 中间威力弹药

第一七五章 中间威力弹药

    后明余晖正文卷第一七五章中间威力弹药此面向敌,消灭敌人!

    大名鼎鼎的阔剑地雷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完全具备量产装备的可行性,如此一来,这种步兵装备库中的利器怎能遗忘?

    ——澳军杰弗里少校

    由于影视剧与游戏的缘故,在后世很长时间关注度不高的M18A1“阔剑”地雷才逐渐广为人知,并一发不可收拾的爆火,它那不同于刻板印象中的地雷的独特外观让人印象深刻。

    沙尔丁效应是大战期间被德国人所发现的,然而未出有效成果;在那以后,将之加以应用的直接推动力是半岛战争中那神出鬼没的对手带来的巨大威慑。

    加拿大人率先出了成果,其名“凤凰”、或曰不死鸟,它应用了沙尔丁原理,然而作为雏形的原型武器,其缺陷颇多缺陷,不仅较大较重难以携带,而且产生的破片数量很少,有效杀伤距离不过二十几米。

    因为加拿大人并未添加预制破片,爆炸产生的破片全都来自被炸碎的薄钢板。

    如此抛砖引玉以后,美国人为之加入了均匀平铺的大量钢珠,同时将钢制外壳换作塑料,杀伤力倍增但重量大减,成果即为M18型定向地雷。

    然而美国人仍不满意,又继续改进,比如将梯恩梯换成C4、改用脉冲发电点火装置等等。

    雷体装有700颗钢珠,650g炸药,引爆时,在其正面120°范围、100m内的敌人会被雨点般密集的钢珠糊脸,真正意义上的被打成筛子。

    “你看看?我大概是这么想的。”

    周长风随手勾了个草图,大致示意了一下。

    如今没有C4,但是有黑索金,而C4其实就是加入了塑化剂和粘合剂的黑索金,极为安全,而单纯的黑索金即使经过钝化处理也不如梯恩梯那么稳定。

    “白药?不是必须的吧?”王桓安听到“黑索金”就有些犹豫,“那玩意猛归猛,但是钝化以后也不大安稳,最好还是黄药。”

    “也行,看你们取舍了,毕竟爆速相差快两千,威力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专业人干专业事,强求单一方面性能却不考虑其它方面肯定是不合理的。

    大明的武器装备通常不走极端,比较四平八稳。

    像历史上日本人搞出来的氧气鱼雷,性能的确强劲,然而可靠性与安全性都非常不靠谱,这就是典型的追求纸面数据的极端产物。

    就如一则笑话所言:

    大战结束之后,前往考察的美国专家指着氧气鱼雷惊讶地问:这么危险的东西,你们怎么为它加液放气?

    对方笑而不语,直接带着专家躲到了屏障后边,然后命令一名新兵过去给鱼雷拧开阀门。

    “然后…我想问下,老王伱有没有见过发射短步枪子弹的自动步枪?”周长风满怀期待地问。

    “短步枪子弹?那是啥?短弹头还是短弹壳?”

    “都短。”

    “呃…”略感诧异的王桓安皱起了眉,努力回忆着答道:“十几年前我刚进厂的时候好像见过,但没下文。”

    欧战后期和战间期,交战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步枪威力过剩,陆续投入了新武器的改进和研发。

    除了冲锋枪和把栓动步枪改短之外,一些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步枪也在研制之中,比如法国人就搞出了利贝罗勒自动步枪。

    它没有采用全威力步枪弹,而是使用了一种专门研发的8×35㎜的实验型弹药,是一种早期的中间威力步枪弹。

    全枪空重就高达5.1㎏,采用25发弧形弹匣供弹,枪身下安装有两脚架。在测试中,这型思想超前的武器表现不佳,有效射程不过400m,而且故障率奇高,被军方果断打入了冷宫。

    大明这边亦是如此,应天兵工厂自掏腰包试着研发了一种使用单基发射药、口径二十三厘、弹壳长十一分的实验型弹药,并设计制造了一型采用枪管短后座原理的自动步枪,但是没有入军器局的眼。

    同期,广州兵工厂也自费研发了7.36×40㎜的实验型弹药,以及与之搭配的、采用长行程活塞导气式原理的半自动步枪,最终也只试生产了十几支就不了了之。

    “其实这个思路是很正确的,应该继续走下去。”周长风探寻着问道:“能不能重启那个项目?”

    闻言,很是为难的王桓安摇了摇头,“当年那是咱们厂自费搞的,现在再搞,军器局照样看不上啊。有效射程不及四百公尺,他们认定这在实战中不够用。”

    “呵!坐椅子上的大爷们怎么知道够不够用、好不好用?”

    “这就是军器局的事了,周老弟你得上书说服他们,不然不拨钱的话,咱们也没法搞啊。”

    周长风明白这事没法强求,兵工厂的工程师能自主调动的资源有限,所以还是得从别处想办法。

    因为明早就要启程,所以今天当然不能再回驻地了。

    来到军事考察队的下榻地点之后,他找了份空白的公文帖子,在一番思虑以后撰写了一篇简短的建言,希望军器局可以在中间威力弹药这方面继续深入。

    不过,大概率是石沉大海。

    因而他还顺带写了封信,这是给许瞻洺的,希望他能帮忙推动一下,应该多少能起些作用。

    周长风在竭力为日后的大战做准备,而与他做着同样的努力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一天的下午时分,扬州。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这样的环境实在怡人。

    扬州工学院的校区彩旗飘飘,可师生们却被严格约束着,目光锐利、处事干练的锦衣卫们从昨天开始就把整个校区检查了一通。

    摩托车与轿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来,年后至今未曾出宫的皇太子在今年首次离京,前来视察这儿的飞行社。

    校区旁边有足够的荒地,这儿兴建起了一长一短两条跑道,以及库房和简易塔台。

    缓步而行的朱立锲开口道:“古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如今已成事实,我国才子们能驭使雄鹰在天空畅行自然是极好的。”

    他的话立刻引来了随行的几人的附和,“殿下所言极是啊。”

    他停在了一架蓝灰色的双翼教练机旁边,摸了摸机翼蒙皮,问:“这飞行社情况如何?有飞机几架、教员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