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在线阅读 - 第十章:初到临清

第十章:初到临清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临清。

    这是个好地方,尤其是对于定都北京的大明而言,因为运河而行的临清更是位置关键。

    《宪宗实录》总裁官丘浚曾说:“今国家都燕,盖极北之地。而财赋之入,皆东南而来。会通一河,譬如人身之咽喉,一日食不下咽,立有死亡之祸。”

    “临清乃会通河之极处,诸闸于此乎尽,众流于此处会,且居高临下,水势易泄而涸速,是凡三千七百里之水路,此其要害也

    “临清受两河之水,合流北放,千一百七十里抵大通河,距京师百六十里。州实河潜之喉,当南北之冲,故曰第一津州。”

    说人话一点便是,临清乃是水陆交通要害之地,更是扼守大运河的关键节点所在,是一处对国家地理军政都格外重要的所在。

    宣德中年,朝廷增设临清仓在此处储存过三百万石军需供应北方军务。

    如此临清,更是因为交通要道而经济发达,商户众多,成了整个华北都瞩目的商业重镇,人烟繁华,都市景象丝毫不弱京都。这样的地方,自然也被设立了钞关征税,在此的临清户部榷税分司更是大明八大钞关之首,比第二名强了不止一倍。

    自然,拥有征收船料商税的户部榷税分司自然是临清之中格外要紧的所在,无论是权势还是影响力比拟临清州府丝毫不弱。

    “在这里,便是某一身抱负真正要施展的地方啊!”朱慈烺下了船,听着码头的人声鼎沸,笑容初展:“走,跟着老爷去找咱自己的地盘!”

    听着朱慈烺的话,一旁有些茫然的老十七问道:“老爷,就这么直接去?不等后续人马了吗?标下已经吩咐家丁队了,都已经换了快船,单独南下。约莫再等十日就够了。”

    司琦也跟着道:”“还有常先生、谢先生等人。他们也换了快船,至多只需要五日就能赶到了。”

    “喔?五日,十日?倒也够了。”朱慈烺眯着眼睛道。

    见此,司琦便道:“那我这就给老爷去寻客栈。”

    “寻什么客栈,直接去分司衙门!”朱慈烺说罢,便径直朝着城中走去:“倒是这几日里可以让我看看城中能有什么宵小!”

    临清户部榷税分司。

    分司衙门在城区的运河西岸,甚至不需要朱慈烺怎么认路,只需要扫一眼看着原来的船主运着货朝着河流南边西方那地方停靠的地点看过去就行。

    很快,一处青色灰瓦的硬山建筑就缓缓展露在了众人的眼前。

    只不过,比起想象之中税务局衙门应该有的那种巍峨气势,朱慈烺反而心中有些失望。

    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大院子罢了,唔,最多上面挂了一个户部临清榷税分司的牌匾很是有威严。

    但比起气派恢宏的帝都,对于连紫禁城宫廷殿堂都见了无数的朱慈烺,这么一点气派实在算不上什么。

    领着司琦老十七几人,朱慈烺抬腿就朝着户部榷税分司内走去。

    官署坐西朝东,面对大运河。

    前院为公署办公,设有河口钞关、阅货厅、裕国坊、道商坊、关堞、关署仪门、大堂、左右辅以穿厅、胥吏科房、皂吏房等;后院为档案册籍、船料税钱、熔铸钱印的库区。

    南北三进院落,置设穿厅、船料房、鼓铸坊等,占地横宽百丈,厅堂坊舍室四百余间。

    让朱慈烺想要迷路找不到这儿都难。

    恰好此时,一艘货船经过钞关。船主下船停靠,忙不迭地朝着钞关走来的书手讨好,手底动作颇快地塞过去一块碎银子,让那书手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随后,船主进了钞关署衙公堂开始填写船单。开列船户籍贯姓名、船只类型、梁头尺寸、货主姓名、货物名称。

    这是为了钞关收船料做准备。所谓船料,是船只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l料大体相当于l石的货物。宣德四年规定,每船百料收钞100贯。后来根据船料征收太过难以核定,于是渐渐改成了以船头广狭为收税依据。

    朱慈烺估摸了一下这船主的货船,竟是艘少见的大船,约莫有一丈四的规模。想到此处,朱慈烺估算了一下,这就是八两八钱的船料啊。

    心念此处,朱慈烺跟了上去,眼神不错地看到了船主刚刚填完税单。只不过,上面写的梁头竟然只有七尺。

    朱慈烺微微一笑,没有发言。

    船主填完税单以后,同时要填写货单,开列货主籍贯、货物名称、数量、出发地、经由地、目的地。这是为了钞关收商税做准备。

    一般的钞关都只征收船料,但临清钞关果然不同于寻常钞关,他还征收商税。也就是根据商品货物征收商税。

    不仅如此,征收商税用的还是起条预征制。

    比如即张家湾的货物,若要发往京师出卖,则先在张家湾交十分之三的商税,由张家湾税课司开具(谓之起条),商货到京城崇文门税课司,凭张家湾再交剩余的十分之七。

    临清钞关则是这样征收的。

    在临清发卖者,照旧全税。在四外各地发卖者,临清先税六分,至卖处补税四分。其赴河西务、崇文门卸卖者,临清先税二分,然后印发红单,明注某处发卖,给商执至河西务补税八分,共足十分之数。

    果然,朱慈烺在钞关署衙内看到了一块醒目破旧的牌子:起条预征,不从者罚。

    “倒是简洁有力……”朱慈烺失笑道。

    这时候,那个船主也已经将两张单子都填写好了。那陪同进来的书手见此点了点头,接过货单与船单,开始刷刷填写税单。

    朱慈烺眼神不错,一眼就看到船料上赫然写着……

    “……梁头七尺,船料收钞四十五贯……”

    “银子都不用了啊……”朱慈烺心叹。

    这年头,宝钞拿去擦屁股都嫌硬。这船主能有一丈四的大船,手面和背景应该都是不错的。

    此刻,税单开始由书手拿过去交给内堂的算手。内堂的算手看了这名书手一眼,嘀咕了几句朱慈烺听不到的话,便审核完毕。